完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0-01-06朱麒任
朱麒任
四川九寨黄龙机场 四川 成都 610041
1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组成
通信、导航、监视三大系统共同构成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在民航的不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大系统功能共同协作,是保证飞机安全的关键,是保证民航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促进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基本。
1.1 民航通信系统
民航通信设备包括语音通信设备和高频通信设备,主要是提供航空器与地面管理之间的相互联络,是一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地面管控空中交通的技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各地区管制中心实时掌控飞行器飞行状态的基础,是地面指挥中心协助飞行器选择正确航线的根本,是维持塔台等部门与飞行器进行实时信息沟通的纽带[1]。
1.2 民航导航系统
无向与全向信标设备、测距设备、仪表着陆系统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民航导航系统,是一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航空器的实时定位技术。不仅应用于飞机的航线飞行,同时在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刻把握航空器的位置,是对飞行器航行路线的导向,实时指导航行方向,让每一架飞机都按照预定的航线进行飞行,避免飞机之间因为航线冲突导致的各项事故。同时,目前民航导航系统可以依据天气变化优化飞行路径,确保每一次的航行都是安全放心的行程。
1.3 民航监视系统
自动化系统、定位系统及雷达系统相互协助,共同构成了民航监视系统,飞行器及地面通信导航设备电子状态随时处于监视系统的检测之中。通过监视系统,随时掌握各项飞行信息并将监视现象转化为监视数据,指挥中心根据据此调整飞行器的计划,并及时排查相关故障,随后将对应的航空器状态转达给空中管制人员。通过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发生事故。作为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对维护民航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现状
2.1 通信系统功能完善性欠佳
该通信系统是以通信导航监控系统为基础,用于地面控制中心和飞机的通信及相关管理工作。通信系统的功能是否强大,与现场管理的精细程度密切相关。但是,我国民航通信系统的功能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与系统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关。例如,当飞机飞越海洋,气候条件复杂时,通信质量会大大降低,造成现阶段飞行员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障碍。
2.2 导航监视系统功能局限
导航监控系统是维护飞机安全运行的关键,其水平与现场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密切相关。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我国民航导航监控系统与计算机、 电子通信技术的集成程度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导航系统对突发天气情况的新路径计算和规划能力仍然不足,在某些情况下,飞行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调整;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和精度不够,它们很容易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
2.3 工作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民航业对各类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效率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我国民航业从业者存在观念落后、视野有限的问题。此外,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工作岗位被电脑或智能系统取代,许多工作人员存在思想涣散、警惕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民航精细化管理的正常开展,威胁到民航运行安全。
3 完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几点措施
3.1 建立人才准入和培训机制,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通信导航监控系统涉及复杂的高科技技术,要求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足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高素质的专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航人才的选拔标准,严格审查其专业技能和人格素质。同时,在内部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的选拔上,要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级管理层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经验水平和管理意识。此外,民航企业还需要积极组织科学培训,如带领技术团队考察国内外先进的通信导航监控站点管理系统,了解新兴技术,不断培养员工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风险,有效保障民航安全运行。对此,可以通过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保持警惕,避免事故发生。安全知识的培训还可以使员工更好地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使他们能够更科学地应对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在员工培训中,注重考核方法的运用,使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步提高,为通信、导航、监控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3]。
3.2 做好精细化管理与安全、质量管理的融合,运用多种风险管理模式
在民航业中,通信、导航和监控系统与飞行秩序、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现场精细化管理需要与民航安全质量管理充分结合。要实现精细化管理要自下而上,从每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做起,制定管理目标,让每个人都能通过通信导航监控系统参与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目标制定、全过程控制、目标达成情况总结,进行下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循环。关键是要积极提高员工自主性,根据目标发挥自身的技术能力,并通过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感受,及时优化管理目标,让员工为民航安全质量管理做出贡献。在民航运行安全管控中,要实现通信、导航、监控设备的风险管理,就必须重视各种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在风险管理模式中,可以采用三种模式:一种是预测模式,即通过检测手段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另一种是被动的,被动的动态管理模式也称为后处理模式。风险发生后,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应对风险,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主动管理模式,通过主动监控判断存在的风险,确保飞行前不发生安全事故[4]。
3.3 加强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识别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假设法、过程法、数据分析法等,其中过程法是根据既定的检测流程,对每一个环节和过程进行检测,挖掘出潜在的风险;假设法是指对风险管理中的部分信息进行假设,并且根据假设信息的结果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数据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每台设备的详细数据来判断风险,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后,从管理、技术、人员等方面规避风险。
民航交通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航班数量不断增加,这必然对通信、导航、监控设备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要确保民航运行安全,就必须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加强风险识别,实施风险管理,确保民航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