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水利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
——评《水利数字图书馆》

2020-01-06吴小凤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水资源保护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利图书馆数字

吴小凤(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逐渐颠覆了许多行业的运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同时也渗透到水利图书馆和知识服务行业,衍生了创新型的水利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水利图书在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支持下,满足了用户对海量信息、精准信息、前沿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的水利图书馆在对物理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已有电子文献进行数字加工的基础上,建立专业数据库,向用户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此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安全技术的融合发展,使得用户获取资料文献的工具更加智能化与高端化,满足用户对数字阅读的需求。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互联网发展促进了我国水利数字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创新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水利数字图书馆服务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许多水利单位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多层次信息的需求,因此,还需要以互联网为助力进一步发展完善水利图书馆的服务机制。

由李晶、姜斌、刘蒨编著的《水利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一书,结合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系统地介绍了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运行管理,并结合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明确了互联网时代下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对普及推广水利数字图书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该书对水利数字图书馆需求分析与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服务体系目标的探讨,对互联网+时代水利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通读全书,呈现以下三大特色。

一、 高屋建瓴,彰显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性

该书研究课题十分前沿,即便在更新速度较快的互联网领域,也具有高屋建瓴的价值。作者以极宽的学术视野,跨越国内水利图书馆建设尚未触及的区域,将图书馆与现代云技术、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诚然,在注重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今天,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的著作成果颇丰,但涉及范围较为狭窄,研究内容过于同质化,如侧重水利数字图书馆建的目的、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的效益,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先天条件、水利数字图书馆管理、水利数字图书馆的益处等方面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水利数字图书馆》一书不仅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系统地阐释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的,还结合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等详细地阐释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及其运行管理,使内容更具针对性,编写目的更明确,彰显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性。该书首章就表示:“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功能也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简单数字化,而是将馆内各种馆藏经数字化加工处理后,建构成一系列文献资源数据库,并以互联网高速传输的形式服务于读者和用户,其功能既具备检索、浏览、查询、借阅等传统图书馆的一般功能,又在这些基础上将这些功能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既是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基地,又是各种信息资源的汇集中心和交互枢纽。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比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受时空和阅览用户数量的限制,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跨库异构检索,并且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既可以集中建设,也可以分散建设。”该书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反映了该书的编著目标之一是让读者在传统水利图书馆的基础上了解水利数字图书馆,为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其服务机制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二、 时代感强,对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极具启发性

该书的主要内容为“水利数字图书馆”,涉及两个组成部分,即“水利图书馆”“数字化”,容易在概念方面出现混淆、曲解,因此在开展研究之前,该书对若干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水利数字图书馆是以中心馆为核心、以7个流域分中心馆为纽带,覆盖全国各地的服务体系,是一个具有智能化的用户界面和各类数据库快速查询与检索的系统。该书还介绍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安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水利数字图书馆的运用与作用。不管是“数字化”还是“互联网”,都从侧面反映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各领域的信息具有多元性、丰富性、海量性等特点,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是为了利用这些特点的优势并克服其弊端而存在的,故弄清水利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概念是建设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前提,也是该书基础。

该书在阐释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具有极高信息查准率优势时,认为互联网+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信息不同于一般网络信息,它对信息在上网服务之前或在网上运行时就按有关标准、规范、分类要求做了规范处理,发展了当下较为流行的信息归纳分类技术。该书在阐释水利数字图书馆具有更强的专业信息服务能力时,指明水利数字图书馆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以不同形式建立各类大型海量信息数据库作为网上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不受时空限制随时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在阐释水利数字图书馆较高的定题服务交互性优势时,表明水利数字图书馆由于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对用户或读者进行定制、定向、定时服务以及相应的即时交互咨询服务。这些特征、优势的解说,不仅使读者更加明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真正意义,还为水利数字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创新提供了参考。

从该书第三章“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研究”可以看出,该书强调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注重对水利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资源建设、应用软件系统、保障措施、建设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向进行研究,这对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三、 架构科学,内容丰富,具有实用性

《水利数字图书馆》架构科学、逻辑性强。该书有7个章节,可简单划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建设背景”,不仅解释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阐释了水利信息化规划与水利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还结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阐述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迫切性。第二部分为全书重点,包括第二章“建设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研究”、第四章“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第五章“水利数字图书馆需求分析”、第六章“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和第七章“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运行”,指明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任务、运行管理和目标。第二部分的每一个章节又可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存在,如第二章从水利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馆藏情况、水利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水利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分析了水利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从水利工作的需要,抢救治水古籍、弘扬水文化的需要,水利信息化的需要,建设水利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减少重复建设、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等方面,阐释了建设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从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两方面论证了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三者之间一环接一环为当代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实用性强也是该书的一大特点。面对现有图书馆服务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不高、图书馆技术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书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即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注重构建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人才体系、加强各级财政对水利数字图书馆基础建设的支持。

总之,该书结构科学,观点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内容丰富且具有实用性,契合了互联网时代下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为当下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

猜你喜欢

水利图书馆数字
《山东水利》协办单位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若干问题探讨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