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特殊土路基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2020-01-06古家文
古家文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0 前 言
特殊土是指相比较普通土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性质和结构的土体,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膨胀土、冻土等。由于这类土体在一些性能上表现出不足,因而会对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路基病害问题。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运行能力达到正常水平,必须对特殊土体导致的病害进行深入探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解决病害问题或者预防病害产生。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大大减少后期的维修工作。
1 特殊土路基病害分析
1) 软土路基。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的细粒土。软土在工程施工中尤为常见,其路基病害的原因由两个方面造成,一方面是自身原因,由于软土地基含有足够的含水量,导致地质松软,承载能力薄弱。当有水侵入路基的底部时,路面底下就会出现大面积亏空,坡脚的硬度难以支撑路基上方压力,从而致使出现路面坍塌和沉降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则是施工原因,因为在施工初期,工作人员未能全面考察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缺乏针对性的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在面对长期的雨水季节时,施工单位要做好应对措施,阻止雨水进入土层中去。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好,不但对施工留下比较大的隐患,而且无法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从而造成公路路基沉陷,边坡滑塌等现象[1]。
2)膨胀土路基。膨胀土受水的影响特别大,导致其性质极不稳定。常见的病害有:①塌陷变形,在最初阶段,膨胀土不仅强度高,而且不易破碎,但有水浸入之后,由于膨胀土自身物理特性就会发生体积膨胀或收缩变化,此时土体承载强度快速降低导致崩塌瓦解;②滑坡,当路堤被雨水浸润后,相邻土分离产生剪切裂缝,由于存在高低落差,上方土体没有支撑就会向下发生牵引式的滑坡,呈现出巨大的扇形状的滑床[2],滑体的厚度一般在6 m以下,大多数为1~3 m;③纵裂,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时,若机器碾压程度不够,则会使密度偏低,导致填土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再加上路堤本身宽幅较大,随之会有一大片区域发生不均匀沉降,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风化作用使其土体经常在干湿状态下交替。由于路肩的收缩性比较大,所以常常出现几十米长的缝隙。
3)湿陷性黄土。指在被水浸湿的同时受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土层结构容易被瓦解,使土层下方失去支撑而迅速发生下沉的土体,称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的病害类型常见的有路堑边坡容易产生变形 、路堤容易产生下沉 、路堤边坡在雨水作用下容易产生冲蚀 、产生陷穴 。在对黄土路基进行压实时,一定要按照规范选用合适的机械,根据黄土湿陷性、孔隙多的特点,对其进行来回多次碾压,保证其压实度达到施工要求,同时要把路堤边坡严密遮挡起来,否则在多雨季节的时候会使雨水往地基下渗,经过漫长的雨水浸湿后,地表下的水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土层结构遭到损坏,在水流的涌动下,会把土颗粒冲走,从而形成暗穴,致使路堤下沉。导致路堤无法维持一个稳定的结构状态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地基和人为两种因素,也是构成路堤沉陷变形的关键因素。地基的影响是首要的,地基的好坏是路基自身质量的保障,特别是对于有软土性质的地基来说,承载能力比较差,如果遇上水分,就很容易破坏地基结构,最终黄土在疏松多孔的情况下与水分离,迫使路堤沉降变形。人为因素主要是施工人员现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执行,包括路堤施工时采用的压路机械型号、碾压的次数、摊铺厚度等碾压措施,如果没有严格控制施工顺序和监督检测施工质量,就会导致碾压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为了防止路堤变形,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才能提高工程质量。
2 公路特殊土路基的治理措施
2.1 软土路基病害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常见病害包括:遇水发生不均匀沉降,路堤产生大面积侧向开裂、承载能力差导致地基下沉,进而破坏工程质量。治理软土路基的措施有排水固结法和水泥深层搅拌桩法。排水固结法就是在软土路基里安置排水管,与此同时在土层上方施加压力使其水分能有效的从软土中排出,将土体分块有效进行开展,土壤之间的间隙能够充分挤密压实,这样能有效避免施工时软土地基出现沉降变形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压力来源对软土地基造成的影响,工程上,通常采用袋装砂井对地基进行排水固结处理,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排水效果显著。水泥深层搅拌桩法是在软土地基里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利用搅拌机使其混合均匀,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改善土体强度,增强承载能力,而且能起到固结土体,阻止沉降变形的作用。
2.2 膨胀土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措施
膨胀土边坡变形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危岩、位移、倾斜等情况。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必须对路基边坡变形与失稳路堤关键防护措施:①膨胀土改良:为了改善膨胀土的结构特征,可对其加入化学物质,调整压实机械组合,或掺入石灰等方法;②设置护坡: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防止路堤坡脚浸水,可对其设置片石护坡、挡土墙护坡或植被护坡。单一的防护措施对膨胀土边坡维护效果不佳,多采用组合的工程防护措施;③挡土墙加固:考虑到膨胀土吸水有向外的胀力作用,为了增强路基整体稳定性,常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或双排的预制桩布置在路基两侧,除此之外,在桩体之间增加冠梁、横向支撑等多种结构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支挡的效果[3]。
2.3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治理措施
1)完善防排水设施。在治理湿陷性黄土时,首先要隔断四周的水流路径,疏通内在的排水通道,因此,路基排水工程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要先设置截水沟,布置在挖方地段,使水绕开黄土地基,避免被水流冲刷造成路基变形。再把排水沟布设在填方路段。此外,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严格把控排水沟的质量,为确保水沟无裂缝出现,应对路基坡度进行严格把控。在对涵洞展开施工时,要确保洞口外部的排水通畅和地基土不渗水等。
2)地基加固处理。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而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常采用强夯法和换填(浅层处置)的方法。强夯法就是利用起重设备提起一个150 kN左右的重锤,然后提升到一定高度,让其自由下落,这样能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冲击夯实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小土体孔隙率增大密实度,而且能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黄土湿陷病害的作用。换填法是先往黄土里添加石灰使其均匀混合,改善整体结构,增强稳定性,然后添加水分控制在最佳的含水量,最后进行分层摊铺、分层碾压,使其达到设计压实度。
3 结 语
特殊土路基的病害问题一直是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消除路基路面问题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都意义重大,而且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提前对地质信息进行全面探究,就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整治。因此,要做好完备的地质环境勘测,选择最佳路线,在遇到特殊土路基时,要采用恰当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从而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ID:0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