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2020-01-05孙歆雅
孙歆雅
印泥,是盖章时使用的一种蘸油介质,民间俗称为“文房第五宝”。龙泉印泥产自常州,与漳州八宝印泥厂的石泉印泥、杭州西泠印社的潜泉印泥一起并称“中国三大印泥”。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常州籍的大学士刘纶作为“地陪”,向皇帝引荐了“璟玉堂”的龙泉印泥。
现如今,在常州市钟楼区的篦箕巷里,有个“中国璟昌印社”,其前身即是当年的“璟玉堂”。“中国璟昌印社”的“掌柜的”就是龙泉印泥第六代传人———缪德根。“一盒龙泉印泥,放在那里,别说三年五年不会变干,就是数百年,颜色还是那么鲜亮,闪闪发光。”璟昌印社社长缪德根说。
缪德根曾是一名中医,龙泉印泥第五代传人刘顺昌当时是他诊治的患者,由于缪德根喜欢中国画和书法,对刘顺昌制作的印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了解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后,为之着迷。通过长期的接触,缪德根了解到龙泉印泥的独特之处:冬不凝固、夏不走油,立体感强、覆盖率强,于是他拜刘顺昌为师,学习龙泉印泥制作技艺。虽然刘顺昌在2008年因病离世,但龙泉印泥制作技艺却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龙泉印泥制作过程是精细而繁琐的,是纯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选料、调制原料、轧印浆、调制印泥、分装、静伏、装盒。艾草要选福建闽东山区的(那儿日照量足,制艾绒绒毛多、绒丝长);蓖麻油要选用山东生长的,原料的品种和产地对成品印泥的整体质量关系很大。调制原料也不简单,制作艾绒,是将艾叶去除莖梗腐叶,经烧煮、过滤、晒干成艾饼,再撕成艾绒纤维;调制蓖麻油,需装入特制陶缸,封口埋入地下三尺深处过冬,至暑天再置于露天暴晒半月,如此反复三年,一缸油变半缸,其状浓稠似糖饴方可使用。
缪德根一边学习,一边琢磨。他从书上看到,藕丝可以用来制作印泥,而且做出来的都是极品。再一查印泥制作方面的资料才发现,原先真的有这种方法,但已经失传了200多年了。“藕丝印泥”由上海金石书画名家、尤擅印泥制作的壁寿轩主人徐寒光先生首创,并名之曰“泥皇”,在当时的上海滩,每两(16两制)15万元,远比黄金昂贵。因为只是徐先生的书房雅玩,外人无缘知其究竟,也就渐渐失传了。一向爱钻研的缪德根开始着手复原制作方法。
第一个难题就是提取藕丝。藕丝,作为藕丝印泥的主要原材料,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要从莲藕中抽出来,那是相当费时耗工的,而且要从品种好的荷塘中选择比较粗壮的莲藕或荷梗,将其折断,慢速稳定地拉出来,置于清水之中浸泡数日,再经漂洗、脱胶和去除杂质等多道工序处理后,放置在室温20℃至25℃条件下自然干燥,然后经过50℃烘箱干燥两天以上,才能用于制作印泥。抽丝的过程只能纯手工操作,一人每天抽丝8小时,1个月抽出的藕丝才能满足制作一盒印泥的需求。缪德根说,几十个人抽丝抽了三个月,就提取了二两多点藕丝。“好的印泥价高,却连付人工费都不够。光是抽藕丝这一块,一个人一天的工钱就是100元,几十个人抽3个月,这笔账不难算。”在璟昌印社,质量最上乘的印泥价格可与黄金媲美。
现在的龙泉印泥在缪德根手中真正做到了存冬不凝冻,遇夏不走油,燥热不干,阴雨不霉,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印章扔进水里,3天都不会化开的!”坚持手工制作,选用上乘材料,缪德根这么做,为的都是龙泉印泥的名头。1996年,龙泉印泥参加首届北京国际书画作品博览会,经吴作人、启功等20多位书画家鉴定认可,获得精品奖。1999年,每年订10盒250克龙泉印泥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为之题下“国之精粹”。就连G20 峰会,都是指定用龙泉印泥。
如今,购买印泥的顾客,也只有书法爱好者和书画家了。市场面如此窄的小众产品,要经营下去,困难不止一点点。但是缪德根却表示自己会坚守好、传承好这份手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实现“非遗+互联网”常态化,依托新媒体平台为非遗项目注入更多内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常州钟楼区委统战部供稿)
(责编 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