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消费-创新”新循环

2020-01-05张平

文化纵横 2020年6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导向转型

张平

2020年,中国在新冠疫情中“先进先出”,为全球抗疫和保持全球产业链供给提供了典范经验。但中国经济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全年增长预计为2.1%,低于原有的潜在增长均值线。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在逐步复苏的同时,还会经历一次再平衡。为应对全球经济变化,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危机冲击带来的直接宏观影响,分析和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并希望能从当前趋势与发展战略转型的两个角度出发,进一步讨论“双循环”战略转型的阶段性趋势和特征,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资源配置体系的改革方向和方式,从机制层面探索推动中国战略转型之路。

一、中国经济在抗疫中全面复苏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受疫情冲击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4%;而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保守估计,2020年全球贸易将收缩19%~34%。这是全球经济贸易最严重的一次收缩,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抗疫和经济激励政策。中国政府把抗疫作为政策优先目标,最先走出疫情,经济也呈现出全面恢复态势。发达国家则希望通过经济刺激政策来平稳疫情导致的金融和经济收缩,虽然经济激励很强,但抗疫不成功直接导致了经济复苏效果不尽人意。当前全球疫情的发展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因此也不稳定;且各国政策激励成本上升过快,危及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性和各国的政策操作空间。

2021年,在国内疫情继续处于基本被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变,但在全球疫情继续肆虐的形势下也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以下依据2020年前三季度数据,展望2020年和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与挑战。

就内部情况而言,在经济增速方面,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将达到5.5%,2020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为2.1%,是为数不多的保持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9.4%。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7%,表明中国将恢复潜在增长率的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继续向好,但消费仍未完全恢复。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方面,中国经济从上半年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了第三季度比较均衡的结构;与2019年相比,2020年第三季度投资的水平相当,出口略弱,而消费则相差较大,不及正常年景的一半,因此未来提升空间主要在重振消费需求上。

未来阻碍消费复苏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失业以及由此导致的收入增长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失业率为5.4%,虽然不断降低,但仍比去年高0.2%,且新增就业量大幅度下降;第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1.79亿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84万人,同比下降2.1%,劳动力市场未能较快恢复。相应地,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1~9月全国居民收入增长为0.6%,远低于2019年的6.1%。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也会给就业恢复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城际间航空客运服务恢复不到八成,国际交往更弱,服务业第三季度增长2.2%,生产服务指数为-2.6。此外,家庭负债率进一步上升,未来也会影响消费支出。

就外部环境而言,疫情期间,各国都施行了不同程度的封国封城措施(lock down),全球经济活动明显下降,全球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断已经产生,全球化贸易的巨大收缩拖累了全球发展。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将加速全球供应链调整。麦肯锡2020年8月的报告就认为,全球价值链受自然危机冲击而中断的风险不断上升,很多国家和企业将基于“安全因素”适当分散供应链供给,例如此次疫情无疑将使医药和医护用品产业发生较大转移。[1]原本仅以低成本为基准的供应链分工准则将发生变化,市场需求快速满足和安全供给等因素也成为重要的新考量;追求单一效率的全球价值链,将被“安全”因素、即需即供(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定位消费者和快速供给反应的供给模式)和消费市场规模等新因素所矫正。这也意味着,尽管因为中国疫情防控最为有力,短期内全球对中国价值链的依赖会增大,但中国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依然面临挑战,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将出现疲态。

二、“双循环”战略的必然与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滞后的挑战

中国出口导向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早在2012年就达到了顶峰,2013~2015年完成了过渡期,2016年后中国实质上已经进入了“双循环”阶段。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再次重塑,为了应对消费复苏缓慢和出口增长不确定性的困难,中国的发展战略转向“双循环”已是必然选择。但是,战略确定后并不意味着转向必然能顺利完成,同时还需要一个资源配置体系的转型。

(一)中国经济与资金循环转变的经验事实

1994年后,中国逐步形成基于出口导向工业化的资金与经济循环体系,即大量的贸易盈余加上国际直接投资(FDI)双顺差进入,然后央行将外汇投资回国际市场,形成对外金融资产投资。这套资金环流机制非常有利于出口导向的经济發展,因为它基于外汇资产抵押发行货币的机制,币值稳定,进而克服了多年来仅凭政府信用发行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

根据图1,可以详细地分析“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特征:第一,贸易盈余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7年达到顶峰,此后逐步开始下降。第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高位,直接投资净额占GDP的比重在1993~2007年基本保持在4%~5%的稳定水平,直到2007年开始逐步下降。2019年中国国际贸易净额已降至GDP的1.1%,直接投资净额也降至0.4%。第三,央行将累积的外汇资产以金融投资的方式购买美国、欧洲、日本等储备货币国债券,因此金融投资净额始终为负。第四,海外收入净额始终为负,近年来海外直接投资 (ODI)的增长及大量私人外汇流出,也没有使海外收入净额转负为正。

但随着出口贸易盈余的减少及其占GDP比重的不断下降,2015年以来的汇率市场化改革、2016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以及由此导致的汇率双向波动和资金双向流动的加强,我国的外汇资产大幅度下降,原有的资金循环体系遭受到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流入中国的资金在快速增加。从2019年资金环流的改变看,外商直接投资为1103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006亿美元,二者大抵相等。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以来,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加快,证券组合直接投资中国的资金不断涌入;2020年,中国又取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限制,发放了外资金融牌照,加快了金融对外开放,证券组合投资2020年预计将创新高。可见,今天确实需要重新讨论和改革基于出口导向的资金环流模式。

(二)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滞后的挑战

回顾中国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的历史,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资源配置体系转变的重要性。1988年,中国提出了“国际大循环”战略,但由于当年受到价格闯关等一系列波动的冲击,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才被重新开启。但这并未推动中国出口导向型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反而再次陷入“一放就乱”的局面,产生了走私进口和海南房地产热的新泡沫,经济过热还导致了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此后,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宏观资源配置体系的全面改革。

这一时期的宏观资源配置体系全面改革包括:(1)税收体制改革,1994年1月开始实施以工业部门增值税为主体的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体制。(2)货币发行体制改革,确立以外汇储备为基础资产的货币供应机制,央行独立性显现,保证了央行币值稳定的基本目标。(3)金融体制改革,1995年《商业银行法》出台,银行商业化改革成功,银行上市,改善了银行的治理体系。(4)国际汇率定价体系完成并轨,1994年通过汇率并轨,从按较低的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和市场交易高汇率近1美元兑换10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进行并轨,并轨后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人民币的重新定价充分发挥出了中国的比较优势。1994年后,中国出口出现了持续到现在的贸易盈余,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流入。(5)在产业政策方面,通过大力兴建特区、开发区等方式,激励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加快农民工转移和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了要素投入的综合比较优势。(6)在贸易政策方面,通过经常项目贸易自由化,改革国企垄断外贸出口的体制,通过出口退税等方式激励出口导向的经济。(7)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劳动力供给的稳定。(8)参与全球化制度体系的改革,为了加入WTO、融入全球贸易规则体系,中国做了很多大的体制改革和调整,包括放松管制,拆分中国电信等行业垄断巨头,改革产业纵向行政管理体系,将冶金部等多个部委降级为局,在国企进行了“砸三铁”等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发了市场自由竞争,奠定了中国出口导向经济的市场化制度基础。

完成上述改革后,与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相适应的宏观资源配置体系在中国逐步形成,全力支持了前者的发展。例如,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展开竞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了如“锦标赛”、地方“联邦主义”、地方良性竞争的“竞争中性”等理论,本质就是全国各地区通过全方位“招商引资”,鼓励外商企业独资和合资,加速中国的开放步伐。又如,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导向工业化在制度上更为成熟,使得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不断增长,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

由中国出口导向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推动形成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格局,不仅仅是战略选择的结果,更是宏观资源配置体系改革的结果。没有宏观资源配置体系的改革和市场化激励,一个好的战略是难以实施的。2020年,面对中国与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战略转型,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要完成这一转型,仍需在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否则,适应出口导向经济的宏观资源配置体系会锁定未来发展的“路径”,战略意图与资源配置体系激励不相容将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三、“双循环”战略下资源配置体系的调整与改革

为了建立符合“双循环”发展战略的资源配置体系,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需要从GDP单一经济绩效指标,转向包括经济创新增长与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综合福利目标。基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创新和人的发展为导向的战略转型,需要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包括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政府治理体制、市场制度和相关激励导向。转型的难度是巨大的,这主要是因为:(1)经济增长减速和土地城市化后,累积了大量的风险,同时又面临着战略转型任务,因此需要协调好处置风险和转变增长路径的关系问题;(2)激励需要具备兼容性,基于出口导向工业化实现GDP高速增长的激励逻辑非常直接,且目标相容性强,因此经济因素自身形成了“正反馈”机制,而现在需要在经济创新和效率目标中加入大量非经济因素,将文化、政治、法律、社会、绿色等积极转型因素平稳地與经济转型协调一致;(3)人民参与式改革是转型的重点,未来应当让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到转型中,并让其受惠,这就需要建立普惠性的福利体制和深化国家治理转型。

中国宏观资源配置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建设有助于提高国家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和激励经济转型的新宏观资源配置体系,保障中国经济跨入高收入和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还要基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从全球增长的一般规律看,只要中国经济名义GDP增长保持高于发达国家的均值(3%),即名义GDP增长维持在4%以上,并保持汇率稳定,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方面的差距就会不断收敛,最终成功跨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总之,未来中国应该致力于保持“稳中求进”,在宏观稳定的同时,进行适应发展阶段的体制改革,激励国家向高质量现代化国家转型。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导向转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偏向”不是好导向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转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