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水文水质监测面临的形势与建议

2020-01-05孙宁海王立萍

山东水利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文水质实验室

孙宁海,王立萍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02)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水生态管理的极端重要的基础工作,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目标要求,实现水文水质监测的现代化发展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

1 水文水质监测现状与任务

1.1 水文水质监测现状

山东省水文局现有水质监测实验室17处,其中省局(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1处,市局(分中心)16处,均通过国家认监委、水利评审组资质认定,省中心资质认定水质检测能力为共71个参数。市水文中心最少监测项目56个(东营),大部分在60个左右,最多检测71个参数。目前全省实验室总面积1.10万m2,大型仪器(价格10万元以上)120余台(套),实验室检测人员总数128人(在编人84人),水质采样人员共154人。在现有条件下,水文水质监测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管理等有关方面提供了良好服务。

1.2 水质监测的主要任务

2019年全省水文16个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共承担了2051处各类水质断面的监测评价工作,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

1)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虽然水功能区的管理职能划归生态环境厅,但由于年初该项工作未完全交接,2019年全省451处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每月一次的水质监测工作仍由山东省水文局承担,同时编制了2019年1~3月的水功能区水质通报。

2)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完成了山东省《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内56个水源地64处监测断面每月一次的水质监测工作,编发了每月一期的山东省主要城市重点供水水源地水质通报。同时各市局积极承担了全省17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91处水质断面的监测工作,编制各市的水源地水质月报,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水源地水质情况。

3)国家地下水工程水质监测。按照水利部要求,从803个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中选取669个开展水质监测,同时完成172个其它各类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监测工作。

4)省级河湖长制服务水质监测。承担完成了全省16条设省级河长的骨干河流和2个设省级湖长的湖泊,以及210条支流入河(湖)口的水质监测工作,编制了《山东省省级骨干河道、湖泊及其一级支流水质状况》报告。

5)水生态监测。济南市开展典型区水生态监测工作,根据《济南市2019年水生态监测实施方案》计划,完成了40个水生态典型区的46个监测站点水生态监测工作,基本覆盖济南市范围内主要河流湖库及人工湿地,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大明湖设置3个监测站点,济西湿地设置5个监测站点。

6)农业用水水质监测。济宁、威海两市参与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监测,共设置26个监测断面,按要求进行了水质监测。

1.3 水文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要求

1)质量管理要求。省水文局始终将质量控制贯穿于监测工作全过程。一是坚持采样中的现场平行、全过程空白和检测过程中室内空白、室内平行、加标回收率、标准控制样品等质量控制手段;二是开展全省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三是省局会同市局继续采取联合采样、分样分析的方式开展水环境监督监测;四是开展水环境水质异地监测;五是组织各局实验室参加国家认监委的能力验证及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中心的质量控制考核。

2)安全管理要求。每个实验室水、电、气、通风系统齐全,均有单独控制的配电器;化学试剂均有详细帐目,剧毒药品存放在保险柜中并由专人管理;分析过程产生的废液有专人负责处理;所有高压气瓶均放入气瓶柜,并安装了气体漏气报警装置;实验室内配备灭火器,仪器室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实验室内配有应急冲淋器,分析人员配有个人防护用品。为保证生产安全,中心实验室还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

2 水文水质监测面临的形势

2.1 认知上差距较大

水质安全是水量供给安全的前提条件、内在要求,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关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关乎水环境、水生态的安全与持续发展。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时刻掌握水体的水质变化,是新时代行政决策的基本要求。相比水利其他工作,水文水质监测工作在法人治理、机构建设、实验室工程设施建设、队伍体系建设等方面,从认识上、理念上、需求上、重视程度上明显落后一个甚至多个节拍,与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远远不相适应,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2.2 工作上存在明显短板

一是实验室及检测设备的现代化与自动化水平不高。全省水文各实验室检测设备的配置远远达不到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水文现代化建设技术装备有关要求》的要求,老旧仪器设备多,与北京、江苏、上海等先进省(市)实验室设备配置水平差距更大。二是资质认定检测参数达不到国家标准。对照地表水109项和地下水93项全指标分析能力要求,目前仅能分析71项,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山东省水文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目前山东省通过资质认定的有机物参数仅11项,尚未开展水生生物检测资质认定。三是信息化技术落后,还没有建立实验室LIMS系统和统一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水文、生态环境部门对水质监测指标项目、监测频次、采样的时间空间、标准尺度掌握不一,监测的数据信息质量有较大差别。

2.3 水质监测资源力量分散

水文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分别设立的水质监测机构多由政府投资,未集中资源力量优化布局形成一张网分别进行监测,实现信息共享。设备仪器尤其是自动化新技术装备,因投资大、利用率低,依靠财政投入更新速度慢,正常运行维护费用不足。

2.4 监督性监测管理不健全

不仅对水质化验室各项目的监督性监测不及时、不到位,尤其是对监测目标水体采样的代表性监督管理不到位,点位和测次均有不足,分析结果对水体综合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评定,有一定的偏差影响。

2.5 水文监测队伍体系不完善

日前水文监测队伍老化、弱化,个人能力水平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行工作机制难以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水文系统由于监测站点多、任务重,监测分析技术人员数量少,监测自动化程度较低,无论内业外业工作都十分辛苦,收入及待遇一般,对新鲜力量吸引力不强,骨干力量容易流失。

3 做好水文水质监测的建议

3.1 完善水质监测法规基础

应制订《山东省水环境水质监测条例》,并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后颁布施行。监测条例应明确生态环境部门、水利部门水质监测工作(站网)的职责范围、职责权限,明确规划、建设、管理、经费来源、目标任务、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程序、监测数据管理使用、信息发布等规定;明确监督性监测的机构、职责等要求;明确监测队伍和技术人员建设、权利和义务、特殊岗位津贴等规定;明确实验室废污水、固体废物处置规定;建立监测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失信淘汰机制,强化对各类水质监测机构包括社会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严格监督和监测数据评价信息的管理使用。

3.2 补齐水质监测短板

应重视编制实施水文水质监测发展规划,明确建设资金、运行经费的来源渠道及有关政策,整合各方资源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文水质分析实验室,配齐配足各类检测仪器设备尤其是先进的自动化检测仪器,达到检测地表水109项、地下水93项全指标分析能力,集中力量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可以立足水文部门经国家认证认可的多家驻地实验室水质监测系统,结合“十四五”规划,打造成集项目监测、监督性监测为一体、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高质量水质监测系统。

3.3 加强部门联系协作

建立部门间的水质监测联系机制,定期交流监督性监测的情况,依法依规协调推动水质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可利用河湖长制机制,把水利、生态环境两个部门协调起来,每年定期交流监测工作信息。同时建立在线交流机制和监测技术比武机制。

3.4 重视水质监测队伍建设

加强水质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交流,建立水质监测的激励机制,保障监测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监测工作的积极性。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政策措施,允许引进符合岗位要求的一线监测人员,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应允许公立监测机构通过招投标承揽监测项目,对此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给予参与工作的人员一定的生活补助、技术比赛奖励,并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应建立水质监测首席检测师、首席评价师制度,对鼓励技术骨干成长、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以及监测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5 强化水质监督监测

加强水质监测程序管理,强化自动检测仪器比测校正,对水质采样的全过程透明监督。按照规定要求,经过现场论证,确定取样的断面点位、方式方法、程序步骤,标注时间位置,保证取样的科学合理性和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异地分析。水质监测采样人员应受到法律保护,其工作不受任何人的侵犯、阻挠和干扰,不得随意或有意取样。同时建立水质采样人员不参与水质化验分析的运作机制。

3.6 建立水质监测数据云服务系统

水质监测信息属于国家的无形资产,应当集中放置于数据云服务系统中管理使用。水质监测信息具有唯一性,应按要求及时分析评价水质数据信息,发现水质变化规律,对重点污染物、污染源的追踪和应急事件处置提出建议。对主要河流湖泊水体、水源地、集中供水水源、水环境的水质监测信息,以及监督性监测信息等应及时公开发布,发挥数据效益,并接受社会监督。

3.7 统筹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增加地表水、地下水的存量,达到调节资源、增加调节能力、保证质量的要求。2018年、2019年潍坊市潍河、弥河等流域连续两年发生大洪水,既有严重水灾发生,也有大量洪水未实现资源化利用而排入大海的情况,应当高度重视并从防灾减灾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洪水调度工作,努力增加水资源存量。

3.8 强化水污染防治

严格依法管理、依法监督检查,将水质监测数据作为水污染执法的基础依据,据此,倒逼排污企业改进技术,减少排污量。同时,把好关口,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管控好低污染商品市场准入机制,控制好大气、土壤、人口密集区等面源污染。

4 结语

水质监测信息是生存环境的一张晴雨表,直观反应出人们生活生存的环境质量水平,并可由此预测将来人们的健康状况。为了把生存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全,推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方面应当关心关注关爱水质监测,按照党中央的号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尽快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存环境更安全的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水文水质实验室
2022年《中国水文年报》发布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