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涝区工程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05宋朝峰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站村屯沟渠

宋朝峰

(梅里斯区水务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21)

1 基本情况

涝区面积分布情况: 梅里斯达幹尔族区是齐齐哈尔市的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9.73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59万hm2,旱田面积7.14万hm2。总耕地面积中低洼易涝面积5.1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3%。其中,分布在梅里斯镇后平村、利发村、哈力村等沿二沟河右岸的几个村屯,面积0.51万hm2;共和镇兴隆村、一棵树村、敖宝村等沿二沟河左岸的几个村屯,面积0.34万hm2;达呼店镇北兴村、长安村、瑞延村、土房子村、二合村等沿音河右岸的几个村屯,面积1.71万hm2;雅尔塞镇音钦村、哈雅村、鲜明村等沿嫩江右岸的村屯,面积0.43万hm2;卧牛吐镇新村、地房子村、岗子村、三道罕村、扎布哈村、额尔门沁村等沿音河左岸、阿伦河右岸、嫩江右岸的几个村屯,面积1.57万hm2;莽格吐乡三间房村,西地房子村、莽格吐村等沿阿伦河左岸、嫩江右岸的几个村屯,面积0.10万hm2。这些低洼易涝区域地势平坦,土壤渗透能力差,地下水位高,集中降雨时段极易形成内涝。

2 涝区工程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骨干排水工程淤积严重,除涝标准逐年下降

我区江西涝区三大排干总长78 km,大部分排干淤积严重,排涝标准逐年下降。经2016年实地测量,清淤平均深度0.8 m,清淤土方37.44 m3。我区两河涝区排干修建于1993年,长度为22 km,由于近几年两河两岸大力种植水稻作物,每年排水量不断增加,沟渠淤积越发严重,经实测平均清淤深度0.7 m,清淤土方9.24万m3。

2.2 涝区工程破坏严重

江西涝区工程修建于60年代,进入干旱年份有时连续多年工程不排水不运行,一些农民借机挖渠堤取土,扩农田道侵占渠堤,更有甚者在沟底种植农作物,增大了沟渠的糙率,改变了沟渠的比降,增加了排水难度,降低了工程排水标准,每年区水务局都会派专人调查清理,铲平非法耕种的农田,破坏沟渠的农民受到了惩处,但类似事件每年仍有发生。

2.3 田间沟渠不配套

60年代修建江西涝区工程时只修建了三条排干工程,支沟、斗沟均未修建,沟渠工程不配套,田间积水下排慢,且下排不彻底。田间渠系工程缺少必要的建筑物,当时只修建了一些沟渠与主要交通道路交叉的桥涵,干渠与田间农田道交叉的小型建筑物(桥、涵、闸)均未修建,只有个别处放些洞管维持道路通行。

2.4 建筑物及设施老化失修,难以正常运行

江西涝区渠系建筑物(桥、涵、闸)及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大多桥涵已经成为危桥和危涵,部分桥涵已损坏被拆除,人们将沟渠推平通行,遇到集中降雨量大的时段,排涝工程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5 管理单位解体

在江西涝区建设初期,成立了江西涝区管理站,为自筹自支单位,有职工5人,购置了一些工程养护设备,区政府划拨给江西涝区管理站100多亩耕地,由涝区管理人员耕种,抵顶一部分工资。进入90年代,出现多年的干旱,工程发挥不了应用的效益,涝区管理站人员转为区水务局财政全额供养人员,2009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涝区管理站合并到区水政监察大队,江西涝区管理站解体,失去了涝区管理的工作职能,这是造成涝区工程破坏严重的最根本原因。

3 涝区治理应对措施

2013年6月18日大暴雨,由于江西涝区工程存在上述问题,造成全区受灾面积2.13万hm2,成灾面积1.8万hm2,绝产面积0.57万hm2,粮食减产1.5亿斤的严重后果,提高涝区工程排涝标准迫在眉睫。

3.1 提高涝区工程治理标准

区内中低产田大都集中在江西涝区和两河涝区,加快涝区治理的步伐,提高涝区治理的标准是中低产田改造最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我区江西涝区和两河涝区工程不配套,有干无支,工程排涝标准达不到3年一遇,一遇涝灾便束手无策,农作物受灾严重,甚至绝产,要想改变排涝工程现状就必须重新规划、重新设计,修建高标准、大规模的排水系统工程[1]。

3.2 加快建筑物工程的配套

从多年的排涝工程实际看,土方工程多、建筑物工程少。由于建筑物工程配套跟不上,上下级排水渠道衔接不上,渠路交叉没有建筑物,导致车难行、水难排、路难修、工程难管理。我区的涝区骨干工程中,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率不足20%,严重影响了涝区工程效益的发挥。加快渠系建筑物的配套,是涝区治涝工程的重要环节。

3.3 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加速治涝步伐

按照水利走向市场的要求,建议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和加快涝区的治理速度[2]。

3.4 多方筹措资金,加速治涝工程配套

动员一切力量,广筹资金,加强涝区费用收缴力度,建立水利基金制、大力发展农田灌溉。政府增加对治涝工程的投入,受益乡镇和村屯动员广大农民投工投劳修建排涝工程。工程施工时受益村屯可用村机动地为被占农户串地,以物(土地)折资、修建排涝工程[3]。

3.5 将涝区治理项目纳入到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中

2019年机构改革将区水务局的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管理职能、区土地局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管理职能、区农业开发办项目建设管理职能全部纳入到区农业农村局,将资金进行整合,三个建设项目统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渠道衬砌等。2019年项目区面积0.33万hm2,投资1.15亿元,2020年项目区面积0.86万hm2,投资1.63亿元,建议出台政策,将涝区治理纳入到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中,统一规划,逐年实施,将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投资用于涝区治理项目中,将有助建成高标准的排涝工程治涝体系,使低洼易涝的中低产田完全变成高标准高产稳产田。

3.6 恢复涝区管理单位

建议区政府恢复江西涝区管理站为区财政全额供养单位,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维修养护设备,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提高工程排涝标准,使涝区工程真正发挥其应用的效益。

4 结 语

通过涝区治理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农业增产效益,有利于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站村屯沟渠
黑龙江省开展村屯绿化对策研究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对策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站长杨子森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