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20-01-05赵宝永贵振峰
赵宝永,贵振峰
(1.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北京市 102200;2.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市 100161)
0 引言
抽水蓄能电站属于资产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电站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以及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管理基础支持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将与企业固定资产相关的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为贯穿固定资产运营和管理全过程的考量因素,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质效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经营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固定资产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实物形态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生产运营过程中与固定资产相关的费用还有为保持固定资产性能而发生的维护和修理等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自然年度。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所作的归类。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类,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和土地等。一般企业常采用综合分类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既反映了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又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同时还为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供了依据。
1.2 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的特点
抽水蓄能电站的固定资产除了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一是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高,一般都超过了95%。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为例,竣工决算形成资产总额38.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7.32亿元,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高达97.19%,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备品备件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6%。二是风险大。抽水蓄能电站的固定资产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部门,特别是水工建筑物等受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为破坏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因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高。三是变化快。抽水蓄能电站生产环节较为复杂,涉及发电系统、变电系统、输电系统、控制系统,电站设备升级更新速度快,资产状态总是处在动态变化当中,老旧资产与新设备并存,给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盘点带来一定困难。
1.3 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侧重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强调“账、卡、物”的一致性以及折旧计算的准确性。对抽水蓄能电站而言,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多维度的,既体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要体现政治价值。企业要全面平衡安全、效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资产状况、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状态检修、更新改造以及价值创造等结合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为企业提质增效做出贡献。
2 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2.1 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首要的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衡量国企工作优劣的关键。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新增固定资产环节,通过审慎分析、科学论证,防止固定资产过度配置。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前最新信息科学技术手段,掌握固定资产运行管理状态,提升资产健康状况,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在固定资产退出环节,建立严格的评估、处置制度,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全面摸清家底及资产结构,为整合存量资产、盘活闲置资产、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优化固定资产结构奠定基础。通过建立严格考核约束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反映在考核指标上,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考核指标,真实、客观地反映国有资本运营结果,促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经营目标。
2.2 有利于进行风险管控
抽水蓄能电站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产丢失毁损的风险、维修改造不及时带来的安全风险、资产长期闲置以及过度维修保养带来的资源浪费风险,以及环保政策研究落实不到位带来的法律风险、由于资产管理不善给第三方或社会公众造成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风险的提升应引起高度重视。
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的手段是合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进行严格控制以及约束监督的能力[1]。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借鉴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主动规划自身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和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进行合理优化,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稳定发展。
2.3 有利于进行成本监审和定价成本核定
在本轮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定价过程中,抽水蓄能电站资产作为输配电价不相关资产被剔除,意味着原来抽水蓄能电站电价的形成机制将被打破。作为电网的安全支撑企业,在完善的电力交易市场形成前,将以向电网收取安全费的形式作为抽水蓄能电站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收取电网安全费,需要对抽水蓄能电站进行成本监审和定价成本核定。
从输配电成本监审和定价成本核定的过程看,剔除不相关资产后,政府主要从以下方面关注企业固定资产:一是强调过程合规;二是明确折旧计算方法;三是强调逾龄资产问题。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相关发展指标匹配的原则,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规划落实奖惩原则[2]。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过程管控、完善相关记录信息,才能有效支撑核价及监管要求。
3 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3.1 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效果不佳
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是抽水蓄能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抽水蓄能电站内部管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行政化管理色彩,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首先,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仅仅是保障企业的安全持续运营,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管理。将固定资产管理看成为“一线业务”提供保障的“后勤”工作,资产管理工作被边缘化。其次,执行层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和资产后评估流于形式,缺乏对投入产出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评价,管理制度与实际执行脱节。三是闲置与不良资产的核算、统计相关工作没有得到足够关注,致使企业固定资产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3.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良好的管理环境尚未形成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但当前电站既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本身的科学性相对较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侧重于固定资产核算和实物管理,缺乏具体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标准。缺乏严格的问责制度,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损失后,没有明确的索赔追责机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谁该管而谁不该管,谁能管及谁不能管,划分不明,责任不清。同时,大多数抽水蓄能电站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部门分工采用“条块化”“分段式”的管理。部门墙还没有被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阵,忽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在管理中缺乏协调统一性。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尚未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偶发性、盲目性特征显著[3]。
3.3 固定资产管理精益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成本监审和定价的要求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效率低下、缺乏监管等问题时有发生,离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投资审查过程中,偏重于安全生产,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审查关注不充分,没有把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作为管理目标。同时,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沟通,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状态、位置不能及时掌握,资产形成过程资料不全,资产信息不实,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无法完全匹配。另外,资产报废处理不及时,通过技术改造形成的资产,对拆除部分的原资产价值很难准确核销,财务账面上经常出现“只增不减”的情况。这些都对成本监审和定价产生影响。
3.4 各部门信息系统融合缺乏顶层设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面临挑战
当前,大多数抽水蓄能电站都在使用ERP管理软件管理固定资产,但软件的二次开发和集成不到位,特别是与企业推行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设计理念和信息系统融合上缺乏顶层设计,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源于设备管理,但其管理的对象由设备上升到资产层面,并且以实物资产为主,包括设备的集合、设备组的集合以及固定资产的集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运用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寿命周期等新理论新方法,更多地关注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费用经济性、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综合水平。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资产的规划计划阶段、采购建设阶段、运维检修阶段、退役处置阶段。管理内容包括资产战略决策、业务实施与管控、运营监测与绩效评估、流程优化与管理改进、基础保障与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定位于企业级资产管理高度,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职能管理紧密衔接,是企业资产管理的具体方法[4]。但在抽水蓄能电站,其强大的管理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待于后期与ERP系统的集成。
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在提供内部决策信息的同时,还要向政府部门等其他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记录、分类、计量、报告和后续支出等方面,要遵循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内控制度等通用规则。资产全寿命周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远远不能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同时,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解决“账、卡、物”的管理方法时,将资产分为价值对象和物理对象进行专业管理,用一定的规则在两者之间建立唯一的联系,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资产台账管理资产的价值属性,在实物管理方面建立设备台账管理资产的物理属性。这样,实物管理部门见到的永远是设备,在内控制度没有取得突破之前,给固定资产实物盘点造成较大困难。同时,对于判断与其相关的支出是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也带来一定困难。
3.5 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的能力受到挑战,复合型人才稀缺
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将资产业务流程与信息化管理方案的有机结合,随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财务专业的局限性,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管理要求。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复合型人才稀缺。受体制机制束缚,各级财务人员得不到横向和纵向交流发展机会,长期在同一岗位任职或工作,专业简单,缺乏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实践经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5]。多数财务人员在管理方面处于被动的“跟随者”位置,在改变传统资产管理思维,提高员工的资产管理理念和价值观方面存在挑战。
4 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4.1 提升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建立清晰的管理观
鉴于抽水蓄能电站的行业特点,抽水蓄能电站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运行的安全性都取决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资源,管理必须围绕固定资产展开,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顶层设计,从战略的角度去考量。一方面,将固定资产管理置于企业的战略层面,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出发,对固定资产重新优化配置与调整,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转变管理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在生产方面做到安全稳定运行,在经营方面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反映资产经营状况,实现各部门无缝连接,实时联动,不断降低资产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有了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也才会有合适的管理标准[6]。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抽水蓄能电站的经营目标是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管理活动就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制定全面的资产管理策略和严密的资产管理体系。
4.2 完善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保障
制度建设是企业有序运作的刚性保障,要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状况、管理环境、管理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是基于精益化全新理念的制度建设。实施多维精益管理变革,要推进价值管理细化到每一个员工、每一台设备、每一类用户、每一项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必须在各个环节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评审制度、固定资产购买的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与入库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使用、处置制度、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制度,这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架构,必须得到重视和完善。其次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考核制度和固定资产的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固定资产的年久失修、闲置浪费与去向不明等问题的关键就是责任到人,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三是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监督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审核的方法、流程、相关责任追究以及处理措施做出规定,以增加企业内部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力。四是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清理低效无效资产。资产闲置时间越长、问题越复杂,处理就越困难。因此,企业应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结合清查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身份编码,同步开展“账、卡、物”一致性专项治理,确保账实准确无误。及时处理闲置、报废资产,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同时,建立固定资产退役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资产退役评估机制,在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的同时优化资产结构,使企业在改革中轻装前进。五是建立固定资产保险索赔制度。现在几乎所有抽水蓄能电站都为固定资产投保了专门的保险,但缺乏相应的投保理赔制度,企业应完善相关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3 实现信息系统融合,打造专业管理平台
4.3.1 与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融合,满足专业化管理需求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融合,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困难。首先要从信息化规则层面保证顶层规划和顶层设计。如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依赖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在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设计时,统一考虑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其次,在制定数据标准体系时,应严格遵循国家关于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出发,建立固定资产与设备的对应关系,提高电站固定资产数据的集成及信息共享性能。
4.3.2 实施柔性设计,满足监审定价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柔性化设计理念,在满足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和管理需求的同时,适应内部多维精益管理变革,打通信息链路、集成信息数据,实时梳理、分析成本归集、更新改造、投入产出信息。同时,满足外部监管等方面的需要,实时动态反映核价口径折旧计提和逾龄资产等价值信息。强化按不同口径进行固定资产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功能,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维度数据表展示,为企业发展、决策和政府部门监审定价提供依据。
4.3.3 提供多种管理手段,实现不同类型资产管理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打通固定资产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信息资源交换、传递和共享,实现固定资产一体化全程动态管理[7]。对于设备类固定资产,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手段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运用RFID技术对资产设备进行标签,通过RFID标签对资产信息进行有效管理[8]。对于办公设备类固定资产,支持二维码管理模式,利用二维码技术对资产信息进行匹配,通过扫描二维码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与盘点。
4.4 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效
4.4.1 统一管控,分级、分类管理
统一管控,是指企业要有牵头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负责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站在企业的角度履行资产的管理职责,对固定资产使用状态进行分析,督促、指导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并对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分级管理就是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具体落实资产使用部门或者使用人自身的资产管理职责。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任务落实到人,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就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专业、类别和特点以及风险控制点的不同,对固定资产按类别实行网格化管理。抽水蓄能电站的实物资产通常以设备作为最主要的存在方式,对设备类资产严格按照资产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融合对接实现。对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根据资产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管理。比如,对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安全管理、法律风险管理。借助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原始档案、记录检查和维护过程资料、分析法律风险。对办公设备,侧重于资产的使用人履行对资产的管理职责管理和资产交接管理。
4.4.2 建立计划管控和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及其相关费用管理
计划管理是所有管理的基础,表现在管理方式上是目标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首先是设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然后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各部门根据各自的目标制定计划。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措施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同时,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体系,严把固定资产投资关[9],在构建固定资产纳入正式计划前,认真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必须经过科学的经济技术论证。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沟通,计划下达后要合理安排和实施,保证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标准成本管理是对固定资产后续相关费用支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准成本体系下,对成本标准进行事前的制定,明确资源消耗的标准及各类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在事先就对消耗和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费用发生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支出和控制,实时反映偏差,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事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完成成本管理分析和考核。同时,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系统的同质性,也可以运用标准成本的理念对不同抽水蓄能电站相同系统的固定资产配置、检修运维情况设定标准,以便进行横向比较,促进行业资产的管理提升。
4.4.3 加强监测分析,科学处置低效无效资产
依托于电站级数据中心建设,采取综合分析和重点监测的方法,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目标、关键指标和重点环节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通过对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报废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的分析,判断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固定资产投入是否保持合理增长幅度,是否保证研发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发挥[10]。通过对设备类固定资产按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进行在线监测、分析,掌握设备状态和健康水平以及投入产出情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对标指标体系,对标其他抽水蓄能电站,持续开展指标数据和管理实践对标交流,找差距、促提升。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企业低效无效资产,通过折旧和变卖等具体方式,多元化科学处置闲置与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减轻企业经营压力,使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到企业改革中去。
4.4.4 强化内控措施,完善监督体系
分析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将固定资产管理规则、管理权限、授权审批以及相关控制措施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相集成。通过在立项审批、购置使用、日常管理、报废处置等环节设置控制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创造良好的资产运营环境。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强化监管部门职责,创新管理手段,为具体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保障与支持。细化评价与监督标准,定期开展评价与监督工作。依托固定资产监督评价强化关键环节的实物管理和核算,在事前、事中、事后严格把关、严格落实管理职责。同时,通过监督评价,企业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分析原因、消除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4.4.5 创新管理方式,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要求既懂业务又懂管理还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人员进行管理[11]。随着信息化、专业化要求的提升,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牵头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已经不合时宜,必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需要企业成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统领固定资产全局,对固定资产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同时,选择优秀人才负责资产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职责。规范和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标准,通过岗位职责权限将各级员工与资产管理挂钩,不断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化。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具有全局意识,需要全体员工的协同合作。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运营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资产管理的主力军。管理最大的魅力就是把同样的人和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管理者,产出的绩效不同。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从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始,不断提升企业对于资产优化的理念,加强资产管理过程监督,为企业的发展持续助力。
5 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也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竞争力[12]。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和投产,对于改善系统能源结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火(核)电站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损耗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现代电网发展的必然产物[13]。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企业从当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出发,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融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意识,与企业管理水平、管理现状以及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活动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