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建筑环境研究
2020-01-05崔日鑫
崔 日 鑫
(山西国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1 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的平均生存年龄在不断延伸,加之全社会新生儿出生率逐年降低,在全球范围呈现出老龄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高的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严重。我国由于国情的特殊原因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在1990年—2020年这30年期间全世界的老龄人口数量平均增长速度为2.5%,同期我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3%。2020年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仅从人口的结构比例来看我国目前并不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比中国要严重的多。以日本为例2019年他们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28.4%。但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和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发展速度绝对是世界第一。
据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报告: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达到峰值,预测到205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数35%,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龄人。我国将很快进入到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时刻。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将对整个社会保障系统产生非常大的压力,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且经济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讲,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将会对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好全社会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2 居家养老模式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在众多的老年人群体中形成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休闲养老、侯鸟式养老、抱团养老等多种多样的模式。从社会统计来看老年人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次之,其他养老模式再次之。居家养老老年人数占整体养老人数的70%左右。
居家养老的特点在于养老生活以家庭生活为核心,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和自己的子女、亲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符合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历史悠久,为绝大多数老人接受。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老年人对原有的居住环境熟悉,居住社区成熟商业繁华,医疗配套设施齐全,居住在原来的环境中符合人们逐渐变老的自然过程。长期生活在固定的环境中老年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对新环境、新事物一般都有抵触情绪。居家养老不会因为突然改变生活环境给老年人心理上造成压力,生活带来不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方便及时和子女沟通,符合“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和周围的邻居熟悉便于沟通交流,通过日常交往,通过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进行互相帮助,更能感受到关爱和友情。
二是机构养老费用普遍偏高,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口数量依然较多尤以农村为重。老年人居家养老所需要的费用与机构养老所需要的费用相比更经济,更切实可行。居家养老无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能够减轻老年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也符合老年人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和少给子女增加负担的理念。
三是养老机构的建设速度赶不上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我国的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国家尽管在养老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距离满足全社会老年人机构养老的差距还是太大,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四是养老机构自身的原因,诸如老年人太集中相互间负面影响大,养老机构规章制度严格,条条框框多不自由,老年人多是长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容易改变,再加上社会上不断传出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的负面新闻报道等。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大致可以分为: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四个阶段。除不能自理这个阶段外,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这三个阶段完全可以在原来居住的社区中完成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合老年人的心理要求和生理变化,符合老年人自身的经济条件。同时,可以缓减全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和养老机构不足之间的矛盾。居家养老应当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
3 居家养老建筑环境现状
我们现有的居住小区对居住环境如何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考虑不足。缺乏针对老年人特别关怀的人性化设计、缺乏功能设计、缺乏科学规划。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方面需求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很好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多种多样的需求。特别是现有的老旧小区存在着住宅室内空间狭小;卫生间、厨房的有效使用面积小;厨房门,卫生间门的净宽度不足0.8 m,根本满足不了老年人借助轮椅进行无障碍通行的要求。卧室、客厅家具布置太多,活动空间局促。居住社区普遍存在着为老年人提供的活动场所少、设施不够全面,服务内容缺失情况。绝大多数老旧小区在老年人活动设施方面还停留在健身器、麻将房、休息椅;物业管理服务方面仍然停留在安全、卫生、绿化、设备维修方面缺乏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专门设计和规划。距离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4 适老化居家养老建筑环境
现代的居家养老应当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的方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体系。
为了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模式就必须营造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应当包括居住室内环境,室外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等。
进入老年阶段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自己原来的住宅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家具布置,室内装修都是根据年轻时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进行。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了。我们建议进入老年阶段后老年人对原有住宅室内环境进行适老化的居家环境改造,以满足老年生活基本需求。改造所需要的装修材料应该是坚固、耐用、环保、无污染;室内环境色彩应以鲜艳明快为主要基调以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环境;照明设计要做到明亮无死角、无眩光、晚上有夜间照明;地面进行防滑处理,铺装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又便于清洁的材料;在卫生间、客厅、卧室、厨房等地方尽可能的多加扶手,尤其是卫生间内大小便器、浴盆附近安装老人能方便触及的扶手,地面防滑且不要有高差。老年人在卫生间发生危险的几率非常高,应该特别引起关注;增加紧急呼救系统,在客厅、卫生间、卧室、厨房等地方设置紧急情况拉绳,老年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拉动绳子后呼救信息就会显示在服务中心的显示面板上,不论白天还是晚上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及时来处理。
家中的家具布置尽可能的少,增加活动面,满足轮椅通行的要求,尤其是卫生间和厨房我们现有的使用面积都偏小,没有足够的面积供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活动。改造后厨房和卫生间门洞的净宽不应小于0.8 m,且门的开启方向朝外。
室外环境方面应该为老年人配置一定面积的户外活动区域如绿化种植区,室外健身运动场,景观中庭。增加一些适应老年人生活需求的设施,这些设施可以和儿童活动场所相邻布置。通过和小朋友的互动提升老年人参与感和积极性,弱化其孤独的不良情绪。活动场所布置防滑坡道,平缓台阶,扶手栏杆,选用色彩鲜明的图文标识。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满足无障碍要求。满足老年人户外锻炼、散步、休息、交流的需求。
配套服务设施方面在社区中设置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全天候负责社区的老年服务事宜,接受处理,定期上门、电话、视频查看,服务中心应设有健康管护中心,负责社区所有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对老年人进行日常健康咨询、慢性病康复治疗、一般性检查。对需要住院老人提供转介医疗服务护理;老年服务中心应建立老年人的集中餐厅并对自己无法来就餐的老人可实行送餐上门服务;老年服务中心要配有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娱乐、交流空间,尽可能的对老年人提供一个舒心的场所。
同时,在居住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中应配有一定比例的相对集中的老年人日托用房,方便中度依赖老年人的日间托管,这部分用房和社会老年人服务中心结合在一起,保持有一定的比例即可,面积不必太大。能够满足部分失能老人,不愿离开原有的居住环境,而进行相对集中管护服务。
社区家政服务可以对老年人进行助洁洗涤、个人护理、协助进餐、陪伴就医、代办服务、老年人用品的展示与服务、法律援助、义工服务等。
既有住宅小区特别是现存的多层住宅小区存在着户均建筑面积小、社会存量大,无障碍设置不足的诸多问题。对居住小区的室内、外环境全部进行适老化改造需要投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任务艰巨。新建的住宅小区在建设之初就应该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为居家养老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5 结语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但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经济物质赡养和基本的精神慰藉应当是最重要的。全社会应竭尽所能为老年人服务,为老年人着想。居家养老在我国具有历史悠久,在各种养老模式中占比最高,老年人更乐于接受。本文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粗浅研究,希望能够把其他养老模式中有益的元素吸收到居家养老的模式中来。对传统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升级换代。为老年人创造出更加舒适,安康的居家养老环境。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只有把老年人的问题解决好,才能解放年轻人,激发出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年轻人的创造力,才能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