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初探
——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
2020-01-05钟灵芳
钟灵芳,郑 生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理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2.重庆大学,重庆 400030)
0 前 言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的教学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必须根据当代教学理念对教学管理、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真正地改变当前的土木工程教学格局,确保整个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与时俱进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终对土木工程的专业教育及所在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理念滞后
目前,在福建省长乐撤市设区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整体综合素质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科青年人才的需求明显提升,故对高校的教学及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位于长乐地区高校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需要结合当前高校的发展现状,探寻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新型的创新型教育模式。目前国内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情况如下:①多数高校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并未对实际的土木工程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等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无法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致使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缺乏社会性及实践性;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师通常会以通用式教学为主,无法结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最终影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③教材的建设更多的为模范式的选择,教材中更多的是概念、定理、公式,与当前大环境及实践性的结合度不够。而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传统工科,其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材的建设必须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充分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利用和转化最新的科研成果,优化教学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1.2 没有完善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时,任课教师需进行教学评价,传统的考核方式为通过考试及测验的方式,通过直观的分数及等级来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但是,此种考核体系较为单一,同时容易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无法全面、客观地权衡培养水平。 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机械性的死记硬背题型,而不是综合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行之有效地运用。因此,如果教师没有对评价方式进行及时改革和创新,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下降,很难展开更深层次和广度的教学活动,并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渐行渐远,进而影响教学水平。
1.3 教学形式缺少实用性,与企业脱节
目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在实用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单一化、滞后的现状。主要原因为:①校内实践教学的条件基础较为薄弱,实训基地建设数量及设备数量有限;②校外实训基地偏少,校企合作及交流不足;③即便有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及课程依然停留于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实践及创新;④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统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能力培养考核评价标准,最终导致现有实用型培养模式的缺失,无法培养有效并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青年人才。
2 新时期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
2.1 教学培养目标的明确
教学培养目标的明确,是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前需首先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而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在确定类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目标与规格[1]。在促进长乐地区发展的大目标框架下,应系统地明确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避免目标偏差。根据当前长乐区域的需求,应定位于创新型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准确把握培养模式的相关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确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进而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框架[2-3]。
2.2 教学模式改革
在新时代新时期的背景需求下,国内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借助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手段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避免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而无法满足当代发展需求的现状。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应时刻坚持与时代发展相同步,贯彻落实土木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和自身发展间的联系,应鼓励学生参与有效的社会实践及企业实践,还能带动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实现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积极向长乐地区输送优质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4]。
3 新时期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创新
3.1 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更新及优化
当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积极地从基础课程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全面地评价。原有的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评价模式比较单一,现应逐步形成多元化、全面性的评价体系,从综合层面上提升评价水平。多元化需要丰富评价的参与人员,改变仅课堂任课教师评分的传统模式,结合企业导师、交叉学科教师、实习导师等,依据权重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全面性即需要丰富评价的层面,改变原有单纯成绩分数的评价模式。从综合成绩、论文、校外职业资格证书、实践学时等,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
3.2 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改变传统学科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能较好体现本科层次实践型及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综合的模式,促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
在具体实践及创新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案,并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创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深入参与学习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学习及应用,开设实践课程及校企合作课程,在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6]。
3.3 情境教学方式的运用
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应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门的情境教学,以便于营造教学活动氛围。
教师可依据土木工程教学的课程情况,结合对应的土木工程现场情况及条件,创设相应的实际教学情景。例如: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工程制图课程,可以将部分课程转变为现场实践,图纸测绘、案例讨论等,通过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在改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方面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应用和推广。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长乐地区的不断发展以及未来机遇,高校需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土木工程专业青年人才。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时,需要不断提高、改革和创新。基于此,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重点,在对学生基础学业高度关注的同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评价体系、情境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分类和明确,调动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ID:00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