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讨

2020-01-05周兴兴余文婷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特色课程

周兴兴 余文婷

(景德镇陶瓷大学 创业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0 引言

行业特色高校是指在我国特定发展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显著的行业办学特色、深厚的行业文化底蕴、服务于行业生产实践的一类高校[1,2]。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此类高校逐步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极具优势的学科,为培养21世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业创新型人才作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3]。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担当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均与所属行业紧密相关,并为所属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4]。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如何瞄准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目标,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面对的新课题。

1 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必要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尽管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但人才培养体系依旧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部分高校忽视行业特色,其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按社会需求导向制定的[5]。作为办学特色鲜明的行业特色高校,其创新创业教育应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立足行业,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2]。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应遵循学生发展核心要素,结合专业特征,有的放矢搭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时期下,推动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至关重要,不但是为所属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还是新时代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要求。

2 国内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尽管在各高校已经形成共识,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并未形成一套体系,依旧存在问题。

2.1 行业特色不明显

从发展战略角度看,行业特色高校不仅要突出特色,更要走在前面,从依托、服务行业到引领行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有些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并未加强与行业间的紧密联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学科,孤立于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未彰显出来。不仅不利于行业特色专业发展,更难推动行业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2 课程设置陈旧

第一,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数量有限,覆盖率较低。很多高校仅开设了几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多以选修课形式存在,且以修满学分为主,学生显然不够重视。更有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嵌套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大学生就业指导此类课程中,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第二,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偏少,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第三,创新创业课程未能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仅仅只把创新创业教育当做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培训。

2.3 创新创业教材不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程教学的例子,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模本。然而,由于一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探索阶段,缺少配套的系列教材,教材开发也落后。尽管自编或改编教材数量日益增多,但缺乏权威性,与行业领域接轨不深,质量亟待提高。

2.4 师资队伍薄弱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师资队伍均难满足需求。目前,各高校的任课老师多以学工、行政岗位人员或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兼任为主,其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少,创业能力薄弱。少数高校通过邀请客座教授或企业创始人进行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来弥补师资不足,但受地点、时间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客座教授或企业家很难与学生深入交流,收效甚微。此外,大多数高校未建立一套创新创业教师评价与奖励制度,很难调动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3 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是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的关键。“办学特色鲜明、学科突出”的行业特色高校更应承担起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使命。行业特色高校应最大程度上整合所属行业师资、实践平台等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1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是行业特色高校顺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设置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目前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挂靠在已有的部门,显然不利于创新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结合教育改革新方向,高校立足自身特色,制定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的相关政策。最后,高校建立调研考核机制,适当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定期对各学院、部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调研,激发各有关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3.2 加强行业联系,立足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行业,但不完全依赖行业,在依托、服务行业的基础上走在前面,引领行业发展。与其他高校不同,行业特色高校因学科集中、文化底蕴深厚、专业独立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所属行业保持密切联系。

行业特色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最大整合优势学科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以优势学科为突破口,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在优势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大、可行之后,继续推广至其他学科,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全校范围内普及。

3.3 搭建平台,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延伸与拓展,行业特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行业,搭建平台,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首先,搭建多元化实训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感受、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来切实体会知识的创造动态过程。行业特色高校应依托本行业特色分层次搭建多元化创业实训平台,如搭建陶瓷创客工作室、创业街、创业俱乐部等。第二,与行业相关的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建基地不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氛围,而且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第三,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的成立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得以保障。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交流会等,各高校可分享经验,寻找差距,解决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第四,搭建网络课程平台。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前提。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引入优质的课程和师资资源,同时还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4 尊师重道,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朋友。与其他专业课或公共课不同的是,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科班出身教师,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因此高校可以实施以下4项措施打造师资队伍:一是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更多有意愿教师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中;二是建立完善的职称评定与考核激励机制,对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实施奖励,从而提高教师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效能感;三是组织创新创业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与定期交流,争取让教师走出去看世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四是面向社会聘请所属行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理论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校友等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兼职老师和创业项目导师,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3.5 重视课程建设,全方位构建创新创业框架

课程建设方面,首先要构建“模块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特征,兼顾学生个性化差异,开设不同层次、类别的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有所选择。以往过于单一的课程模式不适于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而是要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这种培养必须依托专业教育,不可能孤立存在。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然而,由于起步晚、理念落后、不受重视等原因,我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依旧面临诸多问题。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依托行业特色,融入行业文化,在组织机构、学科优势、平台构建、师资力量等方面推动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迫在眉睫。这不但与高校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还与高校学生能否满足所属行业高素质人才需求有紧密的联系。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特色课程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