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探索与展望
2020-01-05李欣颐王安旭
李欣颐 王安旭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节日习俗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人们在看到传统节日的衍生产品时,会直观地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所要传承的中国文化精神,设计师需将节日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生活的体验中,让人们在体验之中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
一、中国春节文化的概念与界说
1. 中国的春节文化
中国人民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春节在虞舜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因“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春节在古代是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春季的来临和希望的开始。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年”的记载,甲骨文里的“年”字是“一人一禾”,“年”的本意是穀相熟。《春秋穀梁传·宣公十六年》中有云:“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虽然风俗和活动与现今风貌虽有不同,但其实都是一脉相承,民俗文化以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幅博大的文化画卷。
2. 春节文化的衍生设计
在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中体现春节的文化内涵,是我国衍生文创产品设计走向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衍生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能否将春节元素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运用现代的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丰富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深入探析春节文化元素,开拓新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道路。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身独特文化的设计风格,例如在美国圣诞节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中,圣诞树、圣诞蜡烛、圣诞老人是衍生文创产品的代表,且产品节日色彩鲜明,极具时代感等特点,而我国在春节节日中的衍生文创产品会运用年画、窗花、对联、“福”字等文化符号进行衍生设计。[1]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可以促进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购买到不同国家的产品,对于产品输出国家而言就要有自身的文化识别。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受地域、环境、风俗、宗教、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独具匠心的文化特质。而这些文化元素就是衍生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来源,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质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
二、春节文化中的设计元素
1. 纹样图案的设计元素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开始运用纹样图案的设计元素进行绘制设计,不仅雕刻在以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品上,还有在古代服饰刻画上,都表达出一种质朴、吉祥寓意的设计理念。如“爆竹鲤鱼”的图案,爆竹是民间的玩具,寓意年节到来,“鱼”与“余”同音,表达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的美好愿景,纹样图案往往会以含蓄、谐音等婉转的手法构成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装饰样式。[2]
中国春节传统纹样的种类众多,主要来源于花草树石、蜂鸟虫鱼、飞禽走兽等诸多题材,经过描绘、刻画等多种方法创作出具有艺术性的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这种衍生文创产品从外观上来看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它来源于民族生活风俗、传统节日等形成的共同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可以将民族性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中,正是有了文化的传播才突显出春节中特有的文化属性。
2. 实物艺术元素的运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春节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变,已形成自身的风格体系并独具魅力,是现代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笔者将不同的实物艺术设计元素进行分类,加强对春节文化设计元素的认知。实物艺术设计元素可分为六大类:自然、民俗、娱乐、生活、文化、建筑,每一个大类分别包含不同元素,即冰霜、葫芦、霜花;春联、年画、剪纸、窗花、红灯笼、唐装;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风筝;饺子、糖葫芦、元宝、如意、玉器、丝绸、刺绣;篆刻印章、国画、十二生肖、竹简、书法;长城、故宫、华表、楼阁、四合院、石狮等。传统的历史节日习俗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春节文化设计宝库,都需要我们深入体会和提炼设计衍生文创产品。
3. 思想先行的设计理念
优秀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要同时具备理性和感性这两种特征。一方面在衍生文创产品中要体现出产品理性的严谨,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产品精神中的内涵文化。如今我们依然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以朴素、功能为美,反对为了设计而设计的过度设计,追求精简的自然设计风格。在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中,我们也会追求思想先行的设计观,例如,在设计一款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时,先是受到了节日思想文化的指导追求,又或是为了某种情怀而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能够独立思考和拓展思维,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春节文化与社会、春节文化与人类之间的思考;又能够融入产品让人内心产生共鸣的思想,人们会看懂、会喜欢,从而做出有文化、有思想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
三、春节元素在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1. 内容与形式
春节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内容包含物质和精神内容两方面,物质内容指的是产品本身所呈现的材质、颜色等制作工艺;精神内容指的是产品的精神表达,也就是产品精神层面的内涵。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功能决定外在形式,同样外在形式也映射出产品的内在精神品质,在设计实践中,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相互转换,优秀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要二者兼具。
2. 审美性与功能性
衍生文创产品制作首先最重要的是功能,因为产品要符合大众的生活使用需求,所以功能性是首要的。其次是审美,审美是大众通过产品的外观而获得的直观视觉感受,这种感受会唤起人们对产品本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如今人们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对产品的审美和精神价值,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设计出优质的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从而达到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
3. 民族性与时代性
春节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国家目前极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提炼运用于衍生文创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具有独特性、文化性、民族文化语言的产品新形式;将节日文化的产品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增加大众与文化产品之间的互动,有力促进节日文化衍生文创产品的发展,实现节日文化传承与衍生文创产品的融合。因此,春节衍生文创产品设计更应该坚持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色。
四、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的市场发展状况
春节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在既能满足大众对春节文化强烈认同需求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春节将既有的文化体系进行活化与更新。
1.“十二生肖”文化符号的运用
春节的文化符号是对外宣传与传播中的重要载体,一种是传统的春节习俗符号,每一个习俗都是一个符号,是人们祈福攘灾、传承文化的体现;另一种是春节的生肖符号,“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3]十二生肖被称为中国的“活文物”,其不仅蕴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憧憬,更饱含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吉祥福喜的寄托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十二生肖作为建筑装饰、服装装饰和生活装饰,并将它们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之一。18世纪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成为清朝非常重要的宫廷画家,还参加圆明园相关的建筑设计——海晏堂。海晏堂最有名的莫过于十二生肖铜像,十二座铜像代表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对应中国的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而且,“每到一个时辰的时,该时辰的生肖钟便会自动喷水”[4]。在正午十二点时,十二铜像会同时涌射,俗称“水力钟”。因此,当人们看着喷水的铜像,就能推断出一天中相对应的时辰。中国国画大师范曾授权北京一卡通独家发行以“鼠年吉祥”为主题的2020年生肖纪念套卡,该卡片以今年的生肖“鼠”为背景进行设计,象征新年万事顺遂。十二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春节文化符号的语言,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运用中国的传统元素图案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将十二生肖文化利用现代流行的设计风格进行表现。
十二生肖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符号,它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第二,在现代生活发展中,越来越提倡保护野生动植物、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存环境的素质和理念;第三,生肖民俗受众广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活动人民群众同庆同乐,增强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生肖文化衍生产品注重依靠产品的价值挖掘,推陈出新,满足市场,进而开拓市场。文化输出之后再进行文化融合,才算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春节新形式的出现
AR技术赋能传统佳节,让传统文化新传承,随着现代AR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正在将AR用作新的文化展现。AR技术本身具有互动性强、娱乐性强、场景感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文化突破空间、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一改以往被动的局面,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不但不反感,反而颇有兴趣地扫描AR图标,乐此不疲地参与互动。让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这个举动,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来说是一次变革与创新。AR技术的互动方式让大众对新春佳节更加期待,增添年味,利用互联网与AR技术能够让大家体验创意年味,当然在新奇的新春体验基础上,文化也得到了更多元的曝光,用更好的创意建立与用户之间的强纽带关系。如AR春联的出现使这个习俗变得更加有趣,人们只需把手机的扫描功能对准春联,便可以在手机屏幕中看到生动的AR形象,科技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放在过去根本无法想象。只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忱依然存在,那么春节依然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科技的作用则是锦上添花,虽然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拉近了人与虚拟世界的距离,丰富着用户们的体验,但春节最浓厚的共同记忆在于一个“情”字。
让春节文化传承“新”起来。几千年来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创新中得以延续。文化得以继承、弘扬,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加充实起来,而创新则会使传统文化更加“有营养”,相信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融合和发展,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会深深感受到多元化的“年味”。
五、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设计的未来展望
目前,市场上的春节文化衍生文创产品缺乏民族文化内涵,甚至有的衍生文创产品只是在照搬文化元素,造成体验者对春节文化印象的情感缺失,未能充分传达出传统文化背后那些整体的、深层次的精神意义。春节文化元素和春节文化的结合运用,并没有使衍生文创产品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继续深入思考春节文化内涵的表达,深入挖掘春节节庆活动的传统习俗,从传统习俗中提炼精神层次的内容,更好地传递民族文化。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需求层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和对产品的设计理念要求逐步严格,消费者对衍生文创产品的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件衍生文创产品的设计,既不丢弃传统文化,又能使春节元素的运用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感的春节衍生文创产品设计。
六、结论
随着经济、信息、高科技的发展,春节的交往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很大变化,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而今春节的习俗也蔓延至大江南北,如短信拜年只需手机在手瞬间搞定,打开电脑即发、即接贺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拜年的行列之中,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现代文化元素的精髓,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以它独有的形式再创新、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