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到写,才是完满
2020-01-04
阅读后的新起点
如果说完整的阅读活动是一条长长的曲线,那么线的终点一定是写作。虽然一开始,我们阅读的目的不一定是写作,但阅读与写作有多么密不可分,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读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他从小就是读着鲁迅长大的,从小就模仿鲁迅,“一直努力地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响实在太深,始终不能也不愿从鲁迅的影响中跳出来”。享誉海内外的作家余华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之路时,同样列举了一长串前辈作家的姓名:鲁迅、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纳……如果我们认真地去读一位作家,从他 / 她第一部作品读起,我们会发现,作家也是在不间断的阅与写中成长的。在他们成长各个时期的作品里,可能会有不同前辈作家经典作品的痕迹。随着创作之路的延伸,慢慢的,这些痕迹越来越走向消隐,作家自己的风格则逐渐凸显出来,走向成熟。
也许千万人中会有那么一个天才生来就善于写作,但99.99%的人一定是先阅读。当读得够多、够深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渐渐形成一条脉络,会不自觉地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于是,从读到写的准备工作完成了!
本年度,按照书虫介绍的方法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同学,不妨将自己的笔记拿出来,细细品读一番。在看似杂乱的记录中,你一定能找到一些想要补充或抒发体悟的地方——这就是写作开始的契机。
积蓄写作的力量
当然也有一部分读者,他们认认真真做了读书笔记,脑子里充满了表达的诉求,却在提笔时心生畏惧。从摘抄到模仿再到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思路可能还不够清晰,费尽心力也找不到能充分说明自己想法的文字……
总结一下: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写作如何开始?
1. 还是得多读
多读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收集资料的过程。读完一本书,你不一定要带着任务去写与书的内容相关的文字,可以轻松地写一件与书相关的事情,甚至是当天发生的事。
2. 先想“写什么”,再想“给谁看”,最后想“怎么写”
“写什么”是作文的立足点。
“给谁看”会影响到文章对读者的“友好度”。你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读者可能非常陌生,所以写作时想象读者思维很重要。
“怎么写”是作文的“战术”。比如,我们记叙一件事,大部分同学会从起因开始写。如果想要别出心裁,那么就试着从过程或者结果开始写。设下“埋伏”也是制胜法宝之一。
3. 简洁且坚持
文章并不是越长越好,如果能用一个简洁的句子表达想法,那就别用更长的句子,这会让你的作文显得干净、有力。然后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点,一篇文章或几个句子,让思想到笔尖的道路保持熟练和通畅。
4. 寻求场外援助
一个字也憋不出来的时候,别让自己困于一隅了。再看看寫作前收集的资料,如名人名言什么的,找点儿思路。或者,去网络上搜索与主题相关的新闻或介绍,说不定能收获“醍醐灌顶”魔法加持一次。
5.“僧敲月下门”
贾岛在写这句诗时,用“推”还是用“敲”举棋不定,恰遇韩愈,反复琢磨后,认为“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推敲”一词由此而来。
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曾说过:“任何初稿都是狗屎。”言下之意,想要一次性写出完美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大家们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担心第一次写得不够好?只要做好了准备,静心写作,写完后在“推敲”上下大力气,直到“狗屎”变成“巧克力”,就是一次完美的写作体验。
当我们从摘抄者变成了写作者,就会进一步体会到写作的神奇力量。这力量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生活中,贯穿我们全部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愤怒、悲伤、压抑、烦闷等各种负面情绪冲击我们的头脑时,用文字描述它们会比胡乱发泄更容易让自己得到平静。当这些负面情绪通过笔尖落到纸上,就仿佛经过了层层净化,写作也因此成了寻求心境平和的旅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如此,写作亦如是。阅写之间,水乳交融,从无界限。
从阅到写,才是完满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是时候对本年度的读书活动做一个总结了。你读了几本好书?做了多少笔记?尝试了几种阅读方法?还能回忆起读某本书时的心情和体悟吗?能否把它们写下来?
儒林百态
开卷有益,读书的好处有很多。在八股文盛行的封建科举制度下,为改换门庭、改变命运而读书的现象更是不绝如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中举天下知。”在明代,有这样一群知识分子,他们在追求功名富贵的路上展现出了人生百态:有人为了它死去又活过来了,他,叫周进;有人为它痴傻疯癫了,他,叫范进;有人为它道德沦丧了,他,叫匡超人;有人为它迂腐冷漠,竟然鼓励自己的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情而死,他,叫王玉辉;还有人为它丧心病狂,他们是汤知县、张静斋、严贡生等。他们迷失于封建制度的名利场中,无法自拔。你看: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他“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苏醒后他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已经六十多岁的周进在恳求别人让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于是他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正如书中的马二所说:“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能力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吴敬梓深刻地揭示了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同时,作者还塑造了少数远离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