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这一年”谱写山西治水兴水新篇章
2020-01-0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2019 年9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年来,山西水利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综合施策 各项重点水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山西境内黄河流域涵盖11 市86 县,流域面积9.7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2%。黄河山西段总长965 千米,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 市19 县(市)。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科学指导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科学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突出加强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开展“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山西大水网”、持之以恒开展水土保持建设等重大举措,推动全省及黄河流经市(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水生态整体好转,水环境不断改善,沿黄地区正在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
一是“山西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辛安泉供水主体工程已建成通水,目前已实现供水3 258 万立方米;中部引黄、东山供水、小浪底引黄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收官阶段。中部引黄水源工程于2016 年11 月正式列入国家172 项重大水利工程,首台机组于2018年12 月试通水至兴县,2020 年9 月底,两台水泵机组实现向保德王家岭电厂供水,年内将具备向总干沿线5 市(县)供水2.45 亿立方米的能力;板涧河水库作为小浪底引黄工程的关键性工程,已蓄水1 000 万立方米,地下泵站两台水泵机组已安装调试完成,预计年内将实现向涑水河生态补水;东山供水工程隧洞工程已全线贯通,预计年内工程全部完工,实现供水。一个横跨太行、吕梁、太岳、中条,连通山西六河,纵贯三晋南北的供水网络已初具雏形,全省供水能力显著增强,供用水结构明显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二是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阶段成果。先后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和《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七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建成汾河中游核心区15 座闸坝工程;从2017 年开始,多次实施万家寨引黄北干线桑干河生态补水,保障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源头活水,促进首都水安全;2019 年以来,通过万家寨引黄南干和禹门口提黄工程供水,向汾河生态补水。
三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现。通过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治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大规模治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 年的7.03 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19 年的5.96 万平方千米,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 的4.54 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19 年的3.66 万平方千米。
四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建立省级节水工作部门协调机制,保障节水行动落地见效;大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2019 年,山西省黄河流域用水总量为51.22 亿立方米,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 年下降1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 年下降12.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6。
五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卓有成效。全省确立省、市、县三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汾河谷地为中心的地下水位持续回升;2016—2019 年,全省共压采地下水4.76 亿立方米;加强岩溶大泉保护和修复,晋祠泉泉口岩溶地下水位埋深持续回升,截至2019 年底,已回升至距泉口3.36 米。
六是河湖监管不断加强。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改革,全省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12 项河长制湖长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全面开展“清河专项行动”,针对黑臭水体、垃圾围河、面源污染、河道违建等方面展开集中整治;持续推进河湖“四乱”专项整治工作,全省50 平方千米以上河流累计排查发现“四乱”问题2 323处,已整治完成2 313 处;有序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
七是民生水利基础不断巩固夯实。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和提高了1 083.7 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条件;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田实灌面积突破161 万公顷,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农村水电建设、移民后期扶持扎实推进,实施了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八是水利扶贫强力推进。出台《水利扶贫行动方案》《山西省水利厅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干旱问题突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山洪沟和易受洪涝灾害区的防洪治理;全省贫困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2 371 处,受益人口644.9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3 万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近1 万平方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32 万公顷,已累计投资120.7 亿元。
九是水利改革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扎实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2020 年3 月,省政府组建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推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加快打造全产业链综合水务投资运营商和具有行业领军能力的一流水务旗舰劲旅。
十是水利科技推广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保持定力 久久为功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下一步,山西省水利系统将把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作为推进山西新时代治水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五个方面的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动“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更大力度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全方位提升山西省水利改革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支撑和水保障。
一是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结合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采取林草、耕作等措施,重点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工程,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二是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继续推进汾河、涑水河、沁河等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涉水空间管控、生态水量调度,实施晋阳湖、盐湖、伍姓湖等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岩溶大泉和地下水保护等。
三是努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善全域化水资源配置,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提升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平等。
四是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提高运城黄河滩区、黄河干流部分河段堤防体系防洪标准,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应急水源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监管监测能力。
五是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按照保护优先理念,加强涉水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深刻展示山西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水利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讲好水利故事,保护弘扬黄河水文化。
六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引领、推进流域和区域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管理能力、丰富管理手段、构建富有活力的水利科技创新生态。
强化监管 进一步夯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基础
山西省水利系统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准确把握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坚定不移转思路、担当负责挑重担、严控风险守底线、提振精神重实干,全面推进水利“补短板、强监管”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河湖水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使山西省水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强化对河湖的监管。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继续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改革,严格河湖岸线用途管制;建立“清四乱”长效机制,实现“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面加强规范河道采砂管理。
二是强化对水资源的监管。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节水监管,努力提升山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是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监管。推行“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有效防止和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
四是强化对水土保持的监管。强化对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的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落实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五是强化水安全风险管控。继续推进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建设,修订完善水工程防洪抗旱联合调度及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强化防汛抗旱监测预警,加强防汛抢险技术支撑,完善各类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六是强化对水利资金的监管。强化以中央水利发展资金为重点的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利用。
七是加强水行政执法。聚焦“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强化水法规执行和监督,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
改革创新 进一步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为全省提供优质水资源、优良水生态、优美水环境、高效水服务。
二是深化水利投建运管机制改革,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三是深化水权水市场改革,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益。
四是深化水资源税和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
五是深化水利“放管服效”改革,确保水利“强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推进《山西省河湖长制条例》等立法工作,完善泉域水源地长效管护等法律规定。
七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打造富有活力的水利科技创新生态。
进入新时代,扬帆再出发。山西省水利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扎实的措施,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向纵深发展,更深层次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