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粗线条勾勒人物

2020-01-04王宝琪

快乐语文 2019年28期
关键词:浓墨勾勒大病

文/王宝琪

用粗线条勾勒人物,就像简笔画一样,往往能将人物的特征明快、清晰地呈现出来,别具神韵。这种手法粗中有细,于细微处见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下面,我们结合阿累的《一面》中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来谈一谈。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这是鲁迅先生最初给作者的印象。“瘦”“五十岁上下”,只能“模糊辨出”,这一处肖像描写是远观,从人物体态、年龄等方面进行勾勒,并没有过多的修饰,给人大概的印象。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段肖像描写为近观,进一步写了鲁迅“瘦”的程度,“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把“瘦”写得让人有如亲见。然而,头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如“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精神。作者以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这段描写落在具体的点——脸上,简练得就一个“瘦”字,但接着解释了瘦的原因,读者很难不被触动。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圆,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这里和前一处一样,仍是具体描写,仍是一个“瘦”字,不过集中在了手上。从整体到细节,让读者看到后不免生出怜爱、敬佩之心。

《一面》中,外貌描写都比较简单,抓住了鲁迅先生“瘦”这一肖像特征,从远观到近观、整体到局部地进行粗线条勾勒,很好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精神面貌,与作者和鲁迅只有“一面之交”非常吻合。

从以上分析中,同学们应该得到一点启发:作文并不是辞藻越华丽就越好,如果你能抓住人物特点,即使只用简单几笔勾勒,也能刻画出好的人物形象来。

猜你喜欢

浓墨勾勒大病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五种疼痛别忍 当心拖成大病
夏天的形状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春天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