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他们是最能打的铁军
2020-01-03
他们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扎根一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向贫困发起总攻,用苦干实干换来群众的幸福生活,在脱贫一线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西吉,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已收官,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日子已告别。回望来路,这“千年之变”,与一群被称为“第一书记”的人息息相关。
王元明:啃下硬骨头,蹚出致富路
王元明,固原市供销社副主任。2015年至今,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先后在两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的姚磨村已是全区的示范村、先进村,2016年7月18日,他担任第一书记的姚磨村,有幸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2017年3月,他新调任的西吉县新庄村是出了名的“问题村”“复杂村”,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是“全市肉牛养殖示范先进村”、“农村改革示范村”和全县的“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和“全区驻村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王元明看来,新庄村的问题,根子还在思想上,关键在干部上、在人上、在群众基础上。人心齐泰山移,他认为:“人心散了、方向就没了,这种情况下单从物质和资金上扶得越多反而会助长等靠要的思想”。刚开始召开贫困户、村民代表会群众都不积极,更不用说全体村民大会了,而且,涉及人员范围太小,宣传教育面受限,凝聚群众力量的效果不明显。于是,他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在全村深入開展大宣传、大教育、大培训活动,以“路边会”形式进村组开会,路边上、家门口,路灯下、活动场等都成了会场、课堂、讲习所。“路边会”全面深入地把中央惠民政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精神送到了村民家门口,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家风道德促进村风民风,引导群众绘制发展蓝图,共谋致富之路。
就这样,半年时间里他巡回召开“路边会”60多场次,“路边会”广泛的群众性、针对性、引导教育性解开了干群之间多年的心结,打通了影响村风民风、制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纠纷明显少了,上访缠访、无理取闹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好转,以往经常扎堆打牌、聚集闲聊、刁蛮起哄等现象已很难见到,如今呈现出的都是人们聊发展、议政策,夸自家的牛养得好等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话题。
集中半年的“路边会”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夯实了群众基础。从2017年年底开始规划,到第二年的4000亩薯玉套种基地、500亩特色产业基地、1000亩优质青贮玉米试验基地建设,均得到了群众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产业结构大调整一气呵成,往日的“黄山”变绿,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全村种植业结构粮饲比由原来的9:1调整到了1:9。饲草种植、肉牛养殖规模成倍增长,牛存栏量由原来的667头增加到2026头,增长了199.3%,羊存栏由原来的1583只增加到2686只,增长了70%。农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了9536元,增长了3倍多。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5.8%降到了0.44%。
2017年年底,全村5000多亩山坡地变成了平坦的梯田地,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王元明的又一个目标。他动员村干部一起贷款10万元,买来2台大型拖拉机和4套农机具,以村集体形式引导农户加入,统一组织、统一作业、统一价格让利经营,在全村开创了农机化新进程,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0多台套农机具的农机服务公司。
随着全村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群众以牛粪烧炕造成资源浪费和烟气污染等成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又一大难题,他攻坚克难下决心解决。积极争取畜禽粪便集中加工转化有机肥、水暖炕改造推广等项目落地实施,有机肥转化厂、智能科技环保公司、农机化公司、农资综合服务公司等相继成立运营,以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统领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肉牛托管+股份经营+公司联营+村企合作”的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初步形成。
新庄村已由原来的“空壳村”发展到目前的年收益近30万元的示范村。道路硬化,公交通行,自来水、动力电入户全覆盖;教育、医疗、安全住房、“家门口服务”等民生保障全面提升;党建、文化体育、社区卫生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
“光头”书记的“桃源梦”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每一位村民见到郭荣军都会唠几句家常。在青贮池取草喂牛的陈保国、在地里挖土豆的马富海、在打麦场忙乎的李治军……每个人都认得他,见面就喊“光头书记”。连路上光着屁股、挂着鼻涕、还不记事儿,到处跑着玩耍的娃娃都知道他是谁,“光头强嘛!”
郭荣军是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上马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1月,被固原市生态环境局选派至这里驻村,至今已有近6个年头。
夏末初秋走进上马村,你绝不会觉得它曾与贫困沾边儿。一个个白墙黑瓦的小院子整整齐齐,一条条硬化过的乡间小路干干净净,一道道梯田烟雾缭绕绿意盎然,一张张勤劳朴实的笑脸意气风发……用郭荣军的话说,“这就是《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但6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场景,至今无法忘怀。“当时整个村子都在山洼洼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车开上根本没办法走,从这个组到那个组要绕好大一圈路才能过去,村民们住的都是破败的土坯房,吃水要靠驴驮或者三轮车拉,更别提村委会是啥样了,我们过来以后没处吃没处住,开会都得站在院子里……”
6年来,郭荣军见证也推动着这座小山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上马村来说别提“富”了,没有路基本生活都受影响。郭荣军积极与单位沟通,最终打通了村里的巷道及生产道路40.5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5.6公里,铺设砂砾路3.3公里,形成“一环三纵”的通村通组交通网,彻底解决了村民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的出行难问题。“除此之外,娃娃们的学习条件要改,村民们的居住条件也要改。”2014年至今,上马村危房改造249座,建设上马组、腰巴庄组、母家梁组3个移民安置点,拆除旧庄院211户,村部及3个移民点全部实现绿化亮化,网络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100%。满是尘土的操场铺上了石板,毫无生机的校舍变得色彩斑斓。截至目前,上马村学校共有4个教学班,在校适龄学生49人,现设幼儿班1个,共有20名幼儿;在校小学生全面享受“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和免费早、午餐阳光政策。
做到了这些,郭荣军还不满足,基础条件改善了,还要带着村民奔小康。他积极帮助村民申请金融扶持贷款,目前167户共贷款1098万元,户均6.57万元;鼓励村民发展多元产业,全村牛存栏1632头,户均6.2头,羊存栏1800余只,户均6.8只,今年种植青贮玉米7000余亩,建设青贮池182座。村里的养殖大户马宗保家养了400只羊,早已脱贫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郭荣军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整合县乡及帮扶资金,购买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机具11台,为村民提供青贮玉米种植、收割、加工、配送一體化服务。2020年,上马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宁夏众旺达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投入4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加工地软、苦苦菜、蕨菜、蒲公英等野菜,地椒茶,杂粮、精品土豆、淀粉精加工等土特产,该车间不仅解决了上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能让全村及周边村村民通过“拾地软”“铲野菜”等增加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种植的土豆及土特产卖不上好价格的问题。扶贫车间不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是助力脱贫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预计年产值可达230多万元。
上马村2018年被评为全县环境整治先进村,2019年村党支部被评为4星级党组织。
能得到这些荣誉,郭荣军打心眼里高兴。村部的一间小房子既是他和同事的办公室,也是接待室、卧室和食堂。墙边摆放着两张床,床边紧挨着两张办公桌,陪他一起驻村的干部一年换一个,只有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6年,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心也在这里。
也许是今年年底,也许是明年年初,郭荣军就要结束驻村离开上马村了。但他想做的事还有一箩筐,所以必须争分夺秒。
“你知道上马村以前叫什么名字吗?上马泉村!因为这里的泉水可好了,专家来勘查过水质,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所以我想在这里招商引资办个纯净水厂。”
“我还想发展乡村旅游,你看我们这里风景好、人也好,保持着非常自然纯朴的状态,特别适合城里人来体验纯粹的乡村生活,耕地、挑水、玩泥巴。”
“上马村”变“桃花源”,“光头强”书记的“桃源梦”总有一天会实现。 (文字和部分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