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饮水词》植物意象研究
2020-01-03吴妙薇张建国
吴妙薇 张建国*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情感符号,诗学中有“立象尽意”之说,古诗词中丰富的植物意象更是作者情感心迹的寄托与流露。研究植物意象有助于探究其背后的文学意义,审美意蕴,品读作品的深层含义,结合作者生平,理解诗人的情感,并以此为切入点,把握作品的个人风格。纳兰性德《饮水词》中植物意象纷繁众多,是其个人丰富情感世界的折射,在对纳兰词的研究上,关于其词植物意象情感内涵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颇丰,但对于其词中出现的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植物文化、艺术价值、审美内涵方面涉及相对较少,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恰恰可为植物应用、园艺造景、园林配置等提供重要依据参考。笔者参考《饮水词笺校》(中华书局2011年版)对《饮水词》中植物意象进行统计整理,对其词植物意象的丰富性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进行分类探究其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1 《饮水词》中的植物意象
意象一词原出于《周易》中“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诗学中取“立象尽意”。所谓意象即为诗人经过创作加工借以寄托胸臆情思并赋予特殊含义和文学蕴涵的物象[1]。也可以理解为意象是诗人情感的支点与借由。中国古代诗词中常以丰富的意象承载诗人万千感情:月明思乡、星河传恨、近山拟志、邻水思长、落花伤时、折柳赠别……锺嵘《诗品·序》有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伤春悲秋、苦夏畏冬,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往往是大自然催化的风物变化才触发了诗人的心绪变动,因而反映和象征四时变化、山河风貌的植物意象更是诗人描写刻画与吟咏嗟叹的重要对象。且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许多植物随时间推移而产生了集聚的固化、显性化、符号化的类同寓意,使得相关植物意象成为文学作品中传情表意的惯用符号。
1.1 《饮水词》植物意象的丰富性
纳兰性德平生作词收录记载的有348首,其所著词集《饮水词》中,表现四季景观的植物意象颇丰富,“花”意象为最多,据统计,其词中“花”意象出现的频次高达125次,其次为“叶”“絮”“草”等的意象,此外“柳”“莲”“梅”“竹”“菊”等具体的植物意象的出现频次也颇高(表1)。
此外纳兰《饮水词》具体的植物意象种类丰富,据笔者统计《饮水词》中出现的具体的植物意象达64种之多,植物类型上涉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多种类型,乔木有杨柳、梧桐、桃、李、槐、杏等;灌木有茶、茱萸、荼蘼等;草本有菊、麦、秋海棠、秋葵、红心草、红豆蔻(高良姜)、蘅芜(马蹄香)等;藤本有薜荔、葡萄等;水生植物有莲、菱、莼、荇等。季节跨度上涉及春夏秋冬,春有桃、李、梨、杏、玉兰、碧桃、芍药、蔷薇等;夏有莲、菱、石榴、合欢等;秋有菊、桂、秋海棠、木芙蓉等;冬有松、梅等。此外,这些植物意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方偏多,如菱、莼等,这也是纳兰本人对江南景色的向往与偏爱情感的一个重要反映。
1.2 《饮水词》植物意象与作品主题
纳兰的词以“真”取胜,在不同的主题中多种植物意象完美地承载了作者的情思,情与物象的交融间,使得其词因有情志的流露而感人至深。对纳兰《饮水词》中作品主题进行分析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题,分别为:爱情、拟古咏史、纪行、友情、杂咏。
结合作品主题进一步研究可发现,纳兰《饮水词》中的植物意象使用具有以下特点:(1)不同主题的植物意象的群体性风格特点。词中作品主题广泛,但观其所用植物意象则可发现纳兰偏爱冷感哀婉的植物意象,词中常见的落花、残叶、柳絮等都有飘零的冷感美,不仅在送别、思乡等主题的作品中有体现,在爱情、咏史等主题中也不乏出现,这也是纳兰哀感顽艳词风的写照。但在不同主题中使用的植物意象也有明显差异,如爱情主题偏细腻,而纪行拟古等主题更粗犷;(2)纳兰的植物意象选择不仅有个人偏好的表现,如喜爱梅、莲、柳、樱桃等,且在选择上更有随性自然、不落俗套的特点,这在其杂咏主题词作中表现明显。纳兰少有咏叹海棠、牡丹之类的富贵之花,而随心吟诵风兰、黄葵等少人留意的植物,这也与纳兰个人身世与不爱富贵的人生追求有关(表2)。
表1 《饮水词》主要植物意象出现频次统计表
2 《饮水词》植物意象的分类及其审美意蕴
2.1 爱情主题:细腻哀凉、唯美动人
植物意象:花、草、柳、莲、梨花、梅、桃花、杏花、樱桃、碧桃、石榴双叶、红豆、合欢、红豆蔻等。
2.1.1 景随情异,不同时期、不同情感
纳兰词受《花间集》的影响,其词中有许多爱情诗以及表现女子闺怨情思的词作,也有表现与爱人相思相忆、怀人念远的别离之情,语言虽平白如话,但真纯自然,充满挚挚深情。这类词中常用花、草、柳、梅等意象表现。其早期作品中有较多描写春季景象的词作,植物意象多选择春花、垂柳、春草等,渲染出词作意境朦胧明媚、柔和淡雅。而后期的悼亡词中又常见以旧日好景触动内心伤情的词句,也多有残花片叶等残败的植物意象。如“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鬓云松令·咏浴》);“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鬓云松令·枕函香》);“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清平乐·风鬟雨鬓》);“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当时错》)。
这几首词中都出现了梨花意象,但月影渡花与凉风残花的两相对照,更映衬出作者心境的变化。此外《饮水词》中有较多象征爱情的植物意象:合欢、垂柳、红豆、碧桃影里、红药阑边、石榴双叶、月明豆蔻……这些典型的植物意象,营造了诸多唯美隽永的意境。如“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红窗月·燕归花谢》)。
2.1.2 以物喻人,用典丰富、含义曲幽
《饮水词》中有许多以植物来比喻美好的女子的词句,如“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红萸,嫣然一顾。”(《御带花·重九夜》),此句中“皓腕红萸”就描绘出女子皓腕如玉、头戴茱萸、嫣然顾盼的美好形象;“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3],此句看似写野梅,实则表现女子的消瘦清冷之美。纳兰才学深厚,词作看似信口拈来,实则用典丰富,含义曲幽。
2.2 拟古咏史主题:清寂苍凉、深厚郁勃
植物意象:杨柳、落花、草、荷叶、浮萍、蒲、荇、芦苇、柳絮、苔藓等。
2.2.1 铺叙不议,白描对比、意境涵远
纳兰的咏史词别具风格,在《渌水亭杂识》中,纳兰就曾坦言“诸诗有意而不落议论,故佳”。[4]因而纳兰的咏史词注重铺叙而不议论,意蕴深刻却不事张扬,意境幽深余韵悠长,其作品常常借故地旧景,将自己的感慨咏叹寓于场景的描绘与对人物的凭吊咏怀中。常用植物意象渲染意境、抒发兴亡的感慨。在咏史主题中,植物意象并不丰富,但意象多有清寂寥落、苍凉冷寞的特点,使人无尽遐思。如“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何处,试问取雕笼,雪衣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苹去。”(《台城路·洗妆台怀古》)这两首词都是咏怀古人的词作,前首写扬州烟柳繁华美景,怀想隋炀帝旧事;后首写洗妆台景致,联想辽国萧太后旧事。绿杨清瘦,荷叶白苹,眼前一派清寂淡雅景象,与从前奢靡繁华对比,感慨万千。
表2 《饮水词》不同主题词中主要植物意象统计表
又如“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深夜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望海潮·宝珠洞》)全篇铺陈白描,意象物象叠加,给人以连绵不尽的“满眼兴亡”之感。纳兰词作常使用冷感意象,今昔对比表现风光易散,繁华不常。词中植物意象并不丰富,仅衰草与林梢,而对山野景象更着笔墨,童子牧牛羊,僧饭黄昏下,动静的剪影,言有尽而意无穷。
2.2.2 融情于景,吊古伤己、今昔之叹
又如“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摸鱼儿·午日雨眺》)这首词写于端午节,纳兰雨中凭眺生情,目睹人们以彩线裹挟香菰投江以纪念屈原,而自己同样有着如此悲伤的心绪。上篇景致细腻清新,下篇却突转哀情,丰富的植物意象渲染使得全篇转接自然,描画抒情,毫无堆砌之感。
其他咏史词还如“片红飞减,甚东风不语,只摧漂泊。石上胭脂花上露,谁与画眉商略。……梅豆圆时,柳棉飘处,失记当时约。斜阳冉冉,断魂分付残角。”(《百字令·废园有感》)等,皆有意象叠加。寻常易见的植物意象通常能引起人的共鸣,而残钟冷景更能使人深思。植物意象点缀,寥寥几笔勾画今与昔,感慨虽不直抒,但情景早已交融,思忆也满在这意象之中了。
2.3 纪行主题:辽阔雄浑、明丽秀美
植物意象:柳、衰草、苍苔、丹枫、败叶、古木、斜阳暮树、花、绿杨等。
纳兰22岁即中进士,康熙授其三等侍卫,不久晋升为一等侍卫,在其仕途生涯中,纳兰多次随康熙南巡北狩,还曾奉旨出使梭龙,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因此,《饮水词》中也收录了许多纪行主题的词作,其中不乏名作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山一程》)等。《纳兰君墓志铭》载,“上之幸海子、沙河、西山、汤泉,及畿辅、五台、口外、盛京、乌喇,及登东岳,幸阙里,省江南,未尝不从”[5]。因而纳兰的纪行词中的植物意象不仅有塞外风貌,也更有南国风光。
2.3.1 纪行见闻,吟咏塞外江南景致
词作内涵丰富,或吟咏途中风光写塞外山河壮美。如“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点绛唇·五夜光寒》);或写江南风光秀丽,如:“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梦江南·江南好 其三》);“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清凉。”(《梦江南·江南好 其七》);“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梦江南·江南好 其十》)
塞外词作与江南风光词作相较,更为气势磅礴,有辽阔雄浑之美;但植物意象方面较不突出,这也与塞外植物较少、秋冬季节更不常见有关;作品多描绘山河星影、大漠霜雪烟霞等景象,而少植物意象的使用。而江南风光词作则意象丰富,具有清新明丽的色彩美和恬静秀雅的意境美。
2.3.2 繁华易逝,抒凭吊兴亡感慨
词作中借旅途所见,历史古迹,抒凭吊兴亡感慨;如“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蝶恋花·出塞》);“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前首以“西风吹老丹枫树”引入对从前铁马金戈古战场的怀想,而如今只有满目荒凉、深山秋雨,诗人不由发出“河山无据”之叹。后首以途经“废寺”的见闻引发繁华易逝、尘世辛劳的感慨,斗鸡句用唐贾昌典故,抒发朝夕恩宠繁华烟消云散的感慨,词境衰煞。两首植物意象以“丹枫”“败叶”,渲染荒凉衰颓的意境。
2.3.3 行途苦寒,借景生发思乡之情
词作“野宿近荒城,砧杵无声。月低霜重莫闲行,过尽征鸿书未寄,梦又难凭。身世等浮萍,病为愁成。寒宵一片枕前冰,料得绮窗孤睡觉,一倍关情。”(《浪淘沙·野宿近荒城》)和“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中,前首写行途荒远苦寒,借景抒思乡之情,以“身世等浮萍”句,直抒身世之感、漂泊之愁。后首则将自己置身塞外,华发徒生与下篇怀想妻子对自己的思念相结合,在宏大的背景之下,独有一种凄怆和厚重感。
纳兰的纪行词,在其词中占比不小,据统计仅边塞词就多达57首。边塞词作中植物意象较少却多苍凉意象,读来气势雄浑,而在情感上则多流露离人愁情与行途的苦闷。其江南主题的纪行词作中植物意象较为丰富,多使用花、叶、绿杨等意象流露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与向往。
2.4 友情主题:情景交融、真挚动人
植物意象:落花、杨柳、莲、银杏、玉兰、冷雨秋槐、丹枫、竹、菱等。
纳兰性情谦和,一生笃于交谊。其友人评价他“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生平至性,固结于君亲。举以待人,无事不真。”(《梁佩兰祭纳兰文》)[6]足以见得纳兰为人坦率真诚,不慕虚荣。《饮水词》中有许多赠别词,多追忆抒情,写景丰富,因而植物意象种类也较多,表达感情也十分丰富。
2.4.1 凋落意象,感叹漂泊别离之痛
如“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中,借“鸟啼花落”“荔墙叶暗”写别离之愁,叹韶华易逝,人生漂泊如梦。
2.4.2 融情于景,委婉传达真挚情思
词作中有故地重游、观莲有怀、思念好友的,如“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有怀想好友安逸悠闲生活、表达思念之情的,如“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浣溪沙·寄严荪友》);有对友人山居生活美好向往的,如“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更多的是描写别离场景,寓情于景,如“依依白露丹枫,渐行渐远,天涯南北。”(《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
2.5 杂咏主题:孤情淡韵、别有风格
植物意象:梅、柳、莲、秋海棠、芭蕉、桃花、风兰、黄葵、红姑娘等。
纳兰的杂咏词相较于其他主题而言,占比稍小,但在表达情志意趣方面却有重要意义。据统计,纳兰杂咏词中直接咏植物的有《点绛唇·咏风兰》《眼儿媚·咏梅》《东风第一枝·桃花》《洞仙歌·咏黄葵》《一丛花·咏并蒂莲》《临江仙·寒柳》《卜算子·新柳》《淡黄柳·咏柳》《雨霖铃·种柳》《眼儿媚·咏红姑娘》《疏影·芭蕉》《锦堂春·秋海棠》《临江仙·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等。相关的杂咏词还有《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南乡子·秋暮村居》《水龙吟·题文姬图》《浪淘沙·秋思》等,主要为题咏书画、写景状物等,在这些词中植物意象出现的频率颇高,分析纳兰杂咏词中的植物意象可发现,直接题咏的除梅花、莲、柳、桃花等常见的植物外,还有如芭蕉、风兰、黄葵、黄姑娘等较特别的植物。
2.5.1 别样幽芬,赞赏清雅脱俗之美
词作中有赞赏植物清雅脱俗之美的,如“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点绛唇·咏风兰》)[6]
2.5.2 以物自比,表达高洁自赏情怀
词作中有以植物和物象自比,表达高洁自赏的情怀与气节的,如“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洞仙歌·咏黄葵》)和“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中,前一首咏黄葵[6],将其比作不施粉黛、身着黄袍的道人,赞赏其傲不争春、孤情淡韵的气节,也是诗人情怀的具现;后一首则盛赞偏爱寒处,“不是人间富贵花”的雪花,此为纳兰出塞所作,“综其身世观之,直是自家写照。”[7]
2.5.3 睹物怀人,抒发别离相思之苦
杂咏词中有借植物意象写清愁相思的,如“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疏影·芭蕉》)和“帘外淡烟一缕,墙阴几簇低花。夜来微雨西风里,无力任欹斜。仿佛个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栖鸦。”(《锦堂春·秋海棠》)中,前一首先写芭蕉形态,却更着力以物喻人,写相思怀人之愁;后一首咏秋海棠,秋海棠又称断肠花,古时恋人赠别多用秋海棠,《嫏嬛记》记载:“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6]据传唐玄宗也曾以“海棠睡未足”形容杨贵妃朦胧醉态。但诗人咏植物非为用典故写植物寓意,而是独辟蹊径,写怀人愁情,这大概也与纳兰的坎坷情路有关。
2.5.4 借物怀古,感怀历史兴亡之变
纳兰还有以咏植物来怀古讽谏的词作,如“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眼儿媚·咏红姑娘》)[6]。此作为纳兰咏元故宫事,写红姑娘的娇媚姿态,现在花草仍在,但昔日采花宫女早已不在,有兴亡之叹,也有讽谏意味。
纳兰的杂咏词,虽也有梅、柳、荷等纳兰偏爱和惯用的植物意象,但更有其他别有风格的植物意象,抒发情感也各有不同。在其杂咏词中,常常有自身志趣的表达以及个人身世之叹。
3 结语
纳兰作为“国初第一词人”[8],其词至情至真,在清代词坛独树一帜。王国维道:“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9]其作品中大量纷繁的植物意象,是其清丽脱俗文风的体现,也更是植物独特质朴之美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完美统一,凝结了传统文化赋予的植物审美内涵,能触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与联想。其诗词中传达的许多诗意之景,也为后人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美提供了一种审美范式。同时园林景观的营造与文学创作的“心想意造”有一定共通之处,丰富的植物意象组合之美也能为当代园林配置、植物应用、园艺造景等提供启示、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