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港产业的界定与长三角临港产业现状分析

2020-01-03刘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2期
关键词:临港界定长三角

■ 刘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沿海港口城市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生机的区域,是物流集散、要素集聚、产业集中、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美国的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群,德国的莱茵河沿岸,日本的沿太平洋工业带,以及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都是依港而建,因港而生,靠港而兴,时至今日仍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世界五大城市群大都是以港口为依托,长三角经济带也因靠水临港而兴旺,当前,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临港产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要解决临港产业的统计与测量,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临港产业的内涵与具体行业类别的界定与划分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临港产业统计测度指标体系迫切需要从理论界定切入分析。本文将重点围绕临港产业的内涵界定与行业类别划分,并据此对长三角临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长三角临港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一、文献综述

惠凯、途宇泽(2006)认为,临港产业是指那些地理位置毗邻港口,相关业务与港口关联的产业。临港产业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在港口发展的初期,港口的功能可能相对单一,仅仅指一些港口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捕鱼业、货物装卸业、旅客接送业等;随着海上运输技术的发展,港口的规模和功能也得到了拓展,临港产业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一些与港口联系密切、受港口影响较大但地域并非临近的产业也被包含进来。余土红、冯向阳(2008)指出:“临港工业是凭借港口综合条件而形成的石化、能源、船舶、钢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新兴产业、建材以及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等产业”。吕荣胜(2006)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引入港口中,明确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在他看来,港口产业集群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那些提供服务性产品的港口企业,包括港口物流企业、造船企业、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的加工制造企业、金融企业、咨询企业以及旅游业等。王益澄(2014)将临港产业细分为三类:从事港口服务业、主要以物流活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与港口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同港口不发生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关系的一系列产业。李晶(2013)以产业分类方法为基础对临港产业的内涵、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临港产业的界定应在港口城市内、按照与港口关联度原则、以历史和逻辑关系为基础进行具体界定。

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临港产业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对于行业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目的的不同,对临港产业的界定也不一样。与此同时,临港产业也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临港产业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本课题将结合长三角临港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临港产业与港口的产业联系与空间联系的不同对临港产业具体行业类别进行具体界定与划分。

表1 长三角临港产业行业统计分类表

二、临港产业界定与统计范畴

临港产业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缺乏准确而统一的界定。李晶(2013)认为临港产业是按产业关联方式分类法对产业进行分类后,对具有同特征的一类产业集合的总称。关联方式分类法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一个经济组织内的各种产业虽然在产品性能、技术特点、原材料投入等方面不尽相同,但这些产业若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可以成为一类产业。临港产业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其名称来看具有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从产业布局来看,临港产业需要与港口具有空间联系,即临近港口;第二从产业联系来看,依托港口而存在。具有上述特点的产业集合即可称为临港产业。基于此,本文根据临港产业与港口的产业联系与空间联系的不同,将临港产业分为基于产业联系的临港产业和基于空间联系的港口产业两大类,基于产业联系的临港产业是以港口经济活动为中心,由港口关联产业逐步发展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而基于空间联系的临港产业主要是指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本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及历年统计年鉴,将临港产业划分为11个行业大类和25个行业中类,具体行业大类及中类见表2-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服务业在现有经济普查相关数据中无法分离出临港的部分与非临港的部分,不宜一并将所有金融、信息、商贸都作为临港产业进行分析研究;而建筑业仅有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筑一项属于临港产业,在经普数据中统计指标与工业完全不同,不能与工业各行业效率分析一同计算分析,而单独测算的话往往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分析样本数量要求。因此,本文虽将长三角临港产业在统计分类表中做了完整分类,但在做临港产业分析的内容研究时主要是以临港工业六个大类十四个中类为主进行分析。

三、长三角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以2013和2008年长三角经济普查资料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2008-2013年间,长三角临港工业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等重化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通过对2008及2013年长三角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长三角临港产业的现状数据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长三角临港产业发展快速,初步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等重化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

2013年长三角临港产业规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达到44460.70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77%。临港产业中工业销售产值涨幅最大的是石化产业(86%),而其中又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涨幅最大(137%),接下来工业销售产值涨幅较大的依次是化学纤维制造(75%)、专用设备(68%)、有色金属(68%)、橡胶塑料(62%)、电气机械(62%),电力(49%);涨幅较低的是石油加工(24%)、水产品加工(28%)和船舶制造(30%),其余产业涨幅均超过40%,长三角临港产业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详见图1。

图1 2008/2013长三角临港产业工业销售产值及其增长率图

而从工业销售产值全国占比的情况看,长三角临港产业也有小幅上涨,全省临港产业从2008年的4%上涨到2013年的6%,上涨2个百分点。全国占比涨幅最大的化学纤维制造,上涨14个百分点,其次依次是橡胶塑料和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4%),造纸业与通用设备、船舶制造、电气机械、仪器表以及电力都是上涨3个百分点。在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得天独厚发展,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并业已形成以石化、钢铁、能源、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

(二)临港产业行业内部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

长三角临港产业2013年规上企业数量较之2008年减少23%,其中降幅最大的分别是船舶制造(45%)、仪器仪表制造(45%)、通用设备制造(44%)、橡胶塑料制品(44%)以及造纸业(42%),其余的临港行业的降幅也基本在10%-30%之间;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总值却大幅上升:2013年长三角临港产业固定资产净值较2008年上涨45%,依旧拿上述五个行业做对比,上述五个行业(船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橡胶塑料制品、造纸业)固定资产净值依次涨幅为75%、17%、31%、62%、17%,从此组数据上看,同一行业固定资产净值不断快速增长而企业数量的大幅下降,反映了临港产业各行业都在进行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的现实情况,以数据最明显的船舶制造行业为例,宁波以现有浙江造船、三星重工、恒富修造船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北仓港为主要空间载体,整合一批小型船舶修造企业积极建设符合现代化造船模式的大、中型造船总装厂。

(三)临港产业升级呈现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的趋势

长三角临港产业2013规上企业就业人数较之2008年整体上涨仅5%,见图3-2,大多数行业呈现出负增长的现状:造纸(17%)、橡胶塑料(21%)、船舶制造(51%)、通用设备制造(19%)、仪器仪表(21%),结合刚才固定资产净值的情况来看,这几大行业为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在大幅下降,而资本投入的比例则大幅上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上述行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

图2 2008/2013长三角临港产业就业人数与增长率比较图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在近年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凭借其丰富的沿海港口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临港产业得天独厚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临港产业行业内部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也逐渐呈现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的趋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临港产业是否存在“粗放型”增长特征,对生产投入要素利用程度如何,这些产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地域分布上又呈现怎样的地区分布格局,各省市之间是否存在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协调的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进一步深入研究临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提高临港产业资源利用水平和技术效率,以更好地指导区域临港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临港界定长三角
上海临港的海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高血压界定范围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