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期开颅手术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2020-0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开颅负面情绪

张 晶

(抚顺市中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开颅手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近年来,随着开颅手术的不断成熟,临床上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为确保手术实施的成功率则必须选择合适的开颅时间[1]。择期开颅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患者得知需要进行手术且尚需等待时,多数患者会在思想上产生一些负面想法,由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为此,在择期开颅手术实施前必须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患者心理上的治疗畏惧感或排斥感,从而为提高后续的开颅手术效果做出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6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将患者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65±2.17)岁,平均发病至送医时间(47.38±3.53)min,外部暴力伤患者11例、自身疾病患者12例;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3.51±2.16)岁,平均发病至送医时间(47.69±3.55)min,外部暴力伤患者12例、自身疾病患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明确的诊断和病情判断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治疗者;②可以收集到患者基本疾病资料、监测资料等;③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者;②患有严重可能影响本文研究的疾病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护理人员依规做好术前、术中护理工作,术后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作息指导,对患者的术后病情变化进行监护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心理护理:第一,情绪疏导: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向择期开颅术患者进行基本的疾病知识讲解与治疗效果讲解,从而减轻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缺失而造成的心理焦虑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心理情绪疏导强化,帮助患者走出疾病所带来的焦虑、恐惧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明确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治疗的价值。第二,疑惑解答:疾病的发生以及手术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患者内心产生诸多疑惑,由此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畏惧手术而拒绝配合手术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及时的解答患者疑惑,向患者介绍基本的疾病治疗知识,帮助患者消除疑惑,从而让患者对整个疾病的治疗能够详细的了解进而提高后续治疗的配合性。第三,移情干预:部分患者在接受前期的心理负面情绪疏导后,其情绪改善可能仍然不佳。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实施基于移情模式的心理干预。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以使得患者的注意力不长期困惑于疾病本身,从而逐步从疾病的负面影响中转变情感态度,改善心理情绪。第四,开颅等待期时实施个性化细节需求护理:护士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谈,了解患者在个性层面的细节护理需求;对于涉及隐私方面的细节护理内容要做到不外传、外泄相关信息;对于生活、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个性化细节护理需求,则应当在合理与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满足。

1.3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负面情绪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DS评分标准:SDS的评分区间为20-80分之间,分值越大患者的抑郁情况越严重;SAS评价标准同SDS[3]。借助自制问卷来获取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评分为100分,患者自行打分且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s,分)

表1 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s,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3.26±3.5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0.50±3.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s,分)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s,分)

3 讨 论

开颅手术是临床上较为重大的手术类型之一,虽然当前在手术方式方法上日益优化完善[4]。但是由于开颅手术影响最大且患者的病情也一般较为复杂,从而使得手术风险较高,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尤为重要[5]。此外,在开颅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与否,而手术的等待期对于患者而言又存在心理上的“煎熬”[6]。为此,必须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传统的护理服务在服务内容与质量上,均难以满足患者在心理改善上的需求。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7]。本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3.26±3.5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0.50±3.08)分。心理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情怀,重点强化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疏导、转移,关注患者疑惑问题并给予解决[8],从而以优质的心理护理,来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最终改善患者的综合预后。综上所述,在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护理中引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开颅负面情绪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