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常规检查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1-03王卉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血栓性肺癌意义

王卉媛

(大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00)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手术治疗是根治肺癌的唯一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通常需要化疗及放疗治疗,部分患者在接受肺癌根治术后再联合小剂量化放疗以提高临床疗效。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较健康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Rrousseau在1865年首先报道了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的情况,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显示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增加的血栓性疾病的风险,目前认为血栓性疾病是肺癌患者的第二大死因[1],学者研究认为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相关。本次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肺癌患者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肺癌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5~70岁,平均(54.3±8.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肺癌,其组织学分型为:鳞癌10例,腺癌15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肺癌4例。TNM分期为:Ⅱ期 10例,Ⅲ期12例,Ⅳ期8例。同时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6~71岁,平均(54.1±9.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临床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

1.2 纳排标准。纳入标准:须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①肺癌患者均为单原发肺癌患者;②患者无急性感染、肝硬化等影响凝血因子疾病;③本人知情并自愿接受采血。排除标准:①长期服用影;响抗生素或影响凝血因子药物的患者;②精神类疾病病史的患者;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晨空腹采血,测定患者凝血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SPSS19.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均数比较行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分别为(4.45±0.78)g/L、(2.58±0.5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69±1.54)s、(14.57±1.69)s;两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41.58±5.84)s、(40.18±6.17)s;两组患者的凝血时间分别为(16.75±4.85)s、(16.23±5.12)s,数据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试验结果(±s)

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文献报道,肺癌患者多有凝血功能异常,变现为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肺癌细胞分泌促凝物质有关。凝血常规检查在肿瘤进展期可能发生迅速的变化,其在早期就呈现较大幅度的反应,对于疾病能够动态呈现,也受年龄等影响,临床上他的应用广泛,可以预测感染的疾病的危险程度,判断疗效及预后等,目前临床上肿瘤患者也常把其作为一个跟踪指标,综合其他指标FIB等综合来衡量疗效与预后[2-3]。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并分泌的粘蛋白,它的升高往往是因为生物反复出现的炎性水肿,从而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伤,进而激活机体内凝血系统,进而诱发凝血生理功能出现明显亢进,并可成为肿瘤细胞黏附分子的相应配体。可见FIB也是肿瘤患者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动态发展也可以提现肿瘤患者的分期及预后,也提供着重要的诊疗意义。正常人血清FIB含量极低,而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生,FIB含量都有增高。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的FIB值与健康人相比,均高,而肺癌患者的TNM分期越晚,FIB值也相对越高[4-5]。综上所述,可见纤维蛋白原在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与疗效评估,复发,转移上都有重大的监测意义,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栓性肺癌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有意义的一天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生之意义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