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项目批后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03刘雅萍

山西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规划

刘雅萍

(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江苏 丹阳 212300)

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既是城乡规划批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乡规划能否科学实施的关键和民生问题的重点。对政府而言,科学的规划更需要严格的批后监管;对民众而言,是否按规划实施是关注的焦点。从执政为民出发,做好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可有效避免由批后监管缺失或者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1 建设项目批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

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是指项目业主或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主管部门对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这一过程实施的一系列的跟踪管理,其中包括了规划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两个重要环节。项目实施的现场监督巡查包括:检验灰线、正负零检测、上部建筑施工情况检查、规划竣工验收等环节,除了以上几个明确的管理节点外,还需视各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

基本程序:一是要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核位红线图来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不超红线;二是施工放线后,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验线,符合核定的位置后允许下一步施工;三是建设项目基础施工到了正负零,甲方要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基础验收,基础正负零标高符合规划审批要求后允许首层施工;四是工程竣工后,甲方委托测绘企业进行竣工规划验收测量,向主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在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后,由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核实合格证》,后办理相关手续。

2 当前建设项目批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管理意识不到位

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工作一般由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各规建所共同管理。实际工作中,规划跟踪管理人员和建设单位对监督检查工作缺乏重视,认为大体上符合审批要求,履不履行监督检查手续也无所谓。一些项目规划管理部门发现问题时已经完工,不易强令拆除,写个说明、罚款了事。

2.2 竣工验收问题形式多样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问题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未经灰线检验合格开工建设;未严格按照图纸坐标定点放样施工,建筑单体标高变化或发生移位,造成建筑超红线或离界不足、间距不够等问题;更改规划审批图进行施工,对内部格局进行调整;建筑单体少建或扩建,如设夹层、加层、拼接搭建、增加扩建、减少面积、层高增加等;外立面私自调整,擅改外立面形式和色彩;征地红线内存在应拆未拆的建构筑物;工程未经规划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改变建筑使用性质等。

2.3 监督管理内部衔接不够

涉及规划批后管理的相关职能科室内部衔接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建设项目的工程审批和竣工验收是由各业务科室各自分开进行的。放线开槽阶段是工程实施的初始阶段,也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按规划实施的关键,且在此时发现问题比较容易纠正。但各职能科室各司其职,建设单位为了图省事也未在开工时通知相关监管科室,易发生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进行项目建设时,批后管理未能及时跟上,造成既成事实。二是监督滞后,因为建设方的不重视、监管科室消息的滞后和监管过程的懈怠,造成竣工验收时才发现建设问题事实。

3 批后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建设项目批后管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传统的重审批轻管理和规划管理让渡经济发展的思想普遍存在。二是违法成本过低,按现行法规进行处罚,建设单位因违法建设得到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其建设和罚款的成本。三是内部管理效率低,缺乏问责机制,审批和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不足,项目不定责不定人,查办效率低。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理顺机制明确职责,签订项目建设单位批后管理责任书

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同时向建设单位或个人发放《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告知书》,并与其签订批后管理责任书。建立项目联系制度,将已审批通过的在建工程项目按照地域范围进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批后管理联系人和具体的责任,实施跟踪检查和不定期巡查,从施工放线、验线、正负零检查、主体建设,到最终完成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的每一个程序和管理节点,做好书面和图片记录,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建议将《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记录表》纳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必收材料之一,未经规划批后管理各环节出具管理意见的项目,不予办理规划核实。

3.2 加大违法建设处罚力度,建立建设单位信息管理档案

违法建设的处罚,目前工作中仅为经济处罚,且按超建面积部分进行处罚,力度偏低。特别是对住宅、商业建设类项目,即使以最高的额度处罚,开发商还是有利可图的。工程超面积施工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要做到及时发现、严肃处理,不能简单地以罚代拆,以罚代管。建议建立专门的建设单位信息管理档案,将违法记录进档,列入规划审批管理的黑名单。停办该单位所有在报项目的审批、规划管理的手续,待其违法建设行为处理完毕,经局领导批准后方可从黑名单中删除,恢复其所有规划手续的办理。

3.3 强化乡镇(区)规建所责任,建立全程监督监察网络

规划批后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好各乡镇(区)规建所的协助管理巡查作用。从市(县)局职能部门到各规建所,建立起一个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全过程的监察网络,形成“两级巡查,全面监督”的批后管理监督网络。市局职能部门审批发证后由各乡镇(区)规建所协助执行辖区内实际工作中的全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填好《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记录表》,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例会或专项问题协调会议。

3.4 实行规划监察信息系统,构建批后管理监察系统

在行政审批系统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基础上,实行规划监察信息系统,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动态监管,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批后管理监察系统。外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发现项目未办理规划手续或者违规建设的,按相关规定下发停工通知单后移送城管执法部门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透明度。

3.5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群众参与性监督网络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公示、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使群众了解身边正在实施的规划项目,并参与到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中来,使公众充分享有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对规划主管部门来说也是多了一项约束机制,增加了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降低了随意调整规划的可能性,这对规划管理部门也是一种有效监督。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规划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