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对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影响
2020-01-03唐徐林
唐徐林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0 前 言
十三五发展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核心理念,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企业与环境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关键: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企业管理者是人的要素的核心,管理者的责任感和意识直接关系着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的有效控制。”[1]新的发展时期,企业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意义,保持高站位,强化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不断探索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有效路径。
1 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意义
1.1 关系国家战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而应该是协调的。新时期,国家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出国家决策层的高瞻远瞩。在社会发展转型期,中国经济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节约社会资源,优化环境就是间接地发展生产力。”[2]企业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实现,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将粉尘污染控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保护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从而为企业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1.2 影响企业社会形象
企业的形象是软实力,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企业要获得更好发展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民众好的口碑,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形象。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品质,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如果不重视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必将引发民众对企业反感情绪。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信息互动与传播的渠道、平台更加多元、便捷,民众对企业缺乏责任感的反感情绪将借助网络得到无限的扩大,从而形成巨大的负面舆论场,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企业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直接关系着人们居住环境,也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当前,针对企业污染引发的社会事件频现,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与稳定。建筑领域,因施工现场污染导致的群众围观事件也不鲜见。管理者只有强化责任感和意识,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出现,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力。
1.4 制约管理者的视野
“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拓展管理视野。”[3]企业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能够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必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坚定维护者与执行者,这样才能展示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准。如果管理者淡化或者漠视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必然让人们感受到这个企业责任心的缺失,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滞后与管理视野的狭隘性。
2 管理者的责任感和意识对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影响
2.1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整体设计
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企业针对施工现场环境特点进行整体设计,管理者的责任感与意识将直接影响着粉尘污染控制的整体设计水平。
有效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设计,需要管理者协同环境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粉尘污染进行评估,这是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如果管理者责任感薄弱,就会导致粉尘污染控制随意性现象的出现。
不仅如此,管理者还要基于现场考察调研与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评估制定详细的控制目标与方案计划,包括控制程序设计、控制方法设计,并针对施工周期采取差异化控制方法,从而将施工粉尘污染控制渗透在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有序、有效推进,达到粉尘污染控制的预期效果。
2.2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责任落实
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扬尘管理、烟尘管理、声环境管理等,如何实现对多个领域粉尘污染的有效控制,离不开管理者的责任感与责任意识。管理者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才能落实各个领域的粉尘污染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各个环节加强控制,落实各个主体的责任。
在扬尘管理环节,明确物资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例如水泥、石灰等装卸,做到轻拿轻放;在瓷砖切割时采用湿作法,在高温天气做到勤洒水,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的环节要做到封闭运输,保证不扬尘;烟尘管理环节,要减少生活、施工各个环节的烟尘控制,例如不采用木片、木材燃火,严禁施工场地进行垃圾焚烧,控制沥青现场融化等;在声环境管理环节,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污染。这些管理都离不开管理者的责任感与责任意识,才能做到责任到人,人人有责。
2.3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技术提升
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控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的领域多、人员广,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期性,具有很大的技术含量。如果管理者缺乏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会导致粉尘污染控制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使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而不止。
管理者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促使管理者对粉尘污染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根据粉尘污染的复杂性,加大粉尘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从而以科学的控制方法对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控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并不断提升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技术水平。
此外,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需要人员与资金投入,如果管理者缺乏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会出现人员配置不到位、资金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出现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盲区,控制设备配置不齐,难以为粉尘污染控制提供充足的资金与人员支持。
2.4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资源支持
粉尘污染控制的复杂性与突发性,需要管理者强化资源支持意识,如果管理者缺乏过硬的责任感,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受资源限制,从而达不到控制的最终目标。
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资源支持涉及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准备环节、实施环节、保持环节与改进环节。在准备环节,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污染进行预设,利用控制资源做好前期粉尘污染控制预防措施;施工环节,不少管理者意识到粉尘污染控制,但是缺乏保持意识,控制资源一旦配置到位,存在一劳永逸的思想;保持环节,需要针对控制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及时补足资源,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的持续控制,否则会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削弱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改进环节,会暴露出粉尘污染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控制资源后续投入,如果管理者缺乏责任感,就会出现控制资源实施运用超出预算的情况,造成粉尘污染控制资源断供现象。
2.5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实际程序
施工场地粉尘污染控制是一个有序的业务程序,这就需要粉尘污染控制严格按照业务程序实施,并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规范,管理者的责任感将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实际程序。
在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程序中,要运用到环境管理理论,并且将该理论渗透在控制的整个程序,严格按照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的标准对粉尘污染实施有效的控制,包括策划目标有没有得到落实,方案制定的措施是否严格执行,执行效率如何,控制过程中人员履职情况,运行控制是不是严格执行标准与规范,运行过程中的绩效评价实施情况等。
管理者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使施工现场粉尘污染严格按照业务程序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会出现扯皮现象的出现,控制程序相关标准、规范、制度等与控制实际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削弱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实际效能。
2.6 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效果达成
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最终依靠控制效果衡量,管理者的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影响粉尘污染控制实际效果的达成。粉尘污染控制的效果主要实现环境管理、工程管理两大目标。
从环境管理目标来看,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使一些施工行为都置于环境管理制度约束之下,粉尘污染控制在环境管理的阀值范围之内;同时,环境管理还要考量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程度,要将粉尘污染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将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实现有效的环境管理,否则,环境管理目标的达成就是一句空话。
工程管理层面,粉尘污染控制要严格按照整个施工工程的要求,使粉尘污染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并对工程实施起到有力的支持、推动作用,不能出现因为施工现场粉尘控制不力影响工程进度的现象,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然粉尘污染将制约工程进度,甚至影响整个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3 强化管理者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责任感和意识的建议
3.1 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管理者是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直接实施者、管理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效果。因此,我们要基于新时期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管理者职业道德素养。“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的责任感与意识。”[4]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高管理者的敬畏之心,强化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其次,提高管理者职业理论素养。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这就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理论教育,鼓励管理者通过多样化渠道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拓展管理视野,从而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粉尘污染控制实践。
3.2 完善管理者责任机制
制度是规范管理者行为的强制性措施,也是明确管理责任的依据。新时期,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管理者责任机制,针对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制定明确的制度,从而实现粉尘污染控制责任到人。
不仅如此,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的作用机制。针对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管理中存在的履职不力、执行乏力、执行不规范等行为,按照制度的规定追究责任,并且将渎职行为纳入到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从而维护责任机制的严肃性。在突出控制机制刚性的一面外,还要培养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加强控制工程的督查,将不履责现象消灭在萌芽中,体现企业管理的人文情怀。
3.3 发挥典型示范性效应
管理者责任感与意识的强化不仅要依靠制度,从外在用力,还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浓郁的氛围,树立先进的典型与榜样。
首先,企业要深入开展责任心培育活动。企业要结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等,在企业深入、持久地开展责任心教育,在全企业营造浓厚的氛围,让企业每一位员工、管理者能深刻地体会到责任心对于社会、企业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履职、尽责成为企业的主旋律,并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其次,深入开展典范教育活动。企业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针对不同岗位开展选树学活动,通过员工自荐、推评与网络选票等活动形式,加强履职人员、管理人员履职先进事迹宣传,从而发挥典范的教育效应,利用身边的榜样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在典范教育的同时,可以适度地开展警示教育,用责任心不强引发的负面事件进行教育,从而使管理人员受到教育,不断强化责任心和责任意识。
3.4 构建立体化监控体系
制度离开监督就成为一句空话,在粉尘污染控制中,企业要构建立体化监控体系,形成行政部门监督、企业监督、管理人员互相监督、社会监督等立体化监督体系。
企业要加大对管理人员考察力度,凡是在行政部门检查、企业检查中出现问题,一律采用一票否决制度,只有不断加大监督结果的作用力,才能有效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要求履行管理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此外,要充分开展管理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从而细化监督触角,并借助企业热线鼓励社会参与监督,从而通过社会监督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提高企业社会担当意识,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形象,展现现代企业风采。
4 结 语
总之,企业施工现场粉尘污染控制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管理者的视野。管理者的责任心与责任意识将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整体设计水平,影响粉尘污染控制责任落实,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技术提升,影响粉尘污染控制资源支持,影响粉尘污染控制实际程序,影响粉尘污染控制效果达成。我们要基于管理人员责任感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完善管理者责任机制,发挥典型示范性效应,构建立体化监控体系,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ID:00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