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
2020-01-03任淑一
文/任淑一
“什么是爱呢?”
有的父母会说:“爱就是包容和理解!”有的父母会说:“爱就是不离不弃,坦诚以待!”还有的父母说:“爱就是我接受你的一切!”从父母们不同的声音中不难发现,大家说的都非常正确。
但是如果换个问法:“什么是爱孩子?”
父母们的说法就变了。一位妈妈说:“爱孩子,就是给他买好吃的,买玩具,对他好!”另一位妈妈说:“带她玩,给她买漂亮衣服!”一位爸爸说:“陪孩子玩,给她讲故事。”父母们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不求回报付出的爱,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求方法的爱。然而,父母们真正理解了对孩子的爱究竟是什么吗?
爱的语言,爱的环境,爱的自由
在单独回答“什么是爱”的时候,父母们会想到包容和理解,会想到坦诚相待、接受一切;在回答“什么是爱孩子”的时候,只想到了给孩子提供吃、喝、玩,却没有想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没想到去帮助和包容孩子。为什么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如此肤浅,没有深度?这真的是在爱他们吗?
怎样做才是爱孩子?归纳起来,有3个要点。
第1点:要用爱的语言
在挑剔和指责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得到的肯定太少了,从小就很自卑,人际交往中总是会感到紧张,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弄得一塌糊涂。孩子拥有自信对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帮助,父母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而肯定和鼓励语言下长大的孩子,因为父母是真的从内心认同和欣赏孩子所做的事情,所以孩子就更容易勤奋自主地去学习。当孩子用自我觉醒的内力去做任何事情时,能量都是强大的,此时父母不用多操心,孩子也会变优秀。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中,老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孩子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小宝坐在沙发上拿平板电脑看动画片,三个人都安安静静地在看,互不干扰。我问大宝:“今天你按我的要求收拾好资料书本了吗?”大宝看看我说:“我忘了,妈妈!”于是匆匆跑去楼上收拾了。接下来我又问小宝:“你今天回来后为什么没练钢琴?”小宝偷眼看着身边的爸爸说:“爸爸说可以先休息休息再练钢琴。”我立刻转头问老公:“是你说的,不让她练钢琴?”老公笑呵呵说:“今天是周末,所以让孩子们都放松一下,规矩是人定的,人也不能被规矩拴住了,学习和玩都很重要嘛!”听完孩子爸爸说的话,我没有反驳,而是告诉大家:“今天是周末,爸爸说可以先休息再学习,所以晚上我们一家出去吃饭,然后去看电影,明天再继续学习,好不好?”孩子们立刻响应了我的提议。于是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出门了。
第2点:要营造出爱的环境
在家庭中,我作为妈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自然更多一些,而爸爸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和陪伴游戏等。家庭中父母分工不同,但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意见是统一的,偶有不同意见,也会很快沟通形成共识。
和睦的家庭环境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爸爸妈妈既要关爱孩子,也要自己生活得快乐。对于教育孩子的方向,一定要一致,即使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们面前争论,而是私下里去沟通。如果因为对孩子养育的不同意见而在孩子面前争论,那么在孩子面前失去的就是作为父母的尊严,还有家人的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的保护者,也是权威的象征,没有一个父母愿意在孩子面前露出脆弱或者可憎的一面,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无意的争吵,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因为,只有夫妻双方彼此尊重,孩子才能有自尊感和安全感。如果想成为合格的父母,首先就要学习在生活中营造好爱的环境。内心轻松愉快的孩子,心理会更健康,我们做父母也才能更省心。
一个周日的早上,我和两个孩子一起到超市里去购物。大女儿想买一个杯子,小女儿想买喜欢的零食。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杯子,每一个都很精美,大女儿从左走到右,又从右走到左,不停地端详着,就是不知道要买哪一个好。我问她:“杯子是用来喝水的,随便拿一个就行了,怎么选起来这么难?”大女儿跟我说:“妈妈,每一个我都觉得好,所以不知道如何选择。”最后犹豫了半天,拿起一个杯子跟我走了。
到了楼下的零食货架,小女儿可开心了,她问我:“妈妈,我可以去拿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你可以随便选,但是你知道我们的规矩,每次只能买一样,去选吧!”小女儿蹦蹦跳跳地去选了,很快就拿了一袋薯片回来。我一看她选的又是番茄味道的,就问她:“那么多口味,怎么又选了这个,你不用换个口味吗?”小女儿很干脆地回答我:“妈妈我只拿我喜欢的就行了,别的不用再看了,快去结账吧!”
我两个女儿对待事物的选择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大女儿对于选择总是缺少自己的主观意见,需要旁人给予建议,就像她自己说的:“妈妈,我可能有选择障碍呢!”而小女儿对于选择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你说什么,她只选自己喜欢的。
不同的性格形成,正是因为不同的养育方式。大女儿小时候跟姥姥姥爷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她习惯了成为被服务的对象,从来不用费心费力去选什么,姥姥姥爷都代为买好了。被动选择也成为她性格上的弱点,为此我一直在积极地帮助她克服这个问题。小女儿出生就一直是在我身边,我一直鼓励她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需要的东西,我尊重她的意见,不加干涉,因而她从来都是主动选择方。
第3点:爱孩子就要给予自由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感到自己没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来想一想,和孩子一起买衣服,是你给孩子选衣服,还是孩子自己在选衣服,大部分父母都是“我买什么,你就穿什么”的心理吧!
跟孩子一起去买书,孩子拿起一本喜欢的书递给你,你怎么做的?
“这个看过了,我们买别的。”
“这个有什么意思啊?来看妈妈给你选的这个。”
诸如此类是不是都是你自己曾经说过的、做过的?你帮孩子选衣服、选图书,选那些你认为好的东西给他们,但是为什么孩子并不会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开心?
因为孩子感觉不到被尊重,反而有种能力不被认可的失败感。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也是现代父母应该学习的一种教育理念。父母们不能对孩子的生活和喜好控制过严,一旦压制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对孩子的心理也将产生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拥有自己的选择权,从小就能享受选择权的自由,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爱的语言、爱的环境、爱的自由是我们爱孩子的三要素。作为父母,只有理解和学会了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