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铁路桥隧检养修体制改革的探讨与思考

2020-01-03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桥隧工区车间

于 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

1 桥隧专业养修模式的现状

随着铁路运营条件的改变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劳力资源的缺乏,针对桥隧检养修作业时间短、桥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各种新型结构的大量出现以及桥隧检养修作业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劳力不足与维修工作量增加以及天窗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新形势,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近年铁路桥隧养修推行"检查与养修分开"的养修模式,即桥隧车间设置一个或者两个桥隧检查工区,多个桥隧养修工区。

桥隧车间作为生产组织的主体,负责所辖设备状态控制,掌控现场作业安全、质量和进度。车间负责编制维修月度生产计划和保养、检查的年度、月度生产计划,报路桥科审核批准后,按规定完成设备检查、保养、维修以及质量评定工作,并对作业安全和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和考核。

桥隧检查工区负责桥隧设备的检查,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负责;桥隧养修工区负责桥隧设备保养、维修和部分大修工作,负责桥隧重点病害、周边环境、防洪、地震等临时检查工作和现场应急处置。

2 目前养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2.1 养修定员挤占检查定员

近几年在铁路公司制改革的背景下,各个专业都在实行“减员增效”,线路专业通过每年1-2次的集中修,以及改革后推行的状态修,对于养修定员的需求大大减少。然而桥隧专业,由于老龄设备越来越多,桥隧设备结构病害、附属设备病害也愈发明显,由于这一部分工作体量巨大,加之桥隧专业近年的机械化发展程度较低,大量的养修作业依然需要靠“人”去完成,在“减员增效”的大形势下,桥隧设备状态大体呈下滑趋势。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设备安全,桥隧车间必须将大量的人工用在设备养修上,检查工作仅仅保证基本的力量,养修定员占用大量的检查定员。

2.2 检查专业指导弱化,带来检查质量的下降

从目前由桥隧车间组织日常检查的情况看,车间主任由于生产组织、施工现场把关等具体事项占用了其精力较多,加之外部环境中的各种隐患牵扯车间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造成对桥隧检查工区检查工作的指导有所弱化,同时也存在不同车间之间的检查工区的检查质量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检查工作专业化不足等问题。

2.3 检查、养修无法做到异体监督

检查、养修人员的不足,一方面造成检查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另一方面养修任务、养修质量得不到保障,在此形势下,桥隧车间既作为“运动员”又作为“裁判员”,对检查工区录入“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病害数量进行控制,无法发挥异体监督的作用,大量的桥隧设备重点病害被“隐藏”,成为铁路运输的一颗定时炸弹。

3 以强化检查管理为核心,全面提升桥梁养修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桥隧设备的检查质量,同时能够促使更加高效地掌握全段桥隧设备状态、盯控好重点病害整治销号,需要围绕如何突出检查、分析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性地位来谋划下一步的桥隧养修改革工作,整合优化检查资源,实现推动桥隧设备质量整体提升的目的。具体运行模式为取消原桥隧车间直管桥隧检查工区的职能,在段路桥科成立检查中心,由路桥科直接管理桥隧检查工区,检查中心全面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定期分析评价设备状态,指导养修生产计划并盯控问题整改;桥隧车间负责桥隧设备养护维修以及现场作业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

3.1 探索桥隧设备检查周期差异化管理,合理编制设备检查计划

(1)优化普速铁路桥隧设备检查周期。检查中心对每座设备按照结构部件、状态及线路等级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检查项目的周期和频次,体现不同使用条件、不同结构类型、不同检查项目的检查周期差异化、等级化管理。

(2)合理编制检查小组年、月、周生产计划。检查小组的年、月、周计划由检查中心负责编制,由路桥科科长负责审批,主要包含设备检查、检测、简单保养等三方面的内容。年度检查计划结合检查周期、设备单元,按区段进行划分;月度检查计划,根据年度计划,结合上级安排的临时性检查要求、上一月的检查完成情况,对检查区段再次细化、调整,明确检查重点;周检查计划,根据月度计划,结合天窗资源等统筹安排。

(3)根据天窗资源编制日计划。检查日计划由检查小组组长根据周检查计划、天窗资源编制,为确保检查效率,充分融合利用沿线线桥车间的天窗资源,尽可能委托沿线线桥车间代为驻站防护,减少检查小组防护人工的支出,提升检查效率和工时利用。

3.2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检查专业化水平

(1)推行“对比式”病害检查,提高检查工作的精准性。每日由作业带班人员根据次日计划检查区段以及“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的设备病害,组织检查人员将病害列成“病害表单”,在现场进行检查时,检查人员首先根据“病害表单”对既有病害进行一次检查,对已经销号的病害进行作业质量检查,同时在“病害表单”上记录销号,对没有销号的病害,检查其发展情况;通过这种“比对式”病害检查,大大提高了检查的精准性。

(2)推行“网格式、区域性”检查,提高检查效率。我段位于华东铁路枢纽,铁路管辖范围比较集中,但城市道路比较复杂,桥、隧、涵设备相对又较分散,根据以上特点推行“网格式、区域性”检查,提升检查效率。日常检查时,在网络地图上对所有设备进行标记定位,根据不同设备的检查路径,将管线范围的铁路桥涵设备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形成相对固定的设备检查区域;检查中心在编制计划时,直接将检查网格编入计划;执行检查计划时,只需根据检查路径上的设备定位,逐一安排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检查人员由司机逐一送达,检查完成后再由司机逐一接回,从而达到提升检查效率的目的。

(3)运用科技手段对桥隧设备进行监控、监测,提高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①利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上对特大型钢梁桥的结构应变、位移、挠度、振幅等重要参数开展定期分析。一是减少了检查小组的检测工作,二是提高检测准确性,三是有利于掌握桥梁设备的变化规律的积累,四是在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对结构构件技术参数的变化及时采集分析。

②在重点设备、病害设备、关键设备上安装高清摄像头,利用微视频开展设备检查,采集设备信息,通过图像识别加以人工分析,直观了解和掌握设备病害,更加准确地发现设备病害和评判设备的状态,从而减少检查劳力的投入,提高检查效率。

③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设备检查、维修的可追溯性。将桥隧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重点病害、设备整治履历、病害观测记录等资料一同加入“二维码”中,同时对“二维码”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检查人员现场的文字记录时间;另一方面可直观掌握设备的检查、维修记录。

3.3 以桥隧检查为核心,抓好设备养修管理

(1)建立桥涵设备质量分析制度

①检查小组组长每日下班前对当日检查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判别,形成初步意见;每周五由检查小组组长对本周的检查、检测完成情况、检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上报检查中心。

②每周召开周分析会。每周五由检查中心负责人组织检查小组组长、副组长、分析员召开周检查分析会,主要对检查小组本周检查任务完成情况、现场突出病害、难以识别的病害、检查中遇有的困难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难以识别的病害,通过图片、视频回放的方式,组织检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作业人员的检查技能。

③检查中心每月编制月检查分析报告。段桥隧检查中心根据检查小组周分析报告,结合日常跟班检查掌握的情况,每月编制月度桥隧设备检查分析报告。月检查分析报告主要包含当月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检查质量情况、桥隧设备状态变化趋势以及维修工区次月的建议维修项目。

(2)根据设备检查情况,合理编制养修生产计划,做好月度生产计划平衡

月度生产计划由路桥科编制,主要体现“修什么”,重点突出劳力投向、维修工作的先后顺序。主要由年度生产任务、重点病害整治、单元化修理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组成,以问题管理为导向,先保设备安全,后提质量储备,优先解决超限处所和严重的结构病害。

每月20日前组织召开月度生产任务计划平衡会。一是由检查中心向设备车间通报检查结果、设备状态以及突出病害情况,提出需纳入到次月的维修整治建议项目;二是由路桥科提出车间次月养修生产计划,并对车间次月生产组织、安全防控等重点进行提示;三是对各车间本月检查、养修质量进行综合评定,提出考核意见。

(3)以月度计划为基础,规范车间、工区的生产秩序

车间作为生产组织的主体,每周五由车间主任根据天窗修资源及上级布置的临时性工作编制车间周生产计划。周计划主要解决“谁来修”、“何时修”问题,强调可操作性,重点突出集中修理、专业修理、综合修理特点,以全天窗为目标,减少点外作业安排。合理安排工区作业项目及工作量,充分利用天窗资源,提高天窗综合利用率。通过集中组织、联合作业,减少辅助工时,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点外作业、分散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

工区以天窗计划为依据,根据周计划作业项目,提前1天预提报人员、机具、材料、安全防护及卡控措施、作业负责人等基本信息,车间对工区安排的计划与公布的周计划进行核对,并填报车间把关或跟班作业人员等信息,交段调度科审批。

(4)抓好桥梁养修质量验收和评价考核

一是以标准化为考核平台,将标准化创建贯穿于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中,不断提高现场作业质量。二是落实设备养修质量责任制。推行干部包保制度,按照“谁包保谁负责”、“谁养修谁负责”的原则,细化包保责任,日常主动深入现场,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做好维修质量验收。维修工区执行作业回检,自验制度。工区根据车间安排的生产任务在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绑定相应的设备病害,作业完成后进行维修项目自验。车间执行维修质量复验制度,车间利用周计划平衡会,确定下周验收地点及验收重点,对验收人员进行明确,验收人员现场检查时对病害销号情况、维修质量进行检查,并对作业有效率进行评价。路桥科、检查中心执行抽验制度。根据检查小组的检查计划,每周对一个维修工区作业情况进行抽验,现场检查时,对维修工区作业前后的设备质量对比分析,验证工区现场作业质量,形成作业有效率分析报表,同时对检查小组的检查质量进行复核。

4 结束语

通过本次检养修体制改革,优化了桥隧设备检查周期,完善了现场检查措施,提高了桥隧设备检查专业水平、检查质量以及检查效率,增强了段层面对桥梁设备状态掌握的主动性。同时,提升了段组织生产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了检养修生产秩序,规范验收程序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桥隧设备“精准检”、“精准修”,提高了养修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桥隧工区车间
新建地铁连接通道施工对已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监测分析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纳米陶瓷基铝电解阳极防氧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山间采茶忙 车间制茶香
公路桥隧重点目标战时保障与迂回道路建设管养的一体化思考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大秦线重载运营桥隧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处理对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