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理想,才不迷茫

2020-01-03

农民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明日之星扶智考古

许 雅

最近,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获676分好成绩却选择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热议。无独有偶,大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请到湖南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参与节目,给观众带来了乡村中“最美的声音”。

比起鼓励,“考古专业没前途”“不能改变家庭状况”“学声乐是在搞花架子”等异议的声音也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产生这种讨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提到留守儿童时,不再局限于以前那种封闭、自卑、成绩差的刻板印象,而开始注重给予他们更多个人选择的权利。

“扶志”与“扶智”,是“拔穷根”必须迈过去的坎。俗话说,羊的路是草领着的,而人的路,是目标和理想决定的。对于未来,究竟什么样的专业最吃香,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具有健全人格、坚定信念并不断精进的人,无疑是社会急需的。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鼓励钟芳蓉时说:“社会上的各种繁花似锦,不能够脑门一热就什么都去拥抱,总得有一只眼睛是热的,一只眼睛是冷的,一半心是向着现实的,还有一半的心向着过去和未来。”

理想,可以作为支柱,让人在知道天高海阔后,更加勇敢地进行尝试和拼搏,积累更多可能;理想,也可以作为道标,让人在汹涌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坦然地接受改变,走得更稳。理想带人走上的,不是一条狭窄的单行道,而是拥有无限通途的原野。

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只有志存高远,心无旁骛向目标不断迈进的人,才有可能突破自我、激发潜能。在乡村,很多留守儿童出现文化、心理、亲情等“精神贫瘠”的问题,究其内在,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并不是没有聪明才智,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更多的是没有理想的感召、没有突破自我的动力,浑浑噩噩,茫茫然无所从。因此,扶起了“志”,“扶智”就事半功倍。

全国各地文博系统单位发出的礼物正在陆续送到钟芳蓉手上,留守儿童们今年10月也将把自己的歌声唱响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让有理想者有自信、有能力坚持下去,更加离不开全社会的呵护与支持,学校和政府应该畅通渠道倾听呼声,让他们能在“自己心安的地方”静下心、好好学,真正成为从乡村中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猜你喜欢

明日之星扶智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萨沙
扶贫·扶志·扶智
WEY VV6:智能汽车明日之星?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