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别温柔地被规训
2020-01-03李烤鱼
文/李烤鱼
01
前几天陪朋友柴柴去见了位通过中间人介绍认识的男孩子,柴柴恋爱经验寥寥,踌躇良久终于决定选了家小有格调的餐厅。见面之前做脸做发型,全身行头儿换遍,向来素净的指甲都花了三个小时做花色,还特意带上我给她壮胆,从里到外都妥帖体面。
结果约会当天男孩儿走近的时候我整个人直接当场傻眼。
在此之前我没见过男孩儿照片,只听柴柴说,一般般,就普通人的长相,也就没抱太大期待,但抛开男生远在普通人之下的颜值不谈,远远就看到明显的蓬头垢面,白鞋早已泛黄,衬衣明显的泛毛边儿,俨然一副毫不上心的模样大咧咧坐下,第一句话开口就是看似不经意的玩笑:
“你们女生也太奢侈了,第一次见面就选这种上档次的餐厅。”
“上档次”这三个字直冲冲的刺耳,言下之意是在嫌贵。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就是听男生吹嘘自己掌握多少人脉,以后能帮柴柴考进事业单位当老师,说自己是当过学生会干部,在权谋圈里叱咤风云独当一面。
可柴柴本人早就拿到了各种省级证书,兴趣广泛钢琴芭蕾样样都拔尖儿,家境优渥根本不愁前程。
柴柴陪着笑捱过了俩小时,结束后我埋怨柴柴怎么不事先了解一下就见面,柴柴干笑了几声说她事先差不多也晓得对方不是什么特别理想的对象,但还是觉得再相处相处,说不定慢慢也就接受了呢。
我想反问她事先就不喜欢为什么不直接拒绝,但又什么都讲不出来。
从我认识她起,她就是一个尤其擅长接受的女孩儿。
跟她前男友在一起那会儿,对方就是挺大男子主义的类型,不怎么浪漫,也总有意无意的忘记柴柴的生日,柴柴连半夜阑尾炎发作都是自己强撑着打车去医院,从来没有想要给对方添麻烦。
她也时常跟我八卦的聊起她公主脾气的室友,绘声绘色的讲她室友是怎么堂而皇之的在生理期要求男朋友大冬天跑三条街买喜欢的奶茶再想办法送进女生宿舍的,末了总是丧气的反问我:“我怎么就遇不到这么好的男孩子啊?”
后来我拉她一块儿看甄嬛传,看到皇后身体不适皇帝来瞧她,她就端庄得体提醒皇帝莫留太久,以免误了政事,华妃刚着风寒就立刻派人去请皇上,委委屈屈借着生病的当口儿撒娇要皇上整晚陪着才满意。
皇后因为自小就被教导要懂礼数知章法,所以整个人是克制的,是僵化的,是封闭的,她渴望被爱却无法自如表达,因为缺爱而不得不用规矩礼法武装自己,又因为这样的无趣而更加不得宠爱。
但华妃不一样,她在哥哥和全家人的娇纵下长大,自小就懂得想要就张口讲,讨厌就说不,喜欢的东西就去拿,因为她习惯被满足,所以她天生懂得如何被爱。
可我见过太多像柴柴这样的女孩儿了。
她们从小就没有任性的权利,守规矩就成了唯一可以获得肯定的方式,所以长成了节制自律的壳子来得到父母最起码的赞同
而童年未能养成的爱意收支平衡模式会在成年的关系里也成为阻碍,得不到爱的孩子们自然的学会守规矩,独立自主,并以此作为自己唯一认可的社交方式。
她们无法理解为何在爱情里恃宠而骄的人也能够得到爱,也无法接受自己的任性。
因为他们从降临于世起,就从未获得过任性的权利。
02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写,如今的教育最荒谬之处就在于,女孩儿们受了太多关于“爱”的教育,却缺少“被爱”的教育。
许多女孩子们被教导顺从,被教育温柔,被教化成克制欲望,磨灭需求的不完全人。甚至很多女孩子在被爱的时候慌张迷茫,不知所措,似乎对方付出一点自己就一定要加倍补偿,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段关系。
不要求,不争取,不表达不满,只在“听话”的规训里长成父母期待的女孩儿模样。
03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场联合国环境保护协会辩论赛,一位高挑凌厉的亚裔女孩儿尤其出挑,对手一出论点她立刻找机会反击,言辞犀利气势傲人丝毫不给人喘息机会,抓到对方破绽就步步紧逼,直到最后拿奖也是仰着脑袋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
结果热评里入目皆是:
“这个女生太盛气凌人了,以后肯定不好找男朋友。”
“她也太想赢了吧,看起来好难相处的样子。”
“外国人可能都以为中国女生都这么没礼貌......”
但她只是在努力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已。
还有喜欢的博主分享自己的经历,说她小时候每每有孩子打架争执,总能听到长辈劝道“男孩子嘛,脾性是要差一点”、“男孩是这样的,比不得女孩温柔”;倒是从未耳闻过“女孩子嘛,日后生存更难、陷阱良多,刚烈些是应该的”。
所以你看嘛,不仅是家庭,整个社会都在警告女孩儿们不许放肆。
但不要这样,女孩儿们。真的不要。
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被爱,怎么争取,怎么剥离传统语境长成完全人,我们就自己摸索学习。
我不希望你胡作非为,但我希望你敢要,你敢拿,你敢承认,我就是喜欢,我就是想要,我就是值得这世上一切好东西。
“我希望你相信自己、坚持自己、捍卫自己,相信平等和尊重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不要为爱和性羞愧,不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别温柔地被规训,别被动地接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