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融合发展研究

2020-01-03璟,刘

山东交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交通物流

梁 璟,刘 虎

(1.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2.日照市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开展了《交通强国战略研究》,2018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对《山东建设交通强省研究》立项展开研究。《“交通+”融合发展研究》是该研究课题中的十大专题之一。“交通+”融合发展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新命题,对山东建设交通强省战略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中的各个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融合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间跨界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加深,在交通强省战略中做专题研究将有助于拓展交通与各个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使交通运输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 研究思路

交通强省战略研究的时间跨度是未来三十年,对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需求进行超长期定量预测十分困难,因此应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

“交通+”融合的研究思路分三个层次:一是深入贯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交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以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战略规划为理论依据,阐释“交通+”融合发展的涵义;三是针对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分别展开研究,提出发展需求、融合方向和可能的实现途径。

2 融合方向的提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确定“交通+”融合发展方向和路径最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确定了产业间融合发展的基调,并明确了交通运输业的四个融合方向,即交通运输业与农业、工业、信息产业和新型城镇之间的融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维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更要推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3 融合的涵义

2012—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等文件,是提出现阶段“交通+”融合概念的依据。

(1)“交通+”融合发展即交通运输业与经济社会其它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作为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业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间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和交通强国战略启动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门必须迅速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破除阻碍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思维边界,探索出一条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

(2)“交通+”融合发展是对交通运输业与各产业关系的重新定义,是思维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是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延伸服务领域、跨界融合发展为手段,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为目的的创新发展方式,是交通强省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

(3)“交通+”融合的内涵是指交通运输行业主动向相关产业延伸服务,通过跨界创新主动拓展运输服务领域,最终达到与相关产业发展相互交融、共赢共生的状态。“交通+”融合的外延是指交通运输行业通过融合发展提升自身服务质量,进而引领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4 交通运输业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4.1 交通运输业与农业农村融合需求论证

未来山东农村发展特征:(1)农村常住人口减少,行政村空心化加剧;(2)乡镇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乡镇具备一定的人口集聚趋势;(3)城乡融合发展使部分乡镇发展成卫星城,农民在城里打工,在乡村居住,形成两点一线的日常交通出行需求;(4)传统的赶集客流和上放学客流仍持续存在;(5)农业生产规模化、订单化趋势明显,农产品运输集约化、物联化;(6)农村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和资金约束仍将长期存在。

在农村这样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作用下,未来山东农村的交通运输需求:(1)农村需要便宜、耐用、通达、好养护的交通设施;(2)乡村居民需要既方便周到又财务可行的客运服务;(3)现代化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物流配套服务。

总之,乡村的交通运输必须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乡村运输服务做得好,能起到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作用,形成交通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良好状态,做不好则会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本,不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2 交通运输业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路径

4.2.1 农村公路建养因地、因时制宜

乡村的路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通行能力与交通需求相互匹配是交农融合的最佳状态。未来十年,农村公路以完善路网、优化结构、提高县乡公路比重和等级为主,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建设一批乡村游旅游公路。未来三十年,以需求变化为依据动态调节,将优质交通资源向产业集聚趋势明显、需求潜力较大的镇村偏移。

4.2.2 场站布局引导乡村产业集聚

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建设中抓住融合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参与乡村用地规划,为农村客货运输适当预留场站用地。合理布局农村客货运场站,推升乡镇中心区商业价值,充分挖掘乡镇交通区位优势潜能,带动乡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通过便利的运输服务承托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4.2.3 建设融合发展的农村出行服务体系

建设城乡通勤客运班线,适时开展城乡通勤需求调查,合理规划通勤班线,科学制定票价优惠政策,站点选址人性化,客运发班线路和时间可按需调整、可预约。建立应急救助公益交通援助服务体系,主要服务于有紧急出行需求的农村居民和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

4.2.4 建立融合发展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省级打造农产品物流关键节点。在潍坊、临沂、济宁和德州市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市级实行县乡村物流节点分层建设、一体运营。物流服务节点分层覆盖所有农产品产区;农村物流服务一体化运营,确保运输车辆快进快出、商超企直达,减少装卸和仓储环节;提供保鲜用具配送;提供冷链运输服务;物流节点提供冷库租赁服务。做好农村的快件揽收和派送服务。

5 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5.1 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融合需求论证

制造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的90%以上,是第二产业的核心。交通运输成本是决定制造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物流业是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物流费用中占比最大的是交通运输费用,其次是仓储费用。201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其中交通运输费用为6.9万亿元,占比为52%。保管费用4.6万亿元,占比为35%。精准物流是制造业物流的发展趋势,土地资源约束导致仓储成本提高,必须通过精准的运输组织来减少仓储费用。

5.2 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

(1)基础设施与需求无缝对接。专用铁路、道路直达制造业生产终端,解决“最初一公里”问题;加强铁路、公路对水港、空港的衔接能力,减少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切换频率。(2)运输服务精细化不留死角。开展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专业化运输服务,同步研发应用大件运输技术装备与工艺流程;开展针对特色制造业的特色运输服务,针对食品、药品运输提供精准、可追踪的冷链运输服务,按照企业要求同步研发应用远程追踪与调控技术。(3)打造智能化物流服务平台。注重如何实现智能化的细节问题,注重平台功能的实用性。研发与客户订单系统数据深度融合的物流配送系统;研发可进行模块拼装和系统集成的物流智能管理平台;建立可复制、可定制、可与客户数据库有效对接的智能化物流服务平台。(4)建立完善的融合管理机制。建立政企协调联动机制,引导和支持物流、货贷企业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政府部门制定或修改相关政策,通过税费减免和通关流程简化等措施,降低货贷税费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力支持货贷业发展。

6 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6.1 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需求论证

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不仅局限于“互联网+”的概念,而是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根据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信息产业在行业分类中的全称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是信息传输的媒介而非信息产业的全部。实践证明,不存在脱离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同样也不存在脱离信息技术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更是交通运输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信息化是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实际应用。两者融合程度越高,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越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越强,人民越满意。

6.2 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1)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建立交通运输大数据运营管理机构;做好数据资源归集和数据库整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立数据安全保障机制。(2)加快发展智能交通设施与装备。加快推广普及应用不停车(船)收费无感支付系统;建设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车路协同路域环境设施;推动无人驾驶公交车和货车的研发和应用。(3)大力提升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旅客联程联运服务;建设先进的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智能调度系统,提高城市公交分担率和综合交通换乘效率;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地图导航等服务能力。

7 交通运输业与新型城镇融合发展

7.1 交通运输业与新型城镇融合需求论证

(1)城市私家车快速增长加剧了交通拥堵,公铁水空零换乘枢纽尚未建成,城际交通圈仍缺乏时间效率,城乡交通一体化民生工程仍需推进。(2)货物的仓储面临空间不足、费用不断提高的难题,配送遇到最后一公里难题,商贸物流则存在交易诚信问题。新型城镇的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一系列的交通问题。总之,要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通运输业与新型城镇融合发展是唯一的途径。

7.2 交通运输业与新型城镇融合发展路径

(1)城市配送服务智慧升级。建议运输企业开发可在装货时自动规划送货路线的智能导航送货系统;建立智能化的城市配送平台,实现货主与车辆信息的无缝对接;政府大力倡导夜间配送服务,释放城市交通潜能;加快发展农超即时配送服务。(2)拓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搭建具备金融功能的商贸物流交易保障平台;累积物流企业信用数据,开展用户信用评级;根据用户信用评级提供短期信用贷款服务,缓解小微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3)发展公众出行精细化服务。以移动互联服务为基础,建设与智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开发面向老年人出行的公交查询、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加快社区公交、城际公交、定制公交服务体系建设。

8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8.1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需求论证

当前山东旅游业遇到的交通运输问题:(1)通往景区的交通要道在旅游高峰期异常拥堵,客货车辆混行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旅游体验;(2)旅游公交客源时间分布不均衡,传统运营模式既不适应游客需求,又浪费运力资源,服务吸引力不足;(3)缺少“人在景中游,车在画中行”的景观公路和水上旅游航线。发展服务于旅游的交通和以交通为载体的旅游,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最佳状态。

8.2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

(1)为旅游业提供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针对较为拥堵的景区连接线,进行拓宽改造或单独开辟旅游专用公路;做好旅游公路配套服务区、停车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鼓励各地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拓展客运枢纽场站的旅游集散功能,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公交服务体系。(2)开辟景观公路和水上旅游航线。开展景观公路开发研究,利用好山东良好的海岸线景观和内陆山水人文景观资源,让人造景观融于自然景观;充分挖掘京杭运河沿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辟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内陆水上旅游航线,形成水陆双线互补双赢格局;开发沿海港口城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9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交通+”融合发展更加深刻的内涵与外延。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创新,继续探索适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路径相契合的 “交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业交通物流
基于交通运输业的股票因果网络分析
繁忙的交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小小交通劝导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研究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