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织锦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2020-01-03尹健康
王 林,尹健康, 曾 慧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116034)
傣锦即傣族织锦,是傣族传统的手工艺品,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风情为傣锦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傣锦是傣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傣族人民的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通过传统的手工木架织机织造而成,原材料有毛、麻、丝、棉等。傣锦的图案和纹样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织锦技艺,更凸显了傣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特色。
1 傣锦的艺术特征
1.1 傣锦的纹样及内涵
1.1.1傣锦的纹样
因地理位置和生活场景有所区别,傣锦的纹样图案有一定差异,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织锦文化。傣锦图案种类丰富、绚丽多彩,织造技法复杂,其受到佛教及印度文化的影响,并融合本民族装饰图案及其他民族的元素。傣锦图案多取自日常的生活场景,通过抽象、简化等方法进行提取加以凝练,具有装饰性、象征性。表1为傣锦的主要纹样,图1、图2为代表性傣锦图案。
1.1.2傣锦纹样的艺术内涵
傣锦纹样变化丰富、种类多样,多寓意吉祥、美好。纹样与环境密不可分,傣族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境优美,孔雀、大象是傣锦的典型纹样,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2]。傣族人民将信奉宗教建筑物装饰在傣锦上,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活场景类纹样,如人抬花、牵马等纹样则表达了傣族人民勤劳朴实、热爱劳动的传统。
1.2 傣锦的应用
1.2.1佛幡
傣族人民信奉佛教,佛幡是人们祈祷时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傣锦制成的佛幡图案多以佛寺或与之有关的建筑为主,搭配菩提树、孔雀、大象等象征吉祥的纹样,是人们内心世界和质朴情感的体现[3]。佛幡是傣锦中具有代表性的保存完好并能体现民族特色和技艺的工艺品。
1.2.2传统服饰
傣族虽有不同的分支,但傣锦在傣族服装中的应用及构成形式大同小异,常作为装饰出现在傣族传统服装中,主要位于衣襟、领口、下摆等处。图案以几何纹为主,构图形式为二方连续。
1.2.3家纺用品
傣锦工艺精巧细密,成品耐用、厚实,是傣族人民生活中制作窗帘、被套、床单、坐垫等的首选材料。傣锦制成的家纺用品图案多样、题材广泛、寓意吉祥、色彩艳丽,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2 傣锦的传承
2.1 傣锦的现状
傣族织锦极具民族特色,构思巧妙,手法细腻独特,在我国少数民族织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以及现代纺织业的冲击,高效便捷的机器织锦逐渐取代了手工织锦,传统傣锦手工艺受到强烈冲击,市场萎缩、产量骤降,导致从事傣锦制作的手工艺人数量也相应减少,科学保护和传承傣锦已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
2.2 傣锦的传承
传承傣锦,首先要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环境,适应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模式,以便更高效地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产品设计需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以近年来文化元素的流行载体文创产品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追求视觉效果和实用性,更注重物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因此,傣锦设计与日用品结合对传承傣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推动傣锦等传统手工艺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发展,通过传承人、高校课堂、各类文化平台、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对傣锦的认知度。
3 结语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傣锦体现了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艺术特征,是傣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紧跟时代潮流,植根于传统文化,设计出适应当下社会的傣锦,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傣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