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众创空间项目建设的高职院校创业平台建设研究
——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2李俊良

关键词:毕业生学院学生

李俊良, 章 元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430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类高校也都开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多项文件,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承担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梦工厂”众创空间,在双创孵化基地建设中实践探索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一、项目总体框架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电力高等职业学院,通过实施“梦工厂”众创空间项目,将创新创业的点子和创客导师团队、社会资本进行对接,从团队组建、设计思考、原型制作和产业资源对接等方面着手,推动师生科技创新创意成果转化。建设学院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场所,技术积累的场所,创意产生、孵化、实现的场所,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在理念上,致力于“让学生有梦想,助力实现梦想”,以志趣为导引,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手段,多学科融合,充分释放学生巨大的创新潜力。在体系上,通过建设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孵化场地、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加工制作、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支撑条件,帮助学生将想法变成现实。在机制上,形成开放的建设机制,通过学院各系、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等的主动参与,使“创客梦工厂”成为一个更具创造力的学习空间、梦想实现的摇篮。[1]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完善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1.学院成立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实行就业、创业、教学、团青、科研等部门联动协调机制[2]。创新创业专项工作按业务性质具体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司其职,实现了既齐抓共管,又分工负责。

2.建立固定的校赛平台进行人员选拔,提前谋划、积极准备创新创业类大赛的赛前集训,学院连续4年举办学院“技能运动会”,学生覆盖面逐年提升,通过校赛选拔出优秀团队和人员,作为“创青春”、“互联网+”等赛事的参赛团队。

3.学院年度预算中专设就业创业经费,用于支持和保障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等。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学团队,是学院重点建设教学团队之一,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团队成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职称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双创教学团队实行“双师”培养方式,定期选拔推荐专任教师到企业兼任岗位,从事企业的实际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使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达到100%。

2.从企业、行业部门聘用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骨干作为授课兼职教师[3];2017年,为进一步做好“互联网+”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的赛前准备工作,学院和用友新道合作,组织开展面向全体指导教师的集中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强化师资培训,除了进企业现场培训外,学院面向教师和创业指导人员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近年来,选派50余名教师(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培训及取证考试,多人获得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证书、省级创业指导师证书。

4.学院将创新创业工作业绩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依据和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符合学院实际的《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和《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投身科研,近年来,学院申报专利105项,其中2018年申报专利35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修订教师工作量认定办法,将课程教学课时、科研项目参与、教学成果获得、个人培训经历、学生大赛指导、教学活动组织等纳入工作量。

(三)分层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2017年,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学院正式将创新创业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在学院《课程考核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和《大学生素质认证手册》中,明确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办公司等对应的学分和素质认证加分。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统一纳入学生素质认证体系予以考核,记入学业成绩,同时在保留学籍创新创业、弹性学制、转专业、破格准予毕业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以制度的形式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2.分层分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学校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独创“双重实践周”教学,面向学院全体大一学生,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分组对战、模拟创业的新颖形式,进行为期一周的特训。面向高年级和部分创业意向学生[4]开设《大学生创业融资》等选修课程,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智慧树共享课程平台,学生们可以选修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并取得相应的选修课学分。选拔创业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1000余人次,为学生创业或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打下了前期基础。

(四)构建创新创业实训指导服务体系

1.2017年底,学院“梦工厂”创客实训室完成一期基础建设,建成了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10月,学院建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为师生提供了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场所,创意产生、孵化、实现的场所,让大学生分享创意、募集人员、完善项目、真正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同时,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专业群建设紧密联系,各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实训室、工作室,利用专业群优势建立“3D打印工作坊”、“微电网技术实训室”等,作为院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有力补充。

2.依托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和校外专家,通过企业文化大讲堂、创业沙龙、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指导。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工作同步推进。

3.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和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内创新创业政策,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2016年学院荣获省赛金奖的“FREEZE 3D打印平台项目”正是凭借着赛前在校内举行的“FREEZE”3D打印作品展而奠定了比赛的基础。选树并宣传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与动力。2018年学院学生代表在由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组织的文化科技展上,展示了学院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项目——“任我用”插排,并获得合肥市市长凌云的接见。

会上,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施尔畏教授表示:“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使中国成为了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市场。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并向智能制造转型,我们需要加大创新,同时引入康宁等跨国公司的技术知识,结合本土资源,进一步释放行业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三、项目建设成果显著

(一)创业比例提升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麦可思年度就业创业质量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学院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6%,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3.14%,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3.5%,毕业生投入创新创业比例逐年提升。近年来,共有优秀毕业生和创新创业典型十余人次回到母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讲座、座谈、参与创业指导工作,更有优秀毕业生建立公司后,根据业务发展扩大的需要,回到母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发挥了创新创业典型在学生群体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创新创业成果获奖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获省级奖项3项,2016年获省级奖项3项,2017年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13项,2018年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13项。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均收获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入囊。

部分获奖项目见表1。

表1 学院部分获奖项目

(三)创新创业研究深入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安徽省教育厅多个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相当一部分和创新创业相关。同时,在“梦工厂”创客实训室建设项目基础上,创新创业课题研究不断深入,2016年申报了“大学生创客孵化空间建设”(RW-42教育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创新创业助力学院‘精准资助’”等创新创业相关项目3项;2017年承担2项创新创业类科研课题,发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路径探析》等论文、调研报告多篇;2018年学院项目立项16项,教育厅项目立项3项,发表《多元培训助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探讨》等论文多篇。

四、项目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校内创业咨询、模拟实践活动不足

根据麦可思提供的《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毕业生表示母校开展的促进创业的活动主要集中于社团活动和假期实习/课外兼职,比例均是62.50%,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比例是50.00%。而学生接触到的创业活动中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模拟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课程都分别只占到了12.5%。也就是说在创业咨询、创业模拟的教育和活动方面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这些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吸引到学生们的关注,应当加强活动开展的力度,以及加大活动的宣传。

图1 学院开展的促进创业的活动

图2 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困难

(二)经管类商业知识与指导欠缺

由于学院所开设专业均面向电力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经管类课程的设置,学生对于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匮乏,对于营销和服务等创业技巧没有专门的学习途径,所以造成学生在创业时对于产品、服务的营销推广感到困难较大。创业毕业生表示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困难在于资金的筹备和创业团队的组建,比例均为62.50%,其次是产品、服务的营销推广,比例是37.50%,反映出面向创新创业师生开展的经管类商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欠缺。

(三)专业相关创业项目转化力度弱

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与在校所学专业相关度低。创业毕业生表示自主创业的行业与在校所学专业基本无关,比例是87.50%,而仅有12.50%的毕业生认为自主创业的行业与在校所学专业一致。近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大赛中硕果累累,尤其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省赛金奖,获奖项目均为专业特色明显、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然而这些创业获奖项目在比赛获奖之后很难继续发展,创业项目转化率低。

图3 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与专业一致性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服务欠缺

学院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

2.校内资源整合不够,许多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室没有整合吸纳进来,在专创融合实践方面研究探索不够。

3.创业平台活动宣传推广力度较低,校内开展的创业沙龙以及创业讲座活动数量有限,活动方式较单一。

4.学院缺少专职的创业服务岗位及师资,校内创业平台管理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无法为学生创业提供跟踪服务,创业帮扶力度不够深入。

五、高职院校创业平台建设改善策略及建议

(一)服务方面,定向按需主动服务

1.翻转模式,改变以前的“等项目上门”为“帮助项目产生”,做好创业前端引导工作,主动为师生提供创业服务,提升服务品质。

2.主动帮扶学生创业项目联系相关校内外部门企业,从业务推广、融资、团队建设多方面帮助提升项目质量。

3.建立创业服务网站资源,使有需求的创业项目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到创业帮扶服务。

4.面向指导老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指导服务,例如开展创业指导老师经验交流会,使各类型、各阶段的创业指导老师分享经验与困惑,通过交流共同提升。使校内指导老师能发挥特长,与学生共享成果,共创共建。

(二)宣传方面,开展全方位创业宣传

创业平台建设宣传方面有待加强,要开展多渠道、广覆盖的宣传。线下要加大开展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如学生成果展。将校内学生阶段性成果进行推广,帮助促进项目落地开花,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平台,学校电子大屏幕、广播站、橱窗展板等,线上要通过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

(三)教育方面,完善创业教育训练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业训练工作的支持,学校应该积极借鉴社会优势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训练活动中[5]。

1.加大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普及,配备创业模拟沙盘资源。

2.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商业经管类课程,做好创业实践知识普及。

3.面向学生开展校内创客训练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改进项目商业计划书,打磨商业路演,通过创业训练活动使项目团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或者更好地备赛。

(四)校企合作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

对于有较高需求的创业项目,争取整合校外资源,打造“校企合作共孵”模式。工科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提供合理完善的实践平台,只有在特定的、完善的创新创业的平台下,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更好地被发掘,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6]。

1.帮助寻找校外与创业项目类型一致的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家,搭建创业指导桥梁,特别是帮助获奖项目进一步完善,并开展市场推广。

2.积极寻求校外众创空间共建,例如学院聚马室内环境监控系统项目入驻腾讯共创空间。共同培养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院学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最“叛逆”的毕业生
西行学院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