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用药时需要“忌口”
2020-01-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药师徐晓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药师 徐晓琳
药物与食物在体内发生的另外新增加的作用,即改变药物动力学特性或药物功效学特性或是影响机体营养的作用,称为药食相互作用(FDI)。此前有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药品中,有高达93%的药品可受到食物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服药期间,搭配合理的食物,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其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反之,如果食物搭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临床在使用一些药物时,患者会被要求“忌口”。那么,食物是如何影响药物的呢?
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食物及其成分可直接与药物结合、吸附,或通过影响胃肠道内pH、胃排空等,影响药物的吸收。如高脂饮食可促进脂溶性抗生素的吸收(如灰黄霉素),也可降低某些药物的吸收(如铁剂)。高蛋白饮食可与药物竞争蛋白结合位点而导致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吸收减少。高糖食物可与解热药形成复合体,从而减少药物初期的吸收速度。
其次,食物还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而起作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导致肝药酶合成下降,酶活性下降,进而药物代谢受干扰,药效下降。有的食物还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从而影响某些药物的排泄速率。
再次,有的食物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药物的功效,进而对疾病造成影响。如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华法林,它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或能干扰维生素K合成的食物,均可影响华法林的疗效。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包括酸奶酪、猪肝、蛋黄、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青椒等。有的食物与药物有协同作用,如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时,其中的植物雌激素成分可与雌激素药产生增加药效的协同作用。
即使有的食物不影响药物本身的功效,但可能造成意外的副作用,也可能增强或减弱药物副作用。如饮酒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风险;增加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安眠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发生过度抑制甚至猝死;使抗生素药物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出汗、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果汁送服药物需谨慎
临床有些患者在用药时觉得药太苦或是气味太大,会使用果汁、饮料服药。国外的研究发现,葡萄汁、葡萄柚汁、橙汁、果汁等饮料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柑橘苷类化合物,会抑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从而抑制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如将葡萄柚汁与抗高血压药同服,会抑制药物的肝脏代谢病提高血药浓度,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引起头痛、头晕。将阿司匹林与可乐同服,药物在胃中被碳酸气体酸化,吸收会更差,效果可能会减半。因此,不应与可乐一起服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热药、止痛药。但果汁、饮料的这些作用也不全是坏事,如临床常用牛奶送服环孢霉素,以增加该药生物利用度。
总之,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除非医生嘱咐用果汁、饮料服药,否则不能轻易尝试。如果医生没有特别交代,还是规规矩矩的用温开水服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