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01-02◎赵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语文

◎赵 荣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中华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也与初中语文教学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学热”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很多学校也开始为学生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初中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良好的品格,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求。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和理念,不仅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向他们传递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帮助他们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1]。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由于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传统文化学科,初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十分有限。而且每个学生因成长环境不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教师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经典,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丰富文化底蕴,提升个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积极影响。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传统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学缺乏系统性。

首先,很多学校认为义务教育应以迎合应试需求为主。有的初中语文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对教材中仅有的传统文化内容也一概而过,并没有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也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第二,部分地区由于师资问题,并没有为学生选择专业的语文教师,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不能为学生做透彻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多教师在上岗前没有接受相关方面的岗前培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2]。第三,很多学校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混乱,缺乏系统的梳理。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突出学习重点,不仅浪费教学资源,同时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也很容易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3]。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多为传统文化课程安排一些课时,多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并将传统文化与实际课本相结合。例如,教师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针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教师可以将诗词作为了解曹操生平和思想的依据,让学生从曹操诗词中感受其远大抱负与胸襟,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荐有关曹操的书籍如《三国演义》,这样就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学校应创造条件,为传统文化课程配备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师,或是选择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为教师安排专门的岗前培训,对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培训,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学校应对所有新任教师统一安排传统文化课的考核和公开课评比,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时刻督促教师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教师的专业性,学校应为教师多创造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学习会,组织语文教师到专业的国学馆学习国学知识和授课技巧。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接受最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学,还可以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4]。

(三)突出语文教学重点

教师应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跟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统一整理,帮助学生划分学习重点。学生可以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进行着重学习,这样既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又不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应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搜集各种资料,整理出适合初中学生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传统文化知识,将其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打开视野。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

由于传统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教师应将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利用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将一些较为古老而且无法在现实中还原的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5]。例如,在讲授《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在课前准备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有效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前人智慧中提高自身修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引领下学习经典文化、感悟经典思想、谱写经典人生,不仅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肯定。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传统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