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文博建设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职能和作用

2020-01-02刘利利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博博物馆德育

◎刘利利

(山西省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 山西 吕梁 03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中,文博机构已成为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文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蕴

“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第八条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显像体,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文化博物馆是征集、典藏、研究和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文物遗迹是见证历史延续与流传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博建设让文物遗迹贴近大众、贴近时代;历史遗迹的形象性、文学典故的生动性,都是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教育题材。例如在山西省吕梁市汉画石像博物馆中,有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画像石文物,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装饰品,也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石质建筑材料;画像石雕刻的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原型,也是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文博自身具有独特文化价值,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当代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文博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日渐丰富。充分发挥文博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是文博建设的精髓

文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提升民族凝聚力。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业,社会教育功能是文物博物馆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特征,也是文物博物馆弘扬和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博机构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将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博物馆在宣传展示中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内容,运用多种创新形式,引导大众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当代人与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的共鸣。

(二)创新发展是文博事业的使命担当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中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博建设要注重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发展因素、基本走向和时代影响的整理归纳,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理念。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文博宣教工作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三)“和谐”是文博社会宣教的主要方向

文博宣教工作通过历史文物遗迹、传统文学典故,深入系统地阐明文物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和“中庸”的价值追求;历代社会发展演变中所形成的坚持维护国家统一、讲求政治清明、追求国泰民安、注重发展农事、关注民生等传统治国理念。同时,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并借鉴我国几千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各民族文化融合及多种文化共存的历史文化经验,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团结、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和路径

文博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要充分发挥和宣扬历史文物遗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加强文博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积极研究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

(一)强化职能定位,让文博“活起来”

文博作为以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古代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为公众提供知识的文化教育场所,担负着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任,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终身学校”。现今,我国重视文博社会教育职能的发展,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博物馆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密切相关。文博机构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应强化自身定位,让文博“活起来”。

(二)设立教育基地,推动文博“走出去”

文博机构要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的交流互动,与各院校合作设立教育基地。文博教育实践基地是学校德育文化课程化最直接、重要的方式,文博德育实践基地转型为可持续性学习的重要场所,贯穿学生的德育成长历程,推动德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长,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理想途径。利用文博德育实践基地资源开展课程化设计,能为德育文化课程提供实践途径,有效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要培育一批优秀的“研学旅行”基地,形成有效教育合力,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承传统文化

首先,文博机构应顺应时代潮流,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广泛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文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许多文博展览馆已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实体展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新媒体展览装置力求改变传统单调的展板、展柜宣传形式,参观者在多媒体、交互媒体装置、投影互动等装置引领下有视、听、触等多感官接触。新媒体运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安保等客观条件对展品展示的限制,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将3D虚拟成像技术、VR技术用于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三维空间的虚拟环境,让观众在逼真的音效、绚丽的光效中亲临历史,亲近传统文化。

第二,运用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拓新路径。2017年央视综艺频道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院)合作的一档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捧。该节目的亮点在于展示每家博物馆(院)3件共27件顶级国宝重器,然后再精选出9件“精品中的精品”,并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了一场展览。《国家宝藏》作为文博类节目的大获成功,改变了文博节目的传统传播模式,实现了利用媒体传播与现实生活紧密互动,推动了弘扬和推广传统文化新道路的探索。

第三,引入“互联网+”的网络宣传新形式。博物馆可以通过日新月异的网络工具,向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机会。可以通过各网络平台加强宣传与推广的力度,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拍摄和在线直播等形式,吸引当代年轻人了解文博、了解传统文化,推动文博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

猜你喜欢

文博博物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校园春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博物馆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露天博物馆
中国主要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类院校专业列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