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新闻传播与监管

2020-01-02刘文新

文化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内容

◎刘文新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记者站 重庆 400060)

现阶段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迅速,用户跨媒介平台获取新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当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关键渠道,这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能够获取和传播新闻的微信朋友圈。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用户已经超过了90%,另外还有超过60%的用户在微信之中评论新闻,有超过50%的用户会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新闻。这充分表明,伴随着微信朋友圈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的相互融合,已经有更多用户直接参与到了朋友圈新闻传播中,使得朋友圈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场所。但在其传播过程中也暴露出来很多真假难辨以及过度情绪化渲染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强化监督和管理。

一、社交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日常性实用性和社交性明显

现阶段,在朋友圈当中传播的新闻基本上都是与我们周边事情紧密相关的内容,比如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生老病死、人生规划、民生政策等等。这些新闻一般还可以给大众提供谈资,例如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等,这都充分展现出了传播的日常性和实用性。另外其传播还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这是因为朋友圈是建立在熟人网络基础上的,用户在职业、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基础上获取新闻,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和传播,可以使大众获得一定归属感及满足感[1]。

(二)病毒化传播严重

病毒化传播,就是通过人际关系以及公众力量层层席卷使得信息能够快速扩散的一种方式。从收到信息到二次传播,然后再继续不断传播的循环互动,使受众对新闻的态度也开始从原先的被动型转为主动式。通过朋友圈这种传播优势,那些热点新闻往往会呈病毒态势传播出去,这种将一个微信用户当作中心节点,然后朋友之间相互嵌套叠加形成的多层级信息网络,可以引起非常大的传播效果。

(三)生产及消费随意随时

朋友圈新闻的生产及消费,与大众传播存在很大的差别,第一,从时效性方面来讲,大众传播中的新闻生产及受众消费,其界限都是非常明确的,存在一个象征分界的截稿日期。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生产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甚至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因此随意随时性比较大。第二,朋友圈新闻的生产和原先单向、序列的时间线不同,所有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些信息[2]。那些热点新闻,一部分用户是通过“刷屏”获得的,当其打开朋友圈之后,看到很多好友都在同一时间转发了类似的消息,和看到报纸以及电视节目报道同一类型的事件是非常相似的。

除此之外,相同的事件在发生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新进入到大众的朋友圈,所以其新闻的同步和异步传播就形成了时间的多重维度。

二、社交媒体新闻传播中的问题

(一)内容混杂,真假难辨

朋友圈中的新闻在发布时基本不会审核,所以其内容真假无从证实,其中鱼龙混杂,还充斥着不少谣言,这些假新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通常这种假新闻泛滥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缺少审核人员,不少“新闻”都是个人爆料,并未通过专业人士采访和论证;第二,生产者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爆点”,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主观臆测比较严重,同时还会夸大事实,扭曲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2018年1月15日,一条“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重庆巫山县8岁男孩勇敢喝止偷车贼被泼油,脸部被严重烧伤。视频还放出了男童未被烧伤前的照片,立马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很快,当地警方辟谣称:这是一则十足的假新闻。

(二)舆论无法实现统一化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才能确保人们依照社会政策与方针实施社会活动。朋友圈新闻传播使大众从原先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了主动接受信息,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促进各种信息的快速流动、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三)情绪渲染严重

朋友圈的新闻传播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生产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渲染和夸大新闻事件。再加上很多个人及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往往会在有限信息基础上,通过评论方式补充新闻信息,其呈现及解读通常都无法避免地带有一定主观情绪及色彩[3]。所以其新闻传播中都存在一定情绪化、极端化和戏谑化,只注重了关注度,并不负责探究事实真相,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甚至无视道德及法律法规的约束。这就导致人们无法有效了解事件的原本面貌,也无法有效探究事件真相,甚至会给人们的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三、对微信朋友圈新闻传播的监管

(一)强化内容监管

现阶段互联网监测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虽然朋友圈新闻传播具有极强的封闭性,但是对其内容进行监测,在技术方面还是能够实现的。第一,将那些生产新闻的自媒体在比较明显的位置进行公示,构建实时且透明的失信名单以及信用档案,帮助公众尽快识别那些可信度比较低的自媒体,以有效甄别真假新闻[4]。第二,微信平台必须要强化对朋友圈内容的审核,对虚假新闻进行有效管控,净化传播环境。

(二)强化监管职责

除了技术支持,还必须要在政策及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监管,使微信运营商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微信运营方要在提供高品质内容的过程中,加大整治朋友圈传播中存在的乱象行为,提供更多的解决措施及方案。比如可以把公众号注册门槛提高一些,从根本上减少一些虚假新闻制造者;或者也可以定期给用户公示那些违规的账号[5]。

(三)强化自律

新闻数量不断增多,其内容在日渐丰富的同时也趋向同质化,一些微信自媒体为了出奇制胜,开始转变其内容的具体呈现形式,使得内容变得越来越肤浅、低俗。对此,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与那些遵循新闻准则、恪守新闻道德的自媒体联手起来,构建监督管理组织,并在统一的规范下实现相互制约,降低监督成本,有效规范朋友圈新闻传播的秩序。

四、结语

总之,我国对于朋友圈新闻的传播及监管还处在探索期。今后,任何人都可能变成新闻的生产者及传播者,要确保其传播可以经受住考验,就必须要依赖监管机构的严格把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用户准确且快速地找到最有价值和最真实的信息,才是朋友圈新闻传播发展的基本方向。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