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油画的艺术精神探析
2020-01-02翟启兵
◎翟启兵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近年来,以写意油画的名义开展的写生活动和创作展览此起彼伏,中国写意油画成为当下中国油画创作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成为中国油画理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写意油画不仅是一种创新的艺术样式,更是一种优秀的审美品格,具有“写意精神”的“油画民族化”的审美特征。
一、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要求创作者对自然的表象进行记录,更要将作者含蓄内在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理想通过这种记录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在创作旨趣上追求“意”的表达。创作者为了使绘画作品能够契合“天人合一”的本源精神,在“形”与“神”的关系上把“意境”理解成是超越物质层面以外的心理体验,总结出了“得意于象外”“神采为上,形质次之”“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传统文人画创作方式。其中,把对“意”的表述过程称为“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正如黄宗贤老师曾说:“写意,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中国画的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画的全部主题表现和形式风格之中,是中国画家共同的艺术理想。”
二、写意精神是中国油画家追寻的艺术理想
中国最早学习西方油画的艺术家们,一开始便尝试把中国的写意精神与西方油画相结合进行创作,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切入西方艺术,用传统中国文人画的审美心理去同构西方现代艺术,正如刘海粟在《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中写到“在模写物象外形的画家,都被物象外观所妨碍了,结果只成一种形式……美术纯为心灵的综合,不是物理的事实。”他还把中国画与油画进行比较,认为“中国画最反对的是描头画角,平均的对待每一个细节,而不从大处着眼,最反对的是照相似的摄取,而不予以适当地夸张和剪裁”;林风眠先生也认为“西方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的一面,东方艺术是以印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面”。可以说,他们的这些观点是民族审美心理决定的,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西方写实艺术的反叛。在创作实践中,刘海粟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心理去同构西方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用中国写意式的笔墨对油彩和笔触进行重构、创作出具有写意精神的油画作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虽然写实主义成为中国油画创作的主流思想,但还是有一些艺术家坚持把写意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是他们对油画语言的写意性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董希文、吴冠中等。然而真正从现实主义向写意性转向,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油画家的创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罗尔纯、詹建俊、闻立鹏、赵友萍、朱乃正、杨松林等艺术家纷纷直接转向写意性油画的创作之中,创作出一大批很有影响力且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油画作品。正如尚辉先生总结这个时期的写意油画时所说:“一方面表现出从思想解放为标志的新时期所唤醒的整个民族的复兴精神,对于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产生了巨大张力,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结构对于外来文化的修正和同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艺术思考,促使他们不约而同得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并选择用写意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油画民族化而不懈努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多中国年轻的艺术家们选择追随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兴起大量观念、装置、行为等前卫艺术,但喧嚣之后很快又归于理性和平静,到了90年代后半期,很多艺术家开始重新拾起传统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置于西方现当代艺术观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真正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观念相结合,把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与地域、民族特性相融合,形成中国写意油画表现样式和理论体系,还是在最近十几年,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转向写意油画的创作实践,更是有大量的写意油画理论研究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由装置转向油画,由西方式抽象转向中国式写意,并且从都市文化的视角去观照和表达,使他的作品在具有强烈当代性的同时融入写意精神,走出一条独有的具有写意精神的油画之路。朱春林的油画作品形似写实,实则写意,色彩丰富而有肌理,笔触有强烈的书写性,写对象之形又能兼得其神,把西方绘画的精髓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创造了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油画风格。黄润生用毛笔和排刷作画,把书法中写的意味引入油画创作中,巧妙地把书法中的点、线融入色块中,把中国画中的虚实、留白理念应用于作品,他不用西方的焦点透视,而是更主观的经营画面,但又不失油画的本质,肌理丰富,色彩斑斓,与早期的写意油画相比,更具当下的时代气息,集中体现了当代人文理念和现代视觉经验的整合与转换。当下,还有很多使用写意油画创作方式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创作追寻着中国艺术家几千年来的艺术理想。
三、写意精神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在“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中说:“‘写意油画’就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艺术家们一方面投身自然,深入生活,关切社会发展现实,以彰显时代文化精神的情怀在写意油画上积极创造;另一方面也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视觉方法论上汲取营养,反拨图像时代对绘画语言的冲击和影响,在学术文脉上展开实践的传承与探索,集中体现了写意油画的本质内涵和学术支撑——写意精神。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中国油画走过的100多年,写意精神始终贯穿其中,着眼当下,写意油画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更符合当代人的观照方式和审美特征。当下中国油画家对写意油画的理解与创造更自然、更深入,也更具有当代性。他们不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与价值判断,更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都市文化当代性的油画本土化问题。
写意所表达的是一种心游物外、物我为一,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因此,具有写意精神的中国写意油画崇尚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将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意境”“境界”和“格调”的文化品位,还能折射出艺术家的人文修养与人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