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用研究
2020-01-02李文芳
雷 烁,李文芳
(长江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0 前 言
在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时,我们要考虑它的时间限制、资金限制和各种风险因素等,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的非常准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建筑行业本身的竞争压力,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对项目成本的控制一定要更加有效合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可以在成本控制中起到更加科学的作用。
1 BIM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1.1 BIM技术的特点
1.1.1 模拟性
BIM技术在国内施工的不断推入,BIM技术现已能模拟出施工的各个阶段。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规划阶段,模拟出合理的场地布置,能够减少大型设备调整平面位置的次数,同时,能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合理地安排进场和堆放,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过程的模拟,可以提前知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做出更合理的工序安排,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到安全模拟之中,通过模拟现场车辆出入施工场地的路线,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对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进行逃生模拟,提高作业人员的存活率。
1.1.2 可视化
传统的工程项目图纸,大部分是以CAD二维平面来显示,只是对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以线条绘制的方式来呈现,真正的三维结构就需要自行想象,对空间的描述性不足,具有较低的可视化程度,难以反映施工具体状况。而BIM的可视化技术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二维平面的立体呈现,它可以绘制出具有建筑信息的建筑模型。能够显示出建筑整体的真实性,增加各个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1],给相关管理和施工人员一个直观印象。
1.2 BIM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现状
近年来,政府陆续推出关于BIM的推进政策,2015年6月,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意见》,2016年12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2017年5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从这一系列出台的政策不难看出,国家在大力推动BIM技术的发展,支持建筑行业向信息化迈进。伴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凤凰传媒中心、上海中心等大型BIM成功案例的出现,我国BIM应用的影响力和经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行业性的问题:一方面,BIM相关的软件太多,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称得上BIM软件的就有70多款,我国常用的也有二三十款之多。而不同的软件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2],如REVIT系列软件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建筑设计和文档系统,支持项目所有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图纸;TEKLA系列软件是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而各软件之间的标准和兼容性不统一,无法保证信息模型的充分传递和共享。另一方面,应用BIM模型,需要专业的BIM人员来操作,而目前社会上BIM人才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培养一个专业的人员团队所需的培养费用高昂且周期长,这就导致模型的质量无法保障,使模型的参考性降低[3]。
2 传统施工成本控制难的原因
2.1 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
如今,施工企业采取的成本控制方法还比较传统,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大部分还是从以往的项目中得来的经验来进行管理,而不同的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完全套搬套用不一定适用。依靠过往的理念,无法达到理性的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
企业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进行成本控制,这就导致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员工只会完成自己岗位的本职工作,认为成本管理是成本核算人员的事,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在配合成本控制工作时比较懈怠,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2 数据处理难度大
建设工程由众多分项工程组成,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施工内容多,现场情况复杂,涉及到不同的参与方。在进行数据收集汇总时,容易发生施工信息收集不全,数据共享也比较困难。而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涉及到的专业人员、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甚至出现变更以及返工的情况,这就导致各参与方数据变化较快,容易出现信息传递失真,而数据处理的速度也会变慢,使建筑工程施工效率降低[4]。
2.3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难以控制
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大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再加上盈利的项目被业主指定分包,施工企业本身利润空间就比较小。而在施工阶段,耗时长,所需的人工和材料成本大,经济的浮动和国家政策的调控等作用,导致人工费、材料费涨价而使企业面临亏损。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进度按照施工网络计划进行,甚至在业主的要求下提前竣工,这就要求施工方不断调整各工序之间的顺序,合理调配人员与机械的数量,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成本与前期预测的成本不符,使成本控制的前期预测缺乏准确性。
3 运用BIM技术进行成本控制的优势
3.1 对招投标阶段的优化
利用BIM技术,造价师可以直接使用设计BIM模型,直接提取工程量,节约了传统依据图纸翻模再计算工程量的步骤,使造价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投标策略,以提高投标书的质量和竞争力。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和模拟性,可以对施工方案中的重点工序进行模拟,进行技术可行性、效果、质量等多方面的展示,从而让评标专家更清晰地了解投标方案的优势,增加中标概率。
3.2 对施工现场及方案的优化
在开展项目施工作业时,借助BIIM技术,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有关的施工资源需求,如快速而有效地生成限额领料单[5]。较为合理地分配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使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也可以对具体的构件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利用FRID技术,实时追踪、监控构件使用情况,并传递到BIM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对构件消耗量进行统计,避免找错构件,找不到构件的情况。
借助BIM技术对工程进行虚拟施工,提早地对某些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预防,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注与警示,做好危险源统计分析,以阻止危险的发生。
3.3 对施工进度的优化
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能够减少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变更发生,以免导致项目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成本。而且根据BIM技术直观展现工程项目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沟通不畅和识图不清而发生的返工。
将BIM模型与项目进度计划结合,通过增值法做出成本分析[6],观察项目在每个阶段的成本和进度是否发生偏差,并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以确保项目各道工序按时、高效地完成。
4 结论与展望
利用BIM技术对项目施工进行管理,能够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节约资金时间、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但是要让BIM技术更加快速地发展,保证BIM技术的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国家和行业还要继续大力地推广支持,提高整个行业对BIM技术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
[ID:01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