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20-01-02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陈佳丽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 陈佳丽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不仅缺少作文的主动性,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总是无病呻吟。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儿童视角的缺失,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导致作文教学脱离儿童学情和儿童生活。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模式,运用适合儿童作文的教学策略。确立儿童立场,贴近儿童生活,走进儿童内心,从儿童说话方式入手,创新作文的多元样式,引导儿童尽情地参与到作文活动中,引领儿童快乐作文,享受作文。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从儿童生活中萃取素材,开掘作文源头活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正处于作文学习的初始阶段,算不上巧妇,如果没有一定的作文素材作为基础,作文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目前,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途径主要包括阅读和生活经历两种方式,比较侧重于第一种,这就导致了作文素材的“去生活化现象”,即素材和学生之间缺少亲和力。教师要结合儿童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萃取作文素材,从而消除儿童和素材之间的距离感,这样才能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
例如,要求写“记事”作文时,学生的作文常常记流水账。基于儿童视角,教师不妨改变取材的视角,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引导他们记事。教学写记事作文时,适逢学校体育艺术节开幕,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拔河比赛活动。活动前,我抓住作文训练的时机,布置作文训练的任务,要求他们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按照比赛活动前、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三个环节,重点观察人物和当时的场景,分别写出三个自己观察到的环节内容,特别是有趣的内容。
这个环节从儿童日常生活入手,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植入儿童生活,充分地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倾向。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任务对儿童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引导儿童按照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环节观察,无形中向儿童渗透按照事件发展的程序记事的写作技巧。由于学生经历了活动,获得了鲜活的作文素材,作文就可以避免无病呻吟的空洞感。
二、从儿童视角生成立意,赋予作文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教学尽管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立意不可或缺,立意也是提高作文品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时,往往站在成人的高度,这不仅超出了儿童的实际作文水平,也直接造成了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从儿童的视角引导他们确定立意,赋予作文真情实感,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
在“记事”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交流比赛中的趣事。有个学生说在拔河比赛中,自己小组有个同伴摔了一跤,样子特别好笑。此时,我趁机问他摔倒时具体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他说不能,我问为什么不能,他回答当时拔河太投入了,没有仔细观察。我表扬了他投入比赛、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我又引导其他孩子围绕“摔跤”这个话题交流,孩子们七嘴八舌。最后,采用采访的形式,访问“当事人”,这个孩子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摔倒的,当时就知道拼命地拽。最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让我们感动的是,同学们的投入、忘我,让这场比赛更加出彩。
这样的引导从儿童立场出发,引导儿童生成立意。谈话式的交流,让比赛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儿童捕捉到了比赛之外的难忘画面,于无形中赋予记事更厚重的内涵,增加了作文的厚度。
三、从儿童说话方式入手,创设作文多元样式
目前,小学作文活动主要以“写”为主,这种单一化的作文样式容易产生单调感,与儿童说话方式不对称。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转变作文教学方式,从儿童说话方式入手,引导儿童尽情地参与到作文活动中。
例如,在交流比赛活动场景时,我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几个场景表现出来。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需要回忆场景,这就调动了儿童的活动积累。作文时,我鼓励儿童用“绘本”的样式“创作”,将图画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激发了儿童的作文兴趣,儿童参与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优化作文教学策略,让儿童快乐作文,进而享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