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1-02福建省泉州第十七中学
福建省泉州第十七中学
小引:在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意识以及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此,笔者对如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数不尽的传统文化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以及时间的不断流逝,很多传统文化都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既有效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有效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当前的教学领域,将高中作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有效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这一教学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挑战。比如,很多教师的教学思维仍旧会呈现一定的固化状态,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无法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解。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会增加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地调整教学观念,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摆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学习如何应用工具书,如何分析解决传统文化中不理解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古文《劝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通篇阅读原文。然后,帮助学生对古文划分层次,鼓励学生借助教材下的注释以及手中的工具书,尝试性翻译原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加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展现自己的文学见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兴趣。
其次,当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文章中一些重点的句子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素材。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这些原文中的句子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也能够应用到学生的作文中,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有效学习这些文章能够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总体来说,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新时代,教师绝对不能仅将目光局限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的方式,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例如,教师在讲解《陈情表》时,可以先按照常规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原文的大概内容。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深层内涵”,鼓励学生对文章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陈情表》,尝试性地撰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也可以鼓励学生以文章中的情感为主题开展作文练习,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写作严谨性,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重视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在整合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时代是在不断前进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文化虽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时化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创新调整,将历史与现实有效结合,以此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写作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赤壁赋》《念奴娇》等古代文学作品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现代的诗和散文。比如《冬天的守望》《走进夜色》以及《不完整的梦》等等,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作品形式,分别找出其所具有的优势,贯彻取其精华的学习理念,对其适当借鉴,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结合传统文化引导高中生学习作文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地导入传统文化,有效控制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度,确保其不会影响到原本的教学进度,不会本末倒置。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有效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将其与现实结合,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构建完善的写作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