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0-01-02毕彦华李改婷
毕彦华 李改婷
(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与人才的竞争,要想在复杂的国际发展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教育发展与人才储备工作。高校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一环,在长期积累和层层选拔之下吸纳了大量优质生源,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办学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1]。中文专业是高校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探索如何通过与政府、社会的充分对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同步提升,培养符合社会建设与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中文专业人才。
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现状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高等教育为根本、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参与下,充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联合教育模式,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鲜明价值[2]。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过程中,参与主体利益目标不一致、运行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合作层次较低,教育培养效果十分有限。
协同创新在我国作为独立概念提出的时间较晚,但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却早已有之,只是受到理论研究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3]。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分类一般以目标导向或合作主体作用为视角,以目标导向为视角的研究者基本围绕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这两大目的展开,合作主体作用为视角为代表的研究者则主要以政府主导的合租项目和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着眼点。国外学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Etzkowita在其著作中指出,大学除了发挥教学和研究功能以外,还应当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承担起联合企业与政府的使命。Hall Link Scot 从正式和非正式两个不同角度划分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正式合作模式中包含了合同关系、合作模式和技术转移模式,并指出非正式的共同合作模式下高校、企业以及政府可以共担风险,将成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流趋势。
2 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中国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文专业作为高校的基础学科,历史悠久,主要教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写作等课程,承担着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语言文化的重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因此,中文专业历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功底为目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的文学素质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于当下转型中的应用型高校而言,社会对中文类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而是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应用型人才,反观传统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我们发现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1 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依据。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上存在着重视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轻视实践的问题,这就造成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然而学生在工作中的职业能力欠佳,与社会需求不一致[4]。
2.2 教学理念传统陈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的理念对于学生培养有重大作用。所谓教学理念,即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知。传统的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真正实现主动学习,而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低,只是将期末成绩看做是衡量学习成效的标准,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理念只会让学生认为“学习中文不好找工作”这样的错误观念,而未真正体会到学习中文的实用性。
2.3 课程设计未能突出专业特点
我们对省内五所高校的中文专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课程设置缺乏创新,传统的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与时代脱轨。课程设计应体现出是在为什么样的企业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中文专业需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具备岗位工作能力的人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当中,从而实现学和用的有效结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状,我们应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为主线,从高校办学追求、政府技术发展、社会生产需要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等不同角度出发,探求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
3.1 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中文专业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像网络编辑、自媒体撰稿人、广告文案编辑、创意写作等就业方向,这就需要传统的中文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建立起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网络,建立透明的人才培养体系[5]。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增强人培的针对性,注重与市场的衔接。同时,考虑人培的时效性,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才能达到学生知识体系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统一。
3.2 构建新型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实践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言和文学的基础教育之外,增加口语训练、文案写作、新媒体写作、创意写作等课程,同时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秘书写作和行政能力。在课程的设置和评价体系上,不再一味以期末成绩为最终的标准,而是增加实践环节。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水平,为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课程体制,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转化。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产学研用协同教育的需求[6]。因此,一方面,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加强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应用型教学的水平,朝着双师型教师发展。
3.4 强化实训,实现高效和企业的合作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政府、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在生产、教学、科研和应用之间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协同效应。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打造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3.5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产学研用协同教育牵涉到不同的主体,因此,需要建立产学研用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监督,建立合理的制度,从资金、规范性、监督等各个方面保证多方合作的顺利进行,深化产教融合[7]。同时,鼓励企业、科研所和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跨界的联系。只要各界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良性的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协同育人[8]。
中文专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创新中文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全新的中文人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是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形成学校、政府、企业的联动机制,让三者交叉影响,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多组织、多机构的创新平台,拓宽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才能培养出掌握学科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