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大件运输公司营运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2020-01-02朱宣怡
□ 朱宣怡
(江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S公司是以经营大件和特种货物为主的知名企业。公司同时经营区域配送,储存管理以及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物流,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运输网络。公司车队一流、运力雄厚、管理严谨。公司现有30吨、50吨、100吨、150吨、200吨、300吨的平板车、低板车、爬梯车、凹槽车、轴线车等各种大型车辆,专业运输超长、超高、超宽、超重罐体、履带吊、旋挖转大型电厂设备等。
1 概念界定
1.1 大件运输
大件运输一般是指对大设备的运输配送。大件是在重量、体积上占有优势的物品。在运具上,大件物品有严格要求,不是一般的运输车辆可以完成运输的,需要用到特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超限设备(货物)是指装载轮廓尺寸超过车辆限界标准;超重设备(货物)是指车辆总重量对桥梁的作用超过设计载重。
1.2 净宽限制
指在大件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建筑物、标志牌等对运输宽度的限制。对于“净宽限制”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拆除法、移位法。对道路两旁的树木可以通过修剪、移植、砍伐等措施提高线路净宽。对交通标志牌可以临时移位、拆除,对临时建筑物也可以进行拆除,以确保设备运行所需要的最小宽度。
1.3 载额限制
指由于道路承受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过的大件运输的车辆承重不够的状况。对于“载额强度不足”的问题,主要通过重新修建或加铺钢板的方式进行。此外,还要查看线路下面的管网铺设情况,一些石化企业的地下管网密布,一旦出现管网破损的情况会影响到整个大件运输过程的进行。其中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弯道处要特别注意道路的载额限制。
2 分析问题
2.1 方案制定方面
2.1.1 方案评价指标单一
公路大件运输技术条件要求严格,运输方案是公路大件运输组织的核心,涉及车辆装备、路线选择、道路排障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对公路大件运输的方案进行评价,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运输方案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质量评价。影响大件运输的因素有很多,在制定方案时必须权衡各方面的因素,遵循可比性、客观性、全面性的选择,形成系统的运输方案的评价体系。但是,在S公司中,把成本作为运输方案的单一评价指标已经在正常运营中司空见惯,大家都没有觉得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不对。然而,这恰恰就是“病因”所在。由于运输方案评价的指标过于单一,导致方案的选择可能并不合理,公司执行不合理的运输方案,显然运输效果并不会很好,所以运输方案的准确制定是重中之重,万事的源头。
2.1.2 方案评价方法主观
公路大件运输方案的评价是多指标体系评价,影响因素较多,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不完全独立,有些因素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和排斥的。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比如运输时间的长短、运输过程中滞留时间的长短、运输费用、临时工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设备维修费用等,这些因素是客观因素可以通过量化的方法加以测量和计算;但是在运输方案的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易量化的指标,比如运输的安全性、环境保护、道路桥梁的可通过性等都是不易量化的主观因素,但是这些主观因素对于方案的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S公司对大件运输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也没有经过精细的测算,只是凭借着主观经验进行判断,这种评价方法显然过于绝对,没有说服力。
2.2 运营管理方面
2.2.1 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S公司大件公司分设技术部、市场部、运营中心和财务部几大部门。在S公司中,各个部门在项目运行上只承担自己部门内的职责,在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时候也只是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比如在雇佣临时工人的问题上,市场部负责前期招聘临时工,临时工的对接部门是市场部,但是在实际运输过程中临时工却直接与运营中心运输组的员工接触,这就导致临时工不配合运输组的工作,如果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各部门间就难以快速沟通解决。这表明,S公司的内部组织沟通存在障碍,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从而就无法应对各种各样的状况,最终会降低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
2.2.2 缺少质量监控体系
S公司大件目前还没有实现全流程的电子监控体系,无法为大件运输保驾护航。一些突发状况的通知也只是通过传统的沟通方式,极大的影响了沟通的效率,公司内部没有平台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输状况。除此之外,缺少实时监控体系也同样无法保证运载物在路途中的质量,由于大件运输的运载物性质特殊、价值昂贵,如果稍有纰漏,就会为企业带来巨额损失。
3 解决问题
3.1 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大件运输方案指标的属性,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可量化的客观因素,另一个部分为不易量化的主观因素。不易量化的主观因素有安全性和技术性因素,如牵引车组的可靠性(主要考虑牵引车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性和牵引车驱动轮是否有足够的附着力)、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否因移除树木等对环境保护造成影响)、道路横纵坡通过性(由于大件货物外形尺寸大且质量重,在通过道路横纵坡时极易发生翻车事故,坡道坡度越大,车辆行驶可靠性越差)、弯道通过性(主要考虑运输车组的转弯半径)、桥梁通过性(主要考虑大件运输车组通过相关桥梁的情况,若桥梁的承载能力大于运输车组的总重,则运输车组可以通过桥梁)。对于可量化客观因素主要有经济型因素和时效性因素,比如:运费(单位里程的燃油费和公司工作人员的基础工资)、道路排障费(即雇佣临时工的费用以及专业护送人员的费用)、行驶时间(正常的行驶时间)、其他时间(由于车辆发生故障等因素在路上耽搁的时间)。
3.2 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一方面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在为大件运输保驾护航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的竞争力。运输任务计划先由协调中心作出,在安全、成本和准时兼顾的原则下优化线路,形成新的运输计划和各个小组的工作内容。重点细化可能出现的突变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增强实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行业内公路、桥梁等相关信息公开。公路、桥梁等相关信息的获取是大件运输企业业务开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反映实际运营业务中存在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本文认为,未来应结合大件运输信息平台,推动建立公路、桥梁信息技术数据公开,并定期进行相关信息的更新和发布,以便企业编制运输方案、计算车辆的道路承载情况、核算运输成本以及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4 启示
4.1 客观评价的重要性
S公司在决策运输方案的时候都是大部分凭借着主管人员的经验,而没有进行客观、量化的分析,这样往往导致方案不合理。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在制定方案时采用客观、合理的方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还有很多方法值得借鉴,比如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等。
4.2 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运营管理常常在日常工作中被忽略,但却是最为重要的。运营管理包括对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运营流程的规范,组织结构或者是运营流程小小的改变都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运营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特别是对于高层领导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4.3 行业规范的重要性
不论是什么行业,都要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维护市场各方利益。目前,我国从事大件运输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除了一些比较知名的大件运输公司,还有数百家中小型大件运输公司,从整体来看存在大件运输操作过程不规范,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提升大件运输经营活动规范化程度成为大件运输企业自我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大件运输托运人选择承运人的重要考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