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法制发展策略研究
2020-01-02□尤霁
□ 尤 霁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我国创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的经济融合提供了重要推动,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及多元化的主趋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带动了国际贸易交流,同时也提升了物流行业的层次,跨境物流的振兴便是其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跨境物流将保持常态化发展态势,而在多元化物流需求下,对于跨境物流法制要求也日益迫切。因此,为适应未来“一带一路”发展,跨境物流必须要不断夯实法制基础,依托完整的法制体系加以规范,促进国际物流服务的有序开展,为“一带一路”倡议保驾护航。
1 跨境物流的内涵
现代物流具有综合性科学属性,它集中了多种学科于一身,包括计算机、机构设计、人文社会及自动化控制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物流行业所占的比重也水涨船高,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于物流的解释为:“产品从供给位置到接收位置的实体的流动。”而在“一带一路”的全新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日益密切,赋予了跨境物流行业全新的市场,其主要的特点在于买卖双方跨越了国界,同时也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物流过程,而这也正是现代跨境物流业的全新特征。事实上,跨境物流的振兴与国际贸易发展密不可分,它既属于社会物流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国内物流向国际物流的延伸。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之间的贸易交往日益频繁,这给予了跨境物流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急切的供需平衡推动下,使跨境物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而跨境物流也成为国家及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2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的法制特点
2.1 立法系统性和协调性缺乏
跨境物流来源于国际贸易规模的推动,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使跨境物流越来越趋于广泛化,这其中又包含着主题的广泛和领域的广泛。同时,正因广泛性的存在,也使得跨境物流必须要依托可靠的法律作支撑,以保持正确有效的行业发展姿态,避免各类法律规制问题的干扰,促进跨境物流业务的积极有效开展。然而,纵观我国跨境物流的相关立法,整体所呈现出的状态是分散,而根源在于我国物流立法针对性不足,特别是面对快速增长的跨境物流业务,难以全面满足规范性的要求。并且,由于跨境物流业务涉及层面多,法律要求相对复杂,导致了法律的规范条款相对分散,缺乏具备相对独立性的法律法规。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随着国家法治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类法律立法也在日益完善,包括物流法律在内的内容也日益完善,但受制于跨境物流本身复杂性影响,使部分法律在实践过程中落实相对困难。比如,物流合同属于业务开展的关键环节,在《合同法》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约束,但跨境物流属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其自身具备显著的特殊性,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具有涉外特征,部分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与国内的法律缺乏衔接和协调,导致跨境物流法律矛盾和矛盾增加。
2.2 法律体系松散,缺乏约束性
如今,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在法律领域的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法律体系的建立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伴随我国电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物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振兴,与此同时,物流法律体系也处于关键阶段。然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法律体系的短板也日益显现,如在面对跨境物流法律问题时,通常呈现出法律体系松散性,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体系,这种无序化的法律适用状态,导致了法律约束效率下降,甚至在同一起物流纠纷中,可能会引用多种法律条文规定来进行阐述,不仅增加了法律应用的成本,也使得法律实践缺乏说服力,造成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特别是在跨境物流法律纠纷中,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势必引发国际贸易中的争端,严重阻碍国家贸易关系的深入发展,对于“一带一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此外,从我国的物流法律结构还可以发现,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所构成,从整体的层面来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相对丰富,但通常以指导性为主,欠缺严重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受行政法规制定适应性的影响,可能还会导致与国际惯例相违背的问题产生。而一些操作性强的法规,其所涉及的层面又比较低,导致很多法律法规呈现行业性特征,使跨境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缺乏整体性,严重干扰了“一带一路”对跨境物流的需求。
2.3 跨境物流欠缺便利性协定
近年来,电子商务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跨境电商业务规模持续壮大,使其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增长点。截止目前,虽然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跨境物流作为跨境电商的支撑平台,实体经营的局限性显然大于跨境电商业务。因此,为适应国际贸易及跨境物流的需要,我国建立了大量的物流园区,但从实质上看,这些设施的建立大部分是以国内的需求为主,相较于“一带一路”国家而言,在物流园区的定位上存在一定差异,传统意义的物流园区的功能在于,应对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而现代物流园区则更突出便利化,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参与跨境贸易,建立更为深入的合作关系,促进跨境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的支撑下,虽然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规模逐步壮大,但仍然需要在物流过程中履行复杂的海关程序,而这一方面的国际协定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整体的协调机制,对于跨境物流的发展仍具有一定影响。
3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法制发展策略
3.1 促进跨境物流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为了更好的应对跨境物流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风险,必须依赖于完整的跨境物流法律制度,从而提升跨境物流行业的运行规模性,并优化其经营环境,推动跨境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严格意义上来看,跨境物流法律法规涵盖范围较广,尤其是针对现阶段复杂的物流贸易而言,更是对其进行了更细致的界定与划分。一是审时度势,规范立法理念。现阶段,在良好经济态势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发展,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这对于跨境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更需要关注对跨境物流的立法完善,从而保持国际间良好物流秩序,大幅降低跨境物流贸易可能存在的风险,使各个细微之处都纳入立法范畴;二是理清层次,优化立法结构。跨境物流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需要突出法律法规关联性的同时,也需要按照规范的需求做到主次有别,层次分明,以建立更为立体化的立法结构,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问题加以解决,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产生,真正做到法律制度既能够相互独立,又能够相互影响;三是结合趋势,促进立法完善。在快速的“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跨境物流振兴过程中难免会暴露一些问题,为使跨境物流领域立法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反复立法问题的发生,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中,必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先建立基础性的法律规范,并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完善和监督评价,进一步增强立法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3.2 制定物流管理大纲,促进现行法律法规的融合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跨境物流也迎来了全新机遇。跨境物流的发展最早出现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之下,应当加强对域外国家优秀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成熟跨境物流法律体系的分析与创新,满足现阶段“一带一路”中所面临的法律需求,推动综合物流基本法律的实现。事实上,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的主导国,更需要依托于跨境物流的实际,制定出一部更具整体性、融合性及规范性的物流管理大纲,并对沿线国家形成基本的参照,促进国际间贸易合作的稳步进行。当然,制定物流管理大纲的本质在于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格局,通过对跨境物流需求及法规的融合,优化跨境物流的运营环境,而并非是对有所现行物流法规的集合。当前,在广泛的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更需要以统一的跨境物流“宪法”为基础,加强跨境物流产业的规范和引导。此外,还应加强培养物流行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基于物流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制定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带有滞后性的物流法律,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跨境物流服务,确保国际贸易顺畅进行,为“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保障。
3.3 全面缔结国际协定,规范物流法制发展格局
伴随着全球经贸领域的持续发展,为跨境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可靠基础。从宏观的层面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具备了强烈的国家发展意志,既能够带动沿线友好国家经济的整体跃升,也能够赋予我国更大的国际市场机遇。因此,为了适应未来跨境电商、跨境贸易及跨境物流等领域发展需求,则需要打破国际间的合作局限,建立最基础的、统一性的法制化发展规范,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纽带作用,帮助沿线国家建立一体化的跨境物流法制环境,提升跨境物流产业的发展质量。一方面,要以全面缔结国际贸易协定为中心。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将促进法律的完善,反之,法律的完善同样推动着经济的跃升,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主导与协调职能,密切与沿线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积极缔结国际贸易协定,通过国家之间的贸易互信,从而为跨境物流法制化发展铺平道路,如建立自由贸易区、跨境物流便利通关协定等,并依托海外仓库的创新,从而解决跨境物流时效性问题,提升跨境物流的运行效率。以俄罗斯为例,我国以往的物流效率平均为70天,而自从两国双边协定的签署,“菜鸟驿站”便建立了本地的物流仓库,使跨境包裹只需1小时便可送达,目前甚至已经形成了全球5日达的跨境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要以规范行业发展格局为重点。受制于跨境物流发展阶段影响,我国在物流法制化发展方面略显不足,仍然需要长期的探讨与实践,在此期间,应积极适应跨境物流法制需求和变化,积极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与优化,将国内物流法规与国际接轨,提升跨境物流法制化构建活力,有效解决跨境物流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同时,在管理层面上应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僵局,减少传统局限性所带来的影响,加强部门间联系和协调,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而发挥正面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跨境电商的快速崛起,跨境物流业逐步成长为重要产业,跨境物流对于国际间贸易也至关重要,但这一切需要有完善的法律环境予以支撑。因此,制定一套适应于“一带一路”特征的现代跨境物流法律体系至关重要,并以此来促进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使其在更好的环境中运作,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同时,借助跨境物流法制化优势,增强跨境物流行业竞争力,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进步发展,发挥中国在国际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为国际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尽快让我国跨境物流业与国际接轨,推动沿线国家跨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