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游学”:绍兴文学资源活态化利用的策略

2020-01-02余中樑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游学绍兴文学

沈 洁,余中樑

(1.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浙江 绍兴 312000)

活态化或称活态传承,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延续发展,从而有别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博物馆”式保护。在学术领域,活态化研究多集中于民俗、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学活态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卢永和《试论文学经典的文本活态化》一文从学理角度突破了以文本固化为标志的经典形成观念,认为经典应以“活态”形式存在[1],为相关研究展开提供了有益启示。还有学者从“文学之城”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文学活态化的现实可能性。如葛红兵等《世界文学之都的启示: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一文,借鉴世界文学之城的经验,建议以培育文学创意为重点推进“文学之城”建设[2];张杰《创意城市理念下的南京“世界文学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一文,对照“世界文学之城”的评选标准,提出整合城市文学资源及相关产业,优化文学遗产与景观空间,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策略[3]。相关研究虽然不多,但学者已敏锐注意到文学与旅游,尤其是与以游学、研学为代表的人文旅游具有高度关联性,通过两者的高度融合构建文学之城,以文学实体化、景观化呈现,开展文学主题节庆,文学主题游学活动等方式将文学资源活态化,让文学由“虚”到“实”,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域,可以充分实现文学资源的活化传承,最终达到文学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目的,并反向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但如何以“文学+游学”模式推动城市文学旅游资源整合,学界尚无专门研究。本文将以绍兴为例,探索将城市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实现文学资源“活态化”的有效途径。

一、绍兴构筑“文学+游学”之城的现实基础

1.绍兴“文学之城”建设现状

绍兴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表现在文学领域中,便是无比丰富的作家群体和作品资源,其内容涵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民谣等多种样式。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绍兴文学经典可分为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两块相对独立领域;从创作者和传播方式的角度看,绍兴文学可分为精英文学(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两类;从文学影响力和地位的角度看,绍兴文学又以山水文学和名人文学为主要代表。目前,绍兴已充分开发的文学资源主要是鲁迅、王羲之、陆游为代表的名人文学,尚待且值得开发的文学资源甚丰,包括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代表的山水文学和以绍兴古迹、民俗、名人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

2014年,绍兴提出要建设“中国文学之城”。几年来,绍兴市通过本土作家群建设,落实作家驻城计划和中国作协、《人民文学》采风基地,夯实一刊(《野草》)、一院(鲁迅文学院)、一馆(鲁奖博物馆)建设以及开展文学研讨、文学研究等多种活动共同推进“中国文学之城”项目的落实[4]。通过多年努力,绍兴市以多方合力整合城市文学资源,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学氛围,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影响力。目前,该项目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学活动受众狭窄、影响力有限、缺乏文学出版机构、图书馆和文学类节庆活动少、文学产业化程度较低等,具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2.绍兴“游学之城”建设现状

绍兴旅游资源丰富,有鲁迅故里、沈园、兰亭等多个著名文学性景观。与之相对应,绍兴文学具有较强地域性,与城市、自然景观具有高度关联性,是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为推进绍兴特色游学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目前,绍兴开发成熟的文学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鲁迅为代表的鲁迅故里、鲁镇,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兰亭、书圣故里,以陆游为代表的沈园等。除此之外,完工于2016年的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尚未充分开发的会稽山、若耶溪景区与浙东唐诗之路关联密切;以绍兴古桥、古街、古迹以及书圣故里、青藤书屋(徐渭故居)等名人故居类景区则承载了大量民间文学元素。以上文旅资源是开展绍兴文学主题游学活动的重要基础。

本世纪初,绍兴启动“游学旅游工程”,并于2002年推出“跟着课本游绍兴”文学旅游项目。经过多年实践培育,该项目已成长为国内知名游学品牌,其下涵盖“鲁迅故里研学游”“兰亭书法研修游”等产品,内容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兰亭集序》《钗头凤》等多篇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通过再现、重温、延续作品的方式凸显了游学特色。但该项目仍存在游学受众面狭窄、产品内容单薄、产品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

二、绍兴文学资源“活态化”利用的实施策略

要实现文学资源的“活态化”利用,实现绍兴“文学之城”与“游学之城”的联动发展,最好的切入点便是寻找“文学”与“游学”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城市文学资源,拓展文学活动,构建文学景观等方式推动文学城市建设,为游学活动的拓展和深化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游学主体的拓展、分类、细化,完善游学体系及衍生产品设计等途径构建游学城市,助力城市文学资源开发、文学景观塑造和文学氛围提升。

1.实现城市的“文学化”,营造良好游学氛围

通过现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对接,将绍兴城市进行整体性的“文学化”建设,实现文学常态化,可以为构筑绍兴游学之城营造良好氛围。

(1)以内容为本构建景区,营造体验式“文学情境”。基于文学内容对景区进行构建,是游学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对于开发度较高的景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凸显作家及文本的意义与价值。例如鲁迅主题文学游,需要进一步塑造景区的文学元素,在鲁迅故里、鲁镇进一步还原鲁迅作品的场景与内容,通过文本和现场的双重呈现加深受众的感知。对于开发度不高的景区,或者文学资源丰富但仍未得到有效开发的景区,则应该加大开发力度,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景观塑造。例如“浙东唐诗之路”具有丰富而珍贵的文学资源,但对应的景区尚未进行有效的游学开发,未来可在鉴湖(青甸湖至柯岩段)、会稽山(大禹陵及宛委山)、若耶溪(下游)等景区设计游学线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所体现的是人类对真实的追寻[5]。因此,在进行景区营建和项目设计时,可以结合作品内容和意境来设计景观内容,将作品视角与景观视角重合,强调体验式旅游,重视主体的审美体验,如“浙东唐诗之路”游学可以重现汉服体验、诗词吟诵等文化活动。

(2)开启“城市之书”文学实体化项目,实现城市物理空间与文学的深度融合。文学的“实体化”是实现文学与城市深度融合的有效形式。在构筑“文学之城”过程中,绍兴可以充分借鉴荷兰莱顿市的“诗墙”案例,开启“城市之书”项目。“莱顿诗墙”由莱顿市民和私营机构自发完成,通过将世界各地不同诗人的作品绘制到墙面的方式让行人“同时成为读者/观众,不仅读到诗歌的文本,也同时观看到城市建成环境”,从而促使其“关注语言与图像,文学与现代城市视觉现象之间的关系”[6]。“城市之书”项目的主要出发点是将城市物理空间变成文学书写的载体,绍兴可利用建筑外墙、广告牌、地面等平台,以手绘、打印、灯光、影像等多种手段将绍兴文学的经典文本片段,诸如诗句、名言等呈现出来,从而将整个城市变成文学载体,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这个项目的优势在于,绍兴文学可以通过城市平台更加有效地被市民和游客所感知,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文学氛围,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城市之书”本身便营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不仅可以丰富绍兴的文化地标,还可以有效贯彻绍兴“全城游”理念,将零散的古城融为一体。

(3)丰富文学场馆与文学活动,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纵观世界各地的“文学之城”,不难发现文学对城市公共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与爱丁堡、墨尔本等世界著名“文学之城”相比,绍兴在文学资源方面毫不逊色,但书店、图书馆等文学场馆的数量以及文学、文化类活动的开展方面却是一大短板。目前绍兴尚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独立书店,全市范围内书店和图书馆等文学场馆的密度也很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在政府层面加大文学场馆建设和文学活动的组织、推广力度,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一方面,扶持更多书店、图书馆,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绍兴文学博物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学性场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景区、博物馆、剧院、大学、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学活动,包括阅读、写作、戏剧表演等多种文学节庆,并将其打造为绍兴文学旅游的品牌。此外,还应大力鼓励创意阅读、写作教育,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4)发挥绍兴本地高校优势,提升城市“文学化”进程。高校对城市“文学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文学、教育、旅游、营销、文创等相关学科专业可以为城市“文学化”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二是高校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可以作为城市“文学化”志愿者的主力军;第三是高校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开展、推进各项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绍兴目前共有本专科高校8所,在校生规模逾10万人,充分发挥绍兴本地高校优势,可有效推进城市“文学化”进程。

(5)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做好城市文学品牌的宣传推广。尽管绍兴文学底蕴深厚,但在国内外尚未形成足够影响力。在构建“文学之城”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打造文学城市形象。具体而言,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采用广告、短视频、微电影、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凸显绍兴的文学背景与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凝练绍兴文学特色与文学精神,形成辨识度高的宣传标语和符号形象,塑造“文学之城”的良好品牌。

2.构建文学主题游学体系,深度实现文学资源的实体化与应用化

通过构建文学主题游学体系,可以有效挖掘绍兴文学资源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为构筑文学之城提供有力支持。

(1)对游学主体进行拓展、分类与细化。目前国内游学的主体定位大多是中小学生,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游学活动本身的发展趋势看,游学群体不会限于基础教育阶段,而是会向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和群体拓展。因此,在进行游学项目的设计之前,有必要对游学主体进行拓展、分类与细化。从来源分,游学主体可分为本地受众和外地受众,前者包括绍兴地区的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以及市民,后者包括来自非绍兴地区的游客。前者的游学项目设计可与学校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等相关联,具有长期性、多样性、公益性等特点;后者的游学项目设计更需要凸显主题和内容,需要重视景观营造和游客体验,具有短期性、针对性等特点。从性质分,游学主体可分为学前、中小学、大学、成人、老年和特殊目标群体。不同群体因其特定的地域、年龄、阶层具有不同的游学需求,因此也需要安排不同主题、内容和特色的针对性游学项目。例如,针对绍兴本地市民的游学需求,可以将市民游学与社区教育充分结合,通过景区游览、现场创作、阅读交流会等多种公益性活动推进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2)设计优化游学线路,绘制绍兴文学地图。游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形式,它依赖于目的地的文化遗产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可供旅游者消费的产品[7]。因此,文学游学项目的重点便在于有效利用绍兴本土文学资源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通过对绍兴文学资源和相关景区的考察,可以设计、优化相对应的游学线路:第一条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绍兴名人文学之旅”,第二条是以鉴湖、会稽山、若耶溪为中心的“绍兴山水文学之旅”,第三条是串联绍兴古城各景区为中心的“绍兴民间文学之旅”。这三条线路中,第一条线路是对“跟着课本游绍兴”游学项目的拓展和深化,第二条线路将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主轴展开,第三条线路将重点挖掘绍兴民俗民风以及城市气质与精神。在完善游学线路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绘制详细的文学地图,一方面作为探访景区的指引参考可配合游学行程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富有绍兴特色的旅游周边产品。

(3)设计游学课程,丰富活动形式。游学活动有别于其他旅行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于游与学结合,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因此,在进行游学项目的开发设计时,必须坚持“带着课题去旅行”[8]的理念做好课程设计。游学课程的设计要遵循模块化原则,将绍兴文学资源与对应景区分解为多个模块单元,根据不同游学主体的需求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例如,陆游主题涵盖“名人文学”和“山水文学”两个领域,可以将沈园、陆游故里和鉴湖三个景区进行整合。具体到教学方式,要改变以往游学活动“说教化”和“娱乐化”的不良倾向,更加注重体验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例如,以鲁迅作品为基础构建的鲁镇游学可以通过丰富的场景构建和角色扮演进一步将文学实体化,让学员充分融入鲁迅的文学世界,近距离体验、理解作品内容与内涵。又如,在进行“绍兴民间文学之旅”的项目设计时,可以将老城区内的三山、吼山和柯岩的采石遗迹、越王勾践的遗迹、书圣故里等作为教学任务的设计对象,由学员通过实地探访、游戏竞赛等方式考察景区,搜集相关的传说故事,研究其来源及作品反映的本土社会文化。

(4)充分发挥教学载体的教育功能。合适的教学载体是实现游学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它包括游学手册、文学读本等,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同样可以作为游学的教学载体。在充分借鉴“跟着课本游绍兴”项目的游学手册及周边产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凸显游学手册的教学性、过程性和工具性,并且要重点编写高质量的绍兴文学读本作为游学活动的参考文献。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发挥教学载体的教育功能。

(5)设立专门的游学管理(指导)中心。当前国内的游学旅游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游学主体(包括学校、家庭、个人)与游学目的地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未能充分对应,并存在产品混乱、内容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游学体系的构建,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游学管理机构,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指导、规范和规划游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绍兴本地高校的学术、专业优势,为游学管理与指导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诸如西安、杭州、苏州、绍兴等历史文化名城无一不是充满文学底蕴的城市。但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冲击下,这类城市的文学遗产不断被边缘化,只能以文物保护的模式进行机械记录与保存,成为僵死的历史文本,完全失去了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活态性。通过研究“文学之城”和“游学之城”两者的关联,积极探索以绍兴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通过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学的“活态化”,十分必要。

对地方政府而言,以文学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资产。后工业化时代,旅游、文创产业将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文化意义。未来,在“文学之城”与“游学之城”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推动“文学之城”与“游学之城”融合发展。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做好文学遗产的保护、挖掘与开发工作,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功能,塑造鲜明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也要有效利用文学资源的“IP效应”,积极拓展其旅游、文创价值。相关城市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整体性规划,在此前提下实现文保、教育、旅游、城建等职能部门的深度合作,探索政企合作、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建设模式,为地方文学遗产的活态化传承与开发提供更多有效的建设性思路。

猜你喜欢

游学绍兴文学
绍兴
农村游学活动
我们需要文学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绍兴古镇寻荼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