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反思与改进
2020-01-02纪雨辰
纪雨辰
(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将其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与选修)中共有138首,从中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古诗词的特性使它蕴含了丰富的语文核心素养要素,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它精炼隽永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意境,丰富深广的内蕴、抑扬顿挫的节奏、含蓄多姿的表达对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可激发想象和联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古诗词的作用并加以运用。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反思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更好地体会诗歌的内蕴,更好地理解、坚守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旧有的教学模式来讲解诗歌。通过多次观察高中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和对一些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现阶段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衔接与拓展,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运用
古诗词知识体系的建构可以通过新旧知识衔接的方式来实现。但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新旧知识衔接。比如,《必修3》中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一诗,教师讲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一句的感情时,教师本应该从学生熟悉的“孤舟”“菊花”等意象出发,通过意象所蕴含的思乡之情进行衔接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但部分教师选用直接提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的教法不能实现学生对杜甫诗歌中孤苦思乡感情的联系与总结,无法提高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课堂导入也是新旧知识衔接的一个好契机,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一点。课堂总结也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但大多数教师只做到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导致学生古诗词知识的碎片化。
课后拓展练习不仅止于背诵记忆,还要注意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运用。但老师多以考试为导向,布置背诵、默写等练习较多,不重视拓展训练,忽略古诗词知识的运用。例如,学习完《书愤》之后,教师直接布置:“背过并默写诗歌”,没有布置可以让学生拓展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这样的课后练习,只符合应试教育的“为考试而练习”的特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进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古诗词鉴赏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阻碍学生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的。但是现阶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背诵”的教学方法。例如《夜归鹿门歌》的教学案例:
师:首联写了什么?
生:描写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江边行走时所看到的景象。
师:非常好,概括生动形象。那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这些景象?
生:对比手法,清幽的山寺和喧杂的渡头,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有何作用?
生:在僻静与喧闹的比较中,表现了诗人洒脱的胸怀。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整堂课都是以教师为主来带动学生思考。教师只注重让学生翻译诗句、分析手法、“得出”感情。这样的教学过于形式化、单一化,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忽视价值引导,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诗词中包含了古代文人的气节风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诗歌时缺少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教育。例如《必修4》中的《醉花阴》,在讲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时,教师将重点只放在“黄花”一词的赏析上,指出李清照以黄花来比喻自己的年华已逝,却没有注意到其中蕴含的重阳节赏菊饮酒的风俗。重阳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对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可以趁机帮助学生理解重阳节的文化习俗,体会当时诗人无人陪伴共度佳节的孤独愁绪。
在讲解《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时,部分教师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使用了芙蓉等高洁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清幽、高尚的意境。但是学生可能会有疑问:为何要摘芙蓉,而不是其它花呢?芙蓉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呢?这样的教学策略便没有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的花草文化,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
由于时代的变化,许多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去理解、体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1]所以,高中古诗词教学也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点,注重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整体发展。
(一)加强衔接与练习,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前面提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对于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古诗词知识体系,提高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古诗词的新旧知识的衔接。例如,上述《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案例可修改为:
师:“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句诗作者写了哪些意象?
生:菊花、孤舟。
师:这些意象有没有熟悉感,我们有没有在其它的地方学过?
生: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学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作者借孤舟表达在外漂泊的孤苦思乡之情。
师总结:“舟”这一意象通常是思乡孤苦的代表。
通过“孤舟”这一意象及思乡这一情感的新旧衔
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兴》中的思乡之情。并且学生即将学习的杜甫的《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和周邦彦的《苏幕遮》“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中都有“舟”这一意象,同时代表孤苦思乡之情。这样的知识衔接有助于学生加强诗歌之间的联系,建构古诗词知识体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教师在总结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李清照诗歌中情感的变化。可结合初中时学过的《如梦令》和高中阶段学习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帮助学生初步建构李清照词的情感体系。
加强课外诗歌的拓展与练习,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加强。例如陆游的诗歌《书愤》可以在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与延伸,将教学案例修改为:
《书愤》主要表达了诗人想要北定中原的愿望以及这个愿望无法实现的悲愤之情。陆游一生有两个愿望没有实现,一个是北定中原,还有一个就是他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这个遗憾在其诗歌《钗头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请大家课下自学《钗头凤》并寻找相关的资料,去感受诗人家国情怀之外的儿女柔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感悟。
这样就使学生积极探寻陆游身世及生平,扩充了知识面。经过拓展练习训练,学生逐渐会无意识地使用自己学过的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二)注重依体而教,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
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而优美的意象。对这些意象的理解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时,应该从古诗词的文体特点出发,必要时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等方法来为学生解读古诗词搭建桥梁,引领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与深刻内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所以,上述《夜归鹿门歌》的教学策略可以修改为:
同学们,我们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到了诗歌的清新自然,就像是水墨画卷一般。大家再次朗读诗歌,你能从中读出几幅画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景象想象成两幅画卷,一幅是“黄昏江边争渡”图,另一幅是“月夜山中鹿门”图。通过画卷的展示,帮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与联想,积累古诗词方面的语言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从切实感受来理解诗意。例如,在《定风波》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或者想象一下,在倾盆大雨中行走的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在雨中行走觉得很累、很着急等等。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苏轼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便可找出相关句子,便会从中看出苏轼与自己遇雨的不同反应,自然也就体会到苏轼洒脱的感情。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知识,开阔思维,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追问是教学中常用方法之一。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地追问,帮助学生开阔思维,转换思维方式。例如《将进酒》的教学案例:
教师让学生整体朗读诗歌,体会感情。朗读结束,让学生起来表达各自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从“人生得意须尽欢”中读出了欢乐之情,须尽欢的“欢”字体现了欢乐之情。
教师追问:很好,你注意到了欢字。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欢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吗?
学生回答: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李白此时已经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一直郁郁不得志,内心愤懑,所以只是借酒消愁,及时行乐。
教师追问:很好,你注意联系到了背景,那你有注意在诗歌中的其他地方还有提到欢乐吗?
学生回答:“烹羊宰牛且为乐”中提到了。
教师追问:这句诗中的“且”是什么意思,你能来说一下吗?
学生回答:姑且。
教师追问:很好,为什么是“姑且”的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学生回答:因为李白当时因权贵的谗言,被赐金放还,政治上被打压理想不能实现,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姑且作乐。
教师追问:很好,那这里实际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是一种借酒尽欢,悲而行乐。
这样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适时地追问,让学生经过主动思考与探究来进行诗歌赏析。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思辨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整体的核心素养。
(三)重视价值引导,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语言方面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在高中古诗词中蕴含了许多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例如重阳节。所以,可将上述《醉花阴》的教学策略修改为: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重阳节的诗歌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这首诗歌讲述了古代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生:古代在重阳节这一天,通过佩戴茱萸来避除邪气、抵御风寒。
师:很好,还有呢?
生:在《登高》也讲到了在重阳节与家人一起登高祈福。
师:很好,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古代重阳节的另外一种习俗,我们一起来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一句中,作者在做什么?
生:饮酒。(师答)很好,在古代的重阳节,还有赏菊、喝菊花酒、食用糕点的习俗,菊花蕴含长长久久之意,糕点有步步高升的寓意。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品味,从古诗词中寻找共鸣,自主探求古诗词背后的人文精神。
除了节日文化之外,诗歌中还蕴含了大量的花草文化。例如,“芙蓉”这一意象。所以,将上述《涉江采芙蓉》的教学策略修改为:
师:同学们,我们读完诗歌第一句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为什么要采摘芙蓉,而不是别的花呢?其实,古代的芙蓉又名荷花,象征着爱情、高洁、忠贞、君子等内涵,我们有在其它地方学过吗?
生:在《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用荷花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
师:很好,那在这首诗歌中代表了什么呢?
生:用芙蓉来表达爱情的忠贞。
上述教师通过“芙蓉”这一意象,帮助学生梳理古诗词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古代传统花草文化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学生在学习选修教材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一句时,自然会由芙蓉联想到作者高洁的品质,借此理解隐藏在诗句下的作者的真实内涵:用惊风、密雨来象征政治的黑暗,用芙蓉和薜荔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由此表达了黑暗势力对贤能之人的中伤。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学生可以增强自我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品味,从古诗词中寻找共鸣,自主探求古诗词背后的人文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