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词汇在英语新闻中的运用

2020-01-02杜国东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比喻词汇动物

杜国东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英文部,北京 100037)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中,一直和动物保持亲密联系。长期以来,人们用动物和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来描写人或物,赋予动物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世界各国的语言和文化。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含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俗语,这些词语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和特点,已经完全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之所以丰富多彩,动物词汇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语言中这种动物现象是人类漫长的生活和劳动实践的结晶[1]。如今,动物类词汇在英语新闻中愈发常见,极大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和画面感,使报道语言诙谐活泼、生动有趣,同时更加富有人情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新闻写作要求通俗易懂、形象化、有概括力和感染力,而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短语、比喻用法以及其它表达方式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特征,在英语报刊中被广泛使用。

一、比喻联想适当,表述生动形象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文学评论家艾·阿·理查兹曾说:“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比喻, 我们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而不用比喻。”[2]除了文学作品,比喻尤其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青睐,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成为当代英语新闻语篇的灵魂,它能随情应景的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呈现出具体鲜明、活泼有趣的动人力量[3]。新闻写作在崇尚真实、客观和准确的前提下,灵活巧妙地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段,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增加稿件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令人回味无穷。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新闻报道往往使用一些比喻以引起读者的情感联系,即以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描绘、说明不熟知或较抽象的事物,使人读后产生某种联想[4]。

英语报道中动物词汇是非常常见的喻体,用动物形象来喻指人或事,可以瞬间使画面跃然纸上。英美报刊把假意慈善称为鳄鱼眼泪(crocodile tears);用蜜蜂膝盖(bee's knees)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用变色龙(chameleon)比喻变化无常、见风使舵之人;用马的羽毛(horse feathers)表示胡说、废话;用蜂王(queen bee)比喻女领导人、社交界女王;用纸老虎(paper tiger)比喻那些外强中干的人、团体、组织或国家;用鲇鱼(catfish)指代在网络交友中刻意隐瞒自己身份,欺骗别人的人。英语时政报道中动物词汇表达式更是俯首皆是,比如把强硬派政客称为鹰派(hawk);温和派比作鸽派(dove);未能当选的政客比作跛鸭(lame duck);竞选中重要的捐助人比作肥猫(fat cat);赤裸裸的政治交易形容为horsing-trading;把竞选时竞选伙伴(通常指副总统竞选人)的政治势力更大、号召力更强的候选人名单形容为袋鼠式候选人(kangaroo ticket);把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比作驴象之争等。在NBA赛场,科比·布莱恩特被比喻为黑曼巴(mamba),形容他在场上的杀手本色。2016年4月14日是科比职业生涯谢幕战,美联社一篇报道的标题为Kobe Bryant scores 60 points in Hollywood farewell:“Mamba out”。这些动物词汇习惯表达式用简练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印象,突出了报道的趣味性和人情味,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推进反腐工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打老虎”和“拍苍蝇”成为中国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老虎”指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苍蝇”形容贪赃枉法的基层官员。我国英文对外报道中采取了直译方法,力求保持原滋原味。新华社2013年1月23日发布一篇中央推进反腐工作的报道,其中提到:“Xi has vowed to crack down on both ‘tigers’ and ‘flies’-powerful leaders and lowly bureaucrats - in his campaign against corruption and petty bureaucracy.” 近年来我国信息诈骗活动猖獗,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打击信息诈骗犯罪的“猎狐”行动,即抓捕在逃嫌犯。英国《每日电讯报》在2014年7月24日一篇关于猎狐行动的报道中谈到:“China's Communist Party has launched an international ‘fox hunt’ for corrupt officials, vowing to track fugitives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and bring them to justice.”

德国《大西洋评论》(Atlantic Review)网站曾在2010年2月8日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Of BRICs and PIGS。该文阐述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金砖四国(BRICs)的经济增长潜力,并和南欧四国,包括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进行对比。欧洲金融界和新闻界将这南欧四国英文首字母连接成一个词正好是“pigs”,用来形容这些国家经济不景气,深陷财政赤字。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发达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香港《南华早报》在2016年12月22日一篇谈到中国和亚洲经济展望的稿件中提到:“That, in turn, reflects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called four Asian tigers.” 需要指出的是亚洲四小龙被外媒广泛称为亚洲四小虎,因为龙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指代意义不同,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差异。

二、区分国俗语义,铭记中外差异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5]认为:“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就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各民族文化特征都在词汇里留下自己的印迹,语言和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动物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往往具有不同隐喻内涵和象征意义,产生不同的国俗文化语义。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6]把国俗词语界定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族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是词语在实体指称意义的基础上添加的民族文化语义。我国的国俗语义词汇在对外报道中往往难以找到对应的或者相近的表达方式,因为中英两种语言虽然有时具有相互匹配的词汇,但是所指意义和感情色彩往往大相径庭。动物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常常引起不同的联想,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西方社会流行一句双关语,说中国的国鸟是“鹤”,因为走到哪里都能看见鹤。究其原因是在英语里鹤同建筑工地的吊车都叫crane,意思是说中国到处都在建设,发展迅速[7]。如前所述,龙(dragon)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喜欢以“龙的传人”自居。西方国家则把龙视为恐怖的怪兽,与“邪恶”同义,深为英语民族所厌恶。《圣经》里把龙看作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于2010年9月21发表了一篇中印关系的文章,其中特别谈到中英文化对于龙的认知差异,认为龙在中国具有智慧和积极的力量。原文为:“In Chinese folklore a dragon is a wise and positive force, not a menace to be slain by St. George.” 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交往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渗透, 龙在汉语里“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意义已经逐渐被西方读者所接受。2011年11月24日,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在BBC撰文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原文标题为China, the leading “dragon” of the world economy。

中英两民族长期以来受不同文化熏陶,两种语言经常赋予相同动物不同内涵,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心理。英语中“羊”的概念可以细分为 sheep(绵羊) 和goat(山羊)。英美文化中sheep 给人以温顺、善良、天真无邪的联想,而goat 则使人联想到魔鬼,多用来指代色狼,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汉语言文化中,羊更多是代表温顺的意思,没有任何恶意,这是彼此语言的一种文化内涵缺位。英美报刊的经济报道经常把sheep比作经济繁荣,形势喜人,而用goat来指代不景气,经济凋敝。2014年5月5日,美国《福布斯》商业杂志在一篇国际新兴市场前景展望的文章中提到:“For investors it's important to separate well-managed emerging economies, the sheep, from the poorly run economies, the goats.” 这篇报道把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出口增长,财政盈余国家的经济形势称为sheep, 而把印尼、土耳其和南非等近期遭受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的国家称作goat。

西方文化中人们用butterfly(蝴蝶)形容轻浮多变、寻欢作乐的人,习惯于把交际花称为 “social butterfly”。2013年5月4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交际花如何沦落为黑寡妇的文章标题为Path from “social butterfly” to Boston suspect's widow。蝴蝶在汉语里没有交际花的含义,更多是用来表达美丽,变化多端。例如在一篇对作家王蒙的专访中,《中国日报》记者把王蒙形容为变换莫测的大蝴蝶。原文为:“王蒙是谁?国人和洋人已经给他加封了若干头衔: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长,党官,右派,反官僚主义的先锋,御用文人,北京作家群的‘头儿’…… 总之,是一只变幻无穷的大蝴蝶。”[8]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声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最初的对外新闻稿件把“走狗”翻译成了“walking dog”,但外国专家对这一口号提出了批评,因为西方文化把狗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稿件最后改成了lackeys(仆从)。对外报道需要特别注意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不可望文生“译”。对外报道还需尽量利用中英文化的趋同现象,使读者感到亲切易懂,同时注意文化干扰,尤其是中英文所指的意思相近但喻体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述也就不一样[9]。

三、名词转为动词,丰富报道语言

名词动词化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语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名词被用作动词来表示具有该名词特点或性质特征的动作习惯,使语言更加精炼、形象化,富于表现力和亲和力。从语用学角度来看,最理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用最经济的话语来表达最充分最形象生动的信息,体现了“语言经济原则”和“语言效率原则”[10]。语言总是向着简单、经济,便于交流的方向发展,名词动词化具有语义增值之效,除了增加原名词所没有的描述性和过程化动作意味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它能保持语义新鲜性、增加读者的心理联系,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尤其常见。新闻英语在用词方面具有四个特色:通俗质朴、具体形象、新颖活泼、短小精炼[11]。动物词汇转变为动词用法,就是把动物特征的行为,即动物词汇的引申意义,形象地描绘出来,或形似,或神似,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动物词汇动词化可以给读者带来有声有色的鲜活画面,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情绪,把新闻事件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闻可视化写法,动物词汇动词化把事件中的“僵尸”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活人[12]。

英语新闻已经形成了很多独特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在用词造句方面喜欢标新立异,吸引眼球。为了达到传播效果最优化,动物词汇转为动词的用法不但丰富了报道语言,还可以释放词语的隐含义和联想义,让人过目不忘。具体来说,dog(狗)指紧跟某人;pig(猪)指大口吞咽食物;monkey(猴子)指耍弄、乱搞;ape(猿)指效仿;peacock(孔雀)指炫耀;badger(獾)指纠缠,缠住; bug(昆虫)指烦恼、折磨;parrot(鹦鹉)

指代重复别人的话;beetle(甲壳虫)用来形容匆忙行走等。此外,动物词汇动词化用法在英美报刊中经常以短语形式出现,用简练的词句表达形象复杂的动作。例如,rabbit on 形容某人喋喋不休;horse on 指作弄某人;monkey around指外面鬼混;crab about指抱怨;chicken out指因胆小而放弃;snake along用来表达蜿蜒曲折的意思;worm one' s confidence指骗取某人的信任。动物词汇的使用可以使细节更加生动鲜活,促发读者形象思维,增强视觉感和冲击力,产生一种入其境,见其人的感觉。

2008年12月14日,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到伊拉克进行告别访问,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名伊拉克记者向布什连扔两只鞋,并高声辱骂。彭博社随后一篇报道的标题为President Bush ducks shoes thrown by Iraqi journalist。Duck(鸭子)一词形象描写了布什情急之下弯腰闪躲的画面,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让人记忆犹新。其中duck名词转为动词表示慌忙逃避的意思,此义根据鸭子遇到危险和惊吓时慌不择路的形象衍生出来。《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在2013年第11期发表了一篇女检察官杨斌关爱犯罪嫌疑人家属的文章,其中一段话是:“When the boy didn't stir, the old man fished out a lighter from his pocket, and tried to burn the child's hand.” Fish out这一短语形象地展示了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抱着孩子在法庭外焦急等待宣判结果,情急之下掏出打火机试图唤醒熟睡的孩子。

英国《每日邮报》在2015年2月6日的健康版块报道了一篇男女饮食习惯差异的研究,标题为Why men wolf down their meals while women take their time: The sexes have different chewing patterns。Wolf down这一短语生动刻画了男人进食时喜欢狼吞虎咽的画面。2016年3月21日,加纳新闻网(News Ghana)刊发了一篇美国威胁对津巴布韦实施制裁的文章,标题为US to cow Zimbabwe into submission with sanctions。Cow into submission(使屈服)把美国蛮横无理、咄咄逼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2017年9月刊发了一篇山东临沂暴走团占道发生车祸的报道,其中提到:“On the early morning of July 8, 2017, a taxi rammed into a crowd of walkers on a vehicle road of the city, killing one and injuring two.” 短语ram into指突然冲入、猛烈撞击的意思,这一用法恰当地增加了稿件细节的力量。使用动物词汇来进行细节描写极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感情色彩和传播效果,让人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触碰到,给读者一种直观性、贴近性和现场感。

四、词汇内涵演变,特定经济现象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即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又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者。在充当工具和记录者的过程中,语言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往往会引起语言符号意义的变化[13]。语言总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发展而不断变化,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使词汇日益丰富,寓意不断充实,与此同时,一些旧的词汇在新的语境下衍生出新的含义。新词新义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产生新词新义的方式也很多,有构词、借词、仿造词、旧词复活、派生新义、词类转换。有些现代词语产生了新义,大半由于转义用法的结果[14]。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前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经济活动、经济术语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中来。经济术语主要描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包括许多抽象、陌生、晦涩难懂的经济概念、经济现象。在经济话语中,常常用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动物无疑是很好的隐喻素材,大千世界,动物种类繁多、形体各异、习性多样、行为复杂,一些动物词汇逐渐演变为特定的经济运行和金融现象,使经济术语中无形、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具体、简单,易于理解[15]。

如今经济学中的“疯狂动物城”越来越大。英语新闻中loan shark(借贷鲨鱼)用来指高利贷;sheep flock effect(羊群效应)指经济活动中的从众跟风心理;red herring(红鲱鱼)用来指代承销商向潜在投资人发行的招股书初稿,以便试探市场对该证券的兴趣;dead cat bounce(死猫反弹)形容股价在长期下跌后短时间内迅速反弹,然后继续下跌的情况。在金融领域,wolf(狼)用来暗指华尔街那些拥有权势,时常有不法行为的人;lion(狮子)指代华尔街的大户;zebra(斑马)形容那些不论股市如何风云变化,始终坚持原有投资策略的人;crocodile(鳄鱼)比喻那些掌控着惊人财富,在金融界地位显赫的人物或团系,比如“金融大鳄”索罗斯。此外,turtle economy(乌龟经济)常被媒体用来描述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经济以及20世纪90年代处于“失落的十年”中的日本经济衰退。摩根大通在2012年险些命丧鲸口,因为一位代号为London Whale(伦敦鲸)的交易员对企业债的交易造成了信贷市场的剧烈波动,最终导致该银行史上最大规模的衍生品押注高达65亿美元的亏损。“伦敦鲸”此后在金融领域被指为巨大的金融监管漏洞或风险。美国国家民族政坛杂志(The Nation)在2013年3月17日发表了一篇讨论美国金融风险以及政府监管应对政策的文章,标题为A failed whale, and how to fix it。

俗语称“牛市持股赚大钱,熊市持股套的牢”,如今bull(牛市)和bear(熊市)已经成为股市专用术语。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股市行情普遍看淡。这些词汇和短语已经成为固定用法,英文报章中司空见惯,无需特别解释。《日本经济新闻》在2014年8月1日刊登一篇中国近年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制造业大国一跃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报道。这篇稿件的标题为Copycat China growing tech tiger's whiskers,翻译为汉语是“山寨猫中国长出了科技虎的胡须”。进入新世纪风险投资发展迅猛,与此相关的新词语、新表达开始出现。独角兽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稀有而且高贵,美国著名Cowboy Ventures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称为“独角兽”(unicorn)。这个词语迅速流行于硅谷和整个金融领域,并且出现在2015年2月份的《财富》杂志封面上,标题为The Age of Unicorns。在经济领域,white elephant(白象)通常指花费巨大而作用有限的投资。新加坡英文报纸《海峡时报》于2017年12月13日发表了一篇质疑港珠澳大桥建设成本和环境评估的文章,标题是Marvel or white elephant? Hong Kong's troubled mega bridge。

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评论员文章,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一节中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首次提到“黑天鹅”和“灰犀牛”概念。灰犀牛成为近期经济领域被频繁提及的热词,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提出。在她所著《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以重达两吨的灰犀牛来形容发生概率大且影响深远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难以预料,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危险。CNN当日援引《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时写到:“Now authorities in China are being urged to watch for ‘gray rhinos’-obvious dangers that are often ignored anyway.” 近年来国际社会风起云涌,西方媒体把一系列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统称为黑天鹅事件。《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在2017年2月发表的一篇欧美国家民粹主义大行其道的稿件中,把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等事件称为黑天鹅事件。英文原文为:“The series of political ‘black swan’ in 2016, including Britain's planned withdrawal from the EU after a referendum and Donald Trump's victory in the US elections, stem from a resurgence of populism.”无论是独角兽公司,还是灰犀牛危机,亦或黑天鹅事件,寥寥几语就把复杂的经济现象表述清晰,即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又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英汉两种语言都极其发达,词汇异常丰富,与动物有关的词汇和俗语比比皆是。近年来,英语新闻报道中动物类词汇越来越常见,广泛应用于比喻等修辞方法中。出于宣传效果的考虑,新闻记者竭力追求新奇而使用种种招眼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发展、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动物类词汇的用法既有共性又差异明显,英语新闻写作需要格外留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动物词汇不断衍生出新的用法并被赋予新的含义,甚至成为专有名词用于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从而使复杂的概念清晰突出,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为读者所广泛接受和认可。我国的英文媒体在对外报道,尤其是经济报道中,可以尽量多使用这些动物词汇用法,扩大和国外受众的阅读契合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从而达到理想的对外传播效果。迄今为止学界已经做了大量关于动物词汇的研究,但是绝大部分内容着眼于隐喻及中英文化内涵差异和翻译技巧等方面,而动物词汇在英语新闻中的使用规律及其效果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值得语言学和新闻学等学科继续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比喻词汇动物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比喻
买椟dú还珠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