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较研究

2020-01-01赵胜男黄晓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赵胜男,黄晓颖

(1.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2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1 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状况

1.1 国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以美国为例,是最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趋于完善并正在良性循环。 在国外的高校里,学校会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培养课程,使学生作为创业者拥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强大的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同时引入相应的项目,学生可以体验,使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2 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发展不太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可观, 有的地方学生甚至不知道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够成熟还应加强完善, 教育资源不够强大, 国家政策应对地方的政策不够精准等相关问题接踵而至。

1.3 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师资队伍短缺。 应时代需求创新创业作为新生事物,对于教师也有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以往的高校中,教师只负责教给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对于创新创业的培养更是有限,使学生不够了解与重视。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的培养需要更加健全的体系、专业的知识、前沿的信息。 学校应给学生配置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 对校内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颁发资格证书,也可以聘请社会上有着创新创业成功经验, 理论知识扎实的相关专业人士,完善师资队伍。

其二是教育资源有限。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中,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 创新创业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最新的信息,还需要有强大的资源。 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与政府、相关高校、企业间的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一起创办项目,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创新精神和意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程。

其三是缺乏资金政策。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中,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息息相关。 高校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与相关政策的扶持,很难展开创新创业的工作,降低创新创业节积极性。 政府部门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力保障。及时提供创新创新创业的最新相关信息,促进创新创业的展开。对于资金扶持政策, 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学生不了解创业贷款这一政策,应加强创业宣传力度,激发学积极性,对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资金扶持, 鼓励大胆展开创业工作。

1.4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点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当代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虽然在家长无微不至的温暖怀抱中长大,但他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关于新生事物有较强的学习才能。 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使学生们健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入的学习。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点是促进高校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能不能充分就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点。创新创业对于这种形式有很大的缓解。高校只有完善创新创业培养的课程体系, 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前沿的创新创业信息,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在校内招募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或者同样有激情有能力的人士。 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2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定位及目标

2.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定位与目标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强调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之下培养了许多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如谷歌、耐克等公司的创办人。哈佛大学的学生具有独立、拼搏、激情、敢于冒险的优秀品质,培养出一批批的精英人士。

其一是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局限于技能和知识,还有创业能力和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发展出一种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不着眼于当下书本知识,而要考虑到学生以后的生活、职业、培养方向等方面。

其二是完善课程体系。 美国对于课程这一方面比较开放,每个社区可以根据当地政策进行设置。但主体上都有层次分类,比如,不同学历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不同,公选课和专业课针对点也不同。同时学生也参加一些企业创业策划项目,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体验创业的整个大致过程。

其三是建立创业教育中心。 创业教育中心服务于创业教育,提供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科研经费等,也是与其他高校资源共享联系的纽带。如斯坦福创业中心,增强学生与毕业校友的联系, 增加校园创业氛围与凝聚力,一起创办大型创业项目。创业教育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平台。

2.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定位与目标

国内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承担主要责任,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同时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自主进行创业。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秀人才。

其一是理论知识。 当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处于一个朦胧模糊的阶段时就需要高校承担起让学生了解熟悉的责任。 高校主要承担理论知识,包括相关专业知识、创业思维、创业模式、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学生对于创新创业了解是从学校获得的,创新创业的知识、成功的案例、超前的思维等,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 高校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建立相关课程体系,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有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走出校门有能力去面对各种情况。

其二是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业潜力,创业能力,学校应与社会广大企业、成功人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或者学校自己建立创办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创业信息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等,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迅速成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2.3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定位与目标对国内的启示

我国高校要形成健全的创新创业体系, 还需向国外学习优秀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 特别是发展趋于成熟的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走出一条系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道路。

首先是健全课程体系。 只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教育,针对学校自身特色与发展方向,发展出一条“一流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学历的受教育者进行课程分类。

其次是培养师资队伍。 应时代需求国家出台了创新发展战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承担着重大责任。应加强对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训,严格把关,不定期进行考核和学习交流,丰富老师的知识面,增强创业意识。只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引导“一流大学”创新创业的培养。

3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与管理

3.1 国外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与管理

美国高校承担主要责任进行创新创业培养, 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界、广大投资者、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其一是培养强大师资队伍。首先在师资建设方面,加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教师的培训力度, 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企业创业项目上来亲自体验, 丰富教师的经验和实践能力。邀请企业成功人士进入课堂,保障专业性和实践性,启发学生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

其二是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不同受教育者开设不同的课程,分公开课选修课。 依据学生自身发展方向,选择最专业的课程、最佳教学方法、培养方式针对性培养人才。

其三是建立创业组织。 对于创新创业需要有领头羊来把握大方向,就需要建立一些创新创业组织,作为中间枢纽,进行统一管理,形成高效管理机制,比如创业教育中心,创业者协会等。 便于学生进行沟通、获得资源、培训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方方面面。

3.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与管理

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分散状态,对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 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模式引导好大方向。主要有以下方向。

首先建立系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生只有经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对创新创业有更深更广泛的了解,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学校可针对专业开设必选课进行专门培养,设公选课进行了解,重点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意识等方面。

其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端正对于创新创业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氛围,传统教育模式也并不全是缺点,我们应取精华其糟粕,融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将理论与实践创业结合起来创造浓厚氛围, 更好的鼓励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创新创业。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高校对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进行要个筛选,培训交流,颁发资格证书。 仅仅该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要与其他高校老师资源共享,可聘用作为客座教授,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3.3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与管理对国内的影响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机制进入日趋完善并良性循环的,值得我国借鉴学习,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抄,要融合我国现状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精华弃糟粕,特别是国外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创新创业管理方面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同时要建设“一流高校”的培养机制与管理就要建立一些研究中心和研究协会, 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的发展。

4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与成效

创新创业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 就目前来说美国的创新创业模式已趋于完善。 美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对于创新创业有着极大的热情, 因此创新创业在美国有着极大的发展。 而创新创业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在一系列的政策下,虽然正处于发展时期对于这条道路仍处于自我摸索, 但在高校的培养下大学生们创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4.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与成效

国外人才机制的培养日渐完善, 特别是美国最为最先开展创新创新教育的国家, 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着健全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知识。 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新思维方面加大力度。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师资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道路上的重中之重, 国外不仅有严格的筛选政策,还要对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培训办法资格证书,严格把关, 定期进行进修培训和交流, 不断扩展知识面。邀请社会成功人士讲解丰富的创业经验,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业激情。 创业离不开强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国家针对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并进行资金扶持, 学生可以在校期间申请创业基金,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国外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建立高校创新生创业基地,高校创业教育中心,让学生将理论真正的应用在实践中,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做出改变, 使学生能随机应变对待以后创业的各种问题。 从这些方面都很大程度推进着美国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的迅速发展。

4.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与成效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进展很大, 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的重点领域。许多城市也出台了创新创业培养政策, 如高校学生可以保留学籍进行创业并且会提供创业基金,很大程度上鼓舞着创业者,带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国内高校承担着创新创业的重大责任,虽然对于人才机制的培养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向成功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学习的地方, 但自身也有着很大的发展。高校有着越来越成熟的师资队伍,在选择教师方面严格把关,层层筛选,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与其他高校紧密联系资源共享,进一步推进了师资力量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在一系列政策资金的扶持下,校园创新创业的气氛越来越好。就业仍然是一大难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周围,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总之我国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摸索中不断进步。

5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虽然没有国外成熟,但进入了自我改革自我摸索时期,相信能够迅速走上属于中国的特色道路。首先,高校承担者重大责任,要创建浓厚的校园氛围、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立创业平台、资源共享等任务。 其次,社会上广大成功人士及企业可以提供平台,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营造氛围更好的推进发展。最后,中央及当地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会极大鼓舞创业者的激情。 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机制会领先世界。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