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开启儿童的智慧之旅

2020-01-01

娃娃乐园·绘本 2020年9期
关键词:犀牛图画亲子

绘本阅读对孩子而言,也许是一场咯咯大笑的趣味之旅,也许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也许是一场细致观察的探索之旅,还有可能是一场与生活对话的智慧之旅。在这些旅程中,孩子借助绘本不断触碰生活的真谛。

《跳芭蕾舞的小犀牛》便是一本能够开启孩子智慧之旅的绘本。故事的主人公希希是一只笨重的小犀牛,却梦想像鸟儿一样轻盈、优雅。她用芦苇做翅膀,努力练习芭蕾舞……虽失败过多次,受到鸟儿们的嘲笑,但她始终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并最终在火烈鸟和小老鼠的帮助和鼓励下变得“轻盈、优雅”。这样一本有关梦想、自信、坚持、成长的绘本,会在孩子的心中唤起什么呢?

慢看图画,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故事

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得“图画”不再成为文字的附属品,而是成为文字以外,绘本的另一种重要的“叙述语言”。绘本《跳芭蕾舞的小犀牛》的封面与封底清楚地呈现了故事的主要角色;丰富的画面色彩以及暖色调设计不仅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也呼应了小犀牛斑斓的梦想;细腻的表情描绘清晰地表现出故事角色的情绪与态度;大幅跨页设计以及背景的远景处理增加了画面的连续性,为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提供了帮助。因此,在亲子阅读前,父母不妨给予孩子慢看图画的机会,让孩子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

5 岁的一宝在看到绘本封面上自信舞动的犀牛时,惊讶地说:“跳舞的小犀牛?小犀牛会被别人嘲笑的。”而嘲笑的原因则源于他的认知经验:犀牛那么重,怎么会跳舞呢!看到小犀牛想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扮演起故事中的小老鼠说:“我支持你,因为我们是朋友,而且我们都是灰色的。”看到小犀牛尝试飞行失败时,他又扮演起那只站在石头上张着大嘴的鸟儿说:“你们不许嘲笑她!”慢看图画的过程,一宝读出了不同角色的情绪与态度的变化,也基于自身经验补充了不同角色的情景语言。如果说图画为孩子构建了角色形象、故事情节为孩子提供了叙述线索,那么,孩子则用自己的想象力赋予了图画生命。

生动讲述,让孩子听一听父母“讲”出的故事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说过,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父母的语言就是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在给一宝讲述故事时,我会变换声音以便于孩子辨识不同的角色,会变换语气以突出小犀牛笨重的角色形象和跳舞时的轻盈姿态,还会变换音调以凸显不同角色的情绪状态。倾听故事的一宝时而安静,时而感叹:“还是没飞起来吗?”“小犀牛那么重,为什么想飞呢?”……故事结束时,一宝嘴角的笑容似乎表明他对小犀牛实现梦想的故事结局甚是满意,这让我明白刚刚的故事不仅传入了一宝的耳中,还走进了他的心中。

绘本有其自身的价值,而这份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讲述。只有父母理解绘本内容,与之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将绘本中的文字与图画化为生动且易懂的话语,向孩子传递绘本内在的寓意和情感。

进行开放式对话,与孩子聊一聊他内心的绘本价值

亲子阅读需要用“眼”看,用“耳”听,也需要用“脑”思考。而帮助孩子真正实现思考的不是父母生硬的说教,而是亲子间的开放式对话。例如,我和一宝就这个故事进行了以下对话。

我看向一宝,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

一宝回应道:“作者想说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我继续追问:“小犀牛一开始也努力了呀,为什么没能飞起来呢?”

一宝笑着说:“小犀牛当然不可能飞起来,她没有翅膀。但是她可以学习跳舞从而变得轻盈。”

小小年纪的他从绘本中读到了“要努力才能实现梦想”,也发现了小犀牛梦想实现之路的变化。当被问及“火烈鸟为什么没有嘲笑小犀牛”时,一宝富有同理心地回应道:“因为火烈鸟同情小犀牛,他想帮助小犀牛。”一次开放式的亲子对话,让绘本价值得到更为丰富的阐释。

对话可以涉及故事角色、情节、画面、语言等多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对话过程中,父母要秉承开放的心态,将思考的权利交给孩子,给予孩子自主探索和表达绘本价值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是主动的学习者,也是积极的思考者。亲子阅读中,当我们试着与孩子一起慢看图画、细讲故事、进行开放式对话时,孩子便会展现自己的阅读智慧。

猜你喜欢

犀牛图画亲子
暴脾气的犀牛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犀牛哥哥道歉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