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子最野的,原来是“元曲”啊!

2020-01-01莫笑君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叠字元曲散曲

文/ 莫笑君

唐诗宋词我们都熟悉,唯独这元曲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人提起。

难道是它水平不够高?难道是它构思不够巧妙?错!是它的路子实在太野啦!

密恐症患者慎入——元曲中的巧体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还能激发“密集恐惧症”?

这个病根,就藏在元散曲的巧体里。

所谓巧体,是那些在体例上有意求新、求巧,把文字游戏玩到极致的作品。古人玩文字游戏一向疯狂,从诗、词开始,甚至追溯到《诗经》,都可以找到巧体的蛛丝马迹。但由于曲的文体形式比诗、词更灵活,所以真正把巧体玩到停不下来的,多是那些散曲作者。

那么,巧体是怎么跟“密恐症”挂上钩的?回忆一下著名的《天净沙·秋思》。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这篇作品不写一个“秋”,却又写尽了“秋”,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用的修辞手法,叫作“列锦”,也就是罗列主语、名词锦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个接一个的景物往你眼前塞,够密集吧?这种“密集”,其实就是巧体的一种。

就这?你是不是在想,从小背到大,哪有什么密集感。没关系,“巧体”中还有一种在形式上密密麻麻的“叠字体”。元代散曲家乔吉写过一首《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就是典型的“全篇叠字”,若是放进连连看,没几分钟全消光了。背诵全文也不怕,只要背一半的字就好,简直是当代中学生的最爱。

叠字的用法早在《诗经》就有了,“关关雎鸠”“风雨凄凄”“麀鹿濯濯,白鸟翯翯”……但叠字运用的高峰出现在元代,因为元曲要唱,叠字唱起来更朗朗上口。这很好理解,毕竟直到今天还有人唱:“说说说说说你爱我,我我我我说不出口,口口口口……”

你是不是还想反驳:密集是密集,但也不至于“恐惧”啊。别急,巧体中还有一个神奇的类型叫“短柱体”,它的密集不在文字,而在“韵”。

一般的诗词在句尾押韵,“短柱体”却是每两三个字就押韵,韵声位置就像一根根短柱子紧紧挨着,由此得名。

蘑菇经常会附着一些泥土和丛林植被,因此在拍摄前先简单清理一下。使用一支带微距功能的广角镜头,近距离从下往上拍摄,体现独特视角下的细节,采用小光圈拍蘑菇的生长环境。

元朝“儒林四杰”之一的虞集写了一首《双调·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看到没,每两个字就押u 韵,一嘴的呜呜呜嘘嘘嘘,“真·满嘴跑火车”。

这样的作品有多难写?因为凑韵太难,本身流传下来的就没几首,即便得以流传,有的也相当刻意,虞集这首旨在评价三国蜀汉史事,从立意高度和语言流畅度来说,已是难得的佳作。但即便如此,有个“祚”字还是没押上。当然,满腹才华的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写一写,相信自己,一定能……患上押韵密恐症。

巧体还有独木桥体、顶针体、重句体、嵌字体、反复体……稍作了解,你会发现元曲好像真的比唐诗宋词好玩得多!

疯狂凑字数——元曲中的“衬字”

都说一字千金,很多五言、七言诗歌里每个字都是千锤百炼、不可替代的。到了散曲,就不一样了,你甚至可以在文中名正言顺地凑字!所谓衬字,就是这些凑上去的、可有可无的字。

为什么会允许出现这种“注水”现象?还是由散曲的特点决定的。曲文要配上音乐来演唱,但曲文也有自己的文学章法,像诗词一样有平仄、词句上的讲究,如果放进曲谱里,这些字就不一定对得上每个音节,唱起来怪别扭的。既不想为了迁就曲调去大改原文,又不想因为字数不对使歌唱受阻,那就要在原文之外,根据音乐需要,加一些用来调节节奏、加强语气的辅助字词。原文叫“正字”,这些后期加上去的就是“衬字”,陪衬之用嘛!这种加衬字的做法,也是散曲与词在体式上的最大不同。

明代戏曲作家谷子敬写过一首《醋葫芦》:(诗吟出)锦绣文,(字装成)古样体。衣冠济楚俊容仪。(酒)席间唱和音韵美,一团(儿)和气。(论)聪明俊俏有谁及。

括号里的就都是衬字,原文中是没有的,唱的时候才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原作者先写了个大纲,歌手在唱的时候又进行了一点点扩写,这要放在今天的出版物上,还真是一个方便凑字数、赚稿费的好办法!

满嘴大白话——元曲中的“口语”

元曲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的直白、通俗。相比诗词,元曲的口语化程度大大增加,读起来更加易懂、诙谐。像元曲中的元杂剧就是一种俗文学,俗到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明白。尤其是元散曲和元杂剧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作品,语言那个直白、风格那个泼辣,接地气到有点“没眼看”,但也因为直白,有些曲词读来真的很好玩。

有一首咏唱男女恋情的《四块玉·风情》: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很好懂吧?翻译过来就是,我嘛智商经常掉线,他嘛颜值不太在线,傻男配丑女,绝配!恩爱秀得清新脱俗。这样通俗的作品在元曲中比比皆是,充分展示了元曲的平民性,加之这首作品颠覆了一般“俊男美女”的偶像剧恋爱模式,折射出当时人们在审美上的多元取向。

有个跟关汉卿同时代的作者叫王和卿,他写蝴蝶长得非常大,大到把庄周的梦都给撑破了!可见这蝴蝶不仅体积大,连志向也大,不愿意被困在梦中:挣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一采一个空”这种大白话,颇具“信口拈来”之感。最后的想象,蝴蝶把人搧过桥东,妥妥的“蝴蝶风暴”理论创始人!最好笑的是这首曲的题目,作者似乎也没多想,就取了个《咏大蝴蝶》,简直戳中萌点。

著名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也别出心裁,用口语化的语言写美女。但他不写别的,光写美女脸上那颗痣,标题就叫《佳人脸上黑痣》,佳人听了想打人,逼着佳人去整容。

再如元代的散曲作家汤式写的《谒金门·长亭道中》,开篇写自己读书的缘由“起初,看书,只想学干禄……”通俗得像一条QQ签名。结尾“老夫,满腹,都是登楼赋”感叹自己虽然灌了一肚子墨水,但年纪一把仍旧怀才不遇,大白话里满满都是“宝宝心里苦啊”。

猜你喜欢

叠字元曲散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散曲创作刍议
奇特的叠字联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叠字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