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

2020-01-01李清富赵姝彬刘晨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项目学术

李清富,赵姝彬,刘晨辉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1.1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1]。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继续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有大量坚实的高精尖人才作为支撑。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国家强大的人才储备库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科学研究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

1.2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是建设高质量大学的必要条件

2016年教育部提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研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更多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创新性和科研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这也是各高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丰富的资源,提高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高质量大学的必要条件。

1.3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也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专业敏感性。同时,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的乐趣和必要性,为其自身成长发展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4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是净化大学生学术成长空间的必要举措

近几年频发的高校学术造假事件,给高校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敲响了警钟。高校本是大学生们集思广益、思想碰撞、学术交流、开拓创新的一个开放公平的平台,但由于部分人为了满足保研、获取奖学金等私人欲望,而采用数据造假、抄袭剽窃、重复发表或同行评议造假等手段发表所谓的科研成果。这种行为,威胁了大学生学术成长空间的自由发展和学术环境的纯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学术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改变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和价值取向,为全社会营造一个大学生创新意识充足,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是净化大学生学术成长空间的必要举措。

2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2.1 大部分大学生未能亲自参与创新和科学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依然停留在被动接受教师课堂灌输的水平上,配以少量学时的试验和实习。在高分优先的教育政策下,学生只重视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并未重视是否透彻理解理论知识,以及缺少具体实践。同时,在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创新兴趣缺乏、创新动力不够、创新经历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未能形成敏锐的专业洞察力,不能把所接触的实际问题和所学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二是虽然有创新灵感和对科研的热忱,但缺乏科研技能,仅凭个人兴趣茫然探索,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缺乏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撑,未能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传、帮、带”作用;三是有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硬件条件的支持,没有固定的试验场所,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以上几方面是导致大部分大学生未能亲自参与科研项目的内在及外在原因。

2.2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软硬条件支持不够

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重视度逐渐提高,逐步举办了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例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科技大赛、设计大赛等比赛。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主要是教师设立科研项目和学生自己申请立项两种方式[4]。教师设立科研项目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许多教师出于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压力下,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精力和动力,使得学生被动地成为教师命令的执行者,失去了科研活动的最初目的;二是不少教师缺少创新教育的经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己申请立项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申报时热情高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科研技能不足,科研意志力不坚定,又缺乏教师严格有效的监督,中期检查潦草应付,流于形式,结项仓促。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疏于教师的全过程长效责任制,未能将对学生的创新培养举措落实到位。

2.3 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保障力度不够

社会对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保障主要指国家政策保障和社会认可支持度[5]。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来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性的科研活动,但政府机构、企业和各种基金会对大学生的科研资助意识淡薄,投资力度不大,没有形成一种全社会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学术氛围,没有为大学生创新科研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及优惠政策,总体保障力度不够。

2.4 对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法律约束不够

对大学生创新和科研活动的法律约束不够主要是指相关法律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依旧较高。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约束和管治,导致即使有人被查出学术不端,其所在单位和学校可能会考虑自身声誉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而选择低调处理,息事宁人[6]。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高校对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激励机制,使得学术不端等恶劣风气蔓延。另外,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3 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措施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高校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课题。针对上述提到的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3 方面因素,该文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3.1 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不是一日之功[7]。大学生要专心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多接触不同专业的知识,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多问为什么、怎么办,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刻苦钻研、求新求异、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要把科技创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之中,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要认识到自己的科研责任,培养家国情怀。在自身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后,要能积极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亲自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3.2 高校应当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到实处

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科研和管理相辅相成,共同驱动[8]。在教学方面,应当把学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性教育,一是理论基础学习阶段,二是科研能力培养阶段。在理论基础的教学中适当融入不同学科的拓展知识,挖掘具有探究意义的专业知识,或是有争议但未解决的专业内容,抑或是与该学科相关的典型案例或社会焦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科研能力培养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组织他们参与科研工作,发挥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使学生能全过程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同时也解决了经费问题。在科研方面,学校应当定期举办科研竞赛,如“校级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活动大赛”“大学生科研成果展示大赛”等校级活动,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同时,学校应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科研立项,鼓励大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在管理方面,学校可设立与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关事务。为了调动教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可将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计入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机制中。为了鼓励学生潜心钻研,可将科研成果量化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中,作为学生奖学金、保研和各种荣誉评定的依据。同时,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要建立严格的教师全过程长效责任制,严格把控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专家评审、结项答辩、成果展示等过程。

3.3 社会应当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科研社会保障体系

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基金会等支持大学生科研活动,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促进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教育基地。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导师制”,既有高校传授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企业作为实践训练基地,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长效稳固的保障。同时,企业可吸收理论知识扎实且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高校、企业、大学生的“三赢”。

3.4 应当建立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惩戒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扰乱大学生科研学术氛围的现象,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在政策框架的指导和约束下,结合各学校各学科的自身情况,建立完备的惩戒体系,从制度方面降低对学术不端的容忍度[9]。例如,高校应严肃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追回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经费,撤销当事人毕业证和学位证,计入社会诚信档案,同时,导师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以增强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创新监督意识。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创新和科研的成果,在成果发表和署名权等方面要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

4 结语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司法、社会、高校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客观透彻的分析我国大学生的科研现状及产生原因,才能分别从大学生、高校、社会、司法4 方面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项目学术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