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1-01王浩
王浩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于中华民族5 000年的沃土,不仅历史悠久和根底深厚,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精神力量和人生启迪。初中学生正处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更为突出,初中生在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基本的情感之后,亦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树立初中生深厚的人文情怀,培养其正直的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1],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提供了优质又直接的课程资源,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为例,共涉及多处传统文化内容,分别是:“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鸡犬之声相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接触传统文化元素,这就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契机和可行性[2]。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实践性、人文性、现实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可能性,也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人文情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如何实现有效渗透就成为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文献与优质课观摩,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
1 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坚持新的教材理念,即教材不再是不容置疑的经典,而是进行对话的范例,对教材的解读不再是封闭式,而是开放式,教师也不能局限于讲教材,而是用教材,要积极主动地用好包括课本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秉承新的教材观,用好教材。用好教材,具体而言,首先厘清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表现为成语典故、传统经典、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等,分布于正文、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拓展空间、方法与技能,正因为其表现形式多样且分布广阔,因而梳理教材过程中要做到细致,梳理出来之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将教科书中无组织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组织和归类,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成语典故、传统经典、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等,对于成语典故,要查明其含义、出处以及用法,对于传统经典要明确其释义,对于传统思想要了解其背景、发展等,学习之后要思考,思考这些传统文化因素放置在教材中的意图,它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什么内在关联,只有进行这样的思考,才能为下一步这些素材的使用奠定基础。最后梳理传统文化因素时要有目的性,即明确这些传统文化因素中的思想教育要素和情感因素,做好学科寓德,做到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又回归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
例如,上文提到的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通过梳理,统计该单元共涉及3 处传统文化内容,分别是:“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均分布在正文,这些内容可以归结为传统经典,对于这3 处传统经典片段,教师要明确其释义、出处等,明确这部分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例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老子向往原始的淳朴民风,希望国家之间各自封闭,引用老子的名言意在说明网络世界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间限制,方便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教师可以妥善处理此处内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重温经典,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再例如,当我们在进行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不仅可以使用引人入胜的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还可以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学生明确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将自己的想法凌驾于他人之上,感知他人的想法,帮助对方解决困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
2 生活中获得传统文化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擅长利用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而且要善于拓展课程资源,在生活中获取传统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的拓展具有丰富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 种。
首先,要广泛阅读,开发丰富的文本资源。除了教材、教参、习题册教学参考资料之外,文本资源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通俗读本、报刊杂志、高校教材等,教师不仅要广泛阅读,还要积极地思考,写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库。
其次,要开发人力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源包括同事,在日常办公和教研过程中注意收集其他教师使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亲人、朋友,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提高,周边的亲友中很容易见到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要多向它们请教交流,包括社会人士,很多地市的图书馆周末会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多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力资源是获取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
再次,要善于搜集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取得传统文化材料的主要渠道是网络,这里的网络渠道,包括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教师要及时关注并收集各种包含传统文化因素的网络资源,收集此类资源注意的是信息的甄别和信息节食,确保尽可能少地受到冗余互联网信息的影响。
最后,要深入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是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还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图书馆举办的经典诵读,都能得到丰硕的传统文化素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素材的准备。
3 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3.1 在导入环节进行渗透
导入是课堂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导入环节我们能够结合传统文化素材从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学习伴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学习”二字的繁体字来进行导入。运用课件来说明“学习”二字的由来,即该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使学生通过非抽象、具体的感知,理解人们发明这两个字时所要阐释的理念[3]。再如,在教学《青春有格》一课时,有教师出示“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示完毕之后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如何认识句子中“格”的含义?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知晓“格”就是规矩的意思,教师进一步向学生发问:古人为什么要重视格?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可以体会到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尽管可以张扬、放飞自我,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遵守规则,由此就导入了本课《青春有格》。上述两个导入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抓到青少年的兴奋点,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进行了关于汉字和传统经典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3.2 在新授环节进行渗透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具体的教学场景,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深化青少年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成一定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有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如果我们只给予学生简单的呈现,而不进行深入挖掘或者只进行抽象的解读,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拓展性和深度[4]。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熟练地使用学习场景并为教学增添色彩。因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关于学习主题的场景,同时该场景还要与传统文化素材发生联系,使单调的知识教学不再沉闷,变得活泼而又具有知识性,达到知识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以及《美好集体有我在》几课中,都涉及集体生活这一主题,关于集体生活可以联系到很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以礼待人、谦逊友好等。为了让学生懂得这些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教师将教育场景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设计了以下教学场景。该场景是课堂上给学生发放糖果,其具体做法是课前准备充足的糖果,但是上课时只发放糖果数量的一半,在一半糖果发放完毕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分到的糖果分享给没有糖果的同伴,教师继续赠送糖果给那些愿意分享自己糖果的学生,整个班级在此情境中营造出一种融洽的氛围。根据学生在该情形中的行为态度,教师可以讲授建设集体的相关话题,同时该场景会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建构出今后在类似情境中的行为与价值取向。在这一教学场景结束后,给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该故事部分学生应该比较熟悉,在此处呈现,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谦让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家庭美德,而且对于建设集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例如,在教学《法治的脚步》一课时,有教师在与学生探讨了缺乏法律的原始社会,明晰了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人治”的弊病之后,讲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制道路的建设进程,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一切都是因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即国家讲文明、重法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会有保障。这句引自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名言,起到了一语中的、振聋发聩的效果[5]。
3.3 在作业布置环节进行渗透
作业的布置既可以是传统书面性作业,也可以是实践性作业。对于书面性作业而言,就是选择参考书上现成的试题或者教师自主命制的包含传统文化因素的练习题,将其布置给学生,传统文化既可以作为题干上面的材料,也可以作为选项呈现,二者都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积极手段。对于实践性作业,则强调学生的行动落实,借助传统文化这一载体来达到对课堂上业已认同的某种价值的实践,如学习《诚信待人》这一课时,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业已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意义,作业布置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讲诚信的典故或者让学生以季布为榜样,记录自己的诚信和不诚信的言行,用来激励和监督自己讲诚信。
4 评价中凸显传统文化因素
教学评价的指标之一是评估学生达到学科标准拟定的学习指标的程度,使评估化为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德行成长的积极手段[6]。道德与法治课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和考试,在这些评价方式中,描述性评语、成长记录、考试都能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例如,在描述性评语中,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素材,如当提醒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时,就可以在评语中引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就可以在评语中引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7]。成长记录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因而在运用成长记录评价时,可以启发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典故作为参照来反思自己的言行[8]。在考试评价中,教师命制试题可以围绕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传统文化素材,将学生带入具有文化底蕴的道德与法治考试情境中,一方面可以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考试氛围,达到考试目的,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9]。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共同努力。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精心的教学准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引入可以提高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厚植文化情怀,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