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2020-01-01叶秀胜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农业服务中心571200
叶秀胜/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农业服务中心 571200
寄生虫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甚大,尤其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寄生虫尤为多见。猪感染寄生虫后往往呈现出慢性病的过程,因病情缓慢而容易与其他传染病或某些营养代谢病而混淆。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带虫宿主就对其他健康猪造成潜在的危害,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出现消瘦、贫血、发情率低等现象,严重危害了生猪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常感染猪的寄生虫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构成了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基于此种情况,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分析与防治对策的研究,以期减少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保障人类健康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1 猪常见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1.1 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引起的,该病历史较为悠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流行性也较为广泛。仔猪被蛔虫感染后,出现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出现严重的发育停滞,甚至死亡。
猪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虫体呈中间稍粗,两段较细的圆柱状,虫体为淡红色,雌雄异体。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就可以完成,成虫将卵产在小肠内,虫卵会随动物粪便被排除体外,被排到外界的虫卵一旦在适应的温湿度、光照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育,经过10d就可完成第一期幼虫,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第二期幼虫,当期二期幼虫经过4—5周的成熟过程就到了感染性虫卵的阶段。感染性幼虫被猪吞食后,经消化道在小肠内孵化,钻入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流通过门静脉达到肝脏。
猪蛔虫病主要寄生于猪,偶尔也可见感染人体。因为蛔虫的产卵量较大,导致猪蛔虫病在兽医临床中广泛存在。带虫宿主是主要的传染源,有蛔虫感染的猪场,地面、器具受蛔虫卵感染的情况十分严重。健康猪正是因为在采食过程中吞食了被具有感染性虫卵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才导致蛔虫病在猪群中呈现一定的流行性。猪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文献研究表明,只有10%石炭酸、5%热碱液才能杀死虫卵。
对于猪蛔虫病的检查主要依靠粪便检查,多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于确诊了的猪,可以使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莫能菌素等进行常规治疗。对于猪蛔虫病的预防要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及时消灭带虫宿主,清除传染源,及时清除粪便,搞好环境卫生。
1.2 猪后圆线虫病猪后圆线虫病的线虫卵主要寄生在猪的器官和支气管内。流行广泛,对仔猪危害严重,严重时可引肺炎发生。
猪后圆线虫虫体为白色、丝状、雌雄异体。雌虫在猪支气管内产卵,卵和粘液转至口腔进入消化道,再随粪便排除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猪一旦吞食了感染性幼虫就可感染该病,幼虫随消化道进入体内,在肠道侵入肠壁,然后钻进肠系膜淋巴结中发育,再沿淋巴系统进入心脏、肺脏。故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肺脏,肺脏为灰白色、有硬变病灶,将肺脏切开就可见到白色丝状虫体,部分支气管也发生扩张。
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观察并参考流行情况,结合尸体剖解结果和找出虫体情况而进行综合判定。虫卵检查可用饱和硫酸镁漂浮法提高检出率,还可运用变态反应诊断。
文献资料表明,使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和乙胺嗪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患病猪有呼吸道症状时,在服用驱虫药的同时,也要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猪疥螨病猪疥螨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由于光照不足、猪舍阴暗潮湿,卫生状况不良,猪的体表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滋生螨虫。剧痒、皮肤肥厚和消瘦是猪疥螨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
对于该病的诊断,需要刮取猪体表上的痂皮进行有无虫体的检查才可以确诊。对于已经确诊为疥螨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治疗药物可以选择虫克星、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双甲脒等。
2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2.1 实行科学有效的养殖管理养猪场应实施封闭式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对新引入的生猪要进行疫病监测并分栏隔离饲养。保证圈舍的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的适宜,以及对要对圈舍进行及时的消毒和粪便清理工作。实时监控猪的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理特性饲喂相对应的饲料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2.2 定期开展驱虫工作防治猪寄虫生病,要坚持“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兽医要定期对圈舍内的猪群进行粪便检查,了解当地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更具粪检结果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进行寄生虫病的防治。严格控制驱虫时的药量,确保选择的驱虫药物给药方式简便、药物残留较少等特点。在驱虫开始前的12h内不应对生猪进行饲喂,驱虫时要确保药物一次施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