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探讨
2020-01-01金鎏,谷玮
金 鎏,谷 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 230000)
随着科研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研发出来,从临床诊断实际来看,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在治疗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粗心大意,未能对医疗设备进行良好维护保养,更有甚者没有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程序,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情况严重造成恶性医疗事故,因此,医院需要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1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医患关系降落至冰点,医闹事件、患者不满治疗结果从而对主治医生实行报复等事件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深究之下,患者对自身病症缺乏了解,与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使用各种医疗设备辅助诊断、治疗,目的在于尽可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并及时治疗。对医院来说,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第一,社会大环境对医疗工作要求非常高,由于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急切性,医院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医疗设备需要随时保证精确程度,稳定发挥作用。然而长时间的使用,势必造成设备磨损、老化,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能够在使用之前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医疗设备的使用贯穿全部治疗过程,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小到针管、药瓶,大到X光机、ICU全面监控装置,都必须认真对待。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能够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频率,使医护人员放心、患者满意。
第三,医疗设备造价不菲,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引进昂贵的医疗设备,首要目的是使患者康复,对患者来说,看到医护人员尽心维护保养设备,会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不仅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还能整体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形象,有利于改善目前严峻的医患关系。
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方式
2.1 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机制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根本问题在于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机制。如果设备安置杂乱无章,维护保养无从谈起。医疗设备包含医院不同科室的全部器械,小到手术刀,大到激光设备等都需要实行严格统计管理,医疗无小事,忽略任何微小事物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某些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粗心之下将纱布、手术器械等遗落在患者身体中,给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双重痛苦的同时抹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因此需要明细管理机制:第一,各个科室对小型器械(手术刀、纱布、针管、针头等)的数量进行严格统计,需设有专人每天统计器械使用情况、出入库情况,对消耗型器械追查使用方向,杜绝器械丢失现象发生。第二,对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并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疗垃圾回收机构进行合作,防止医学污染物流入市场,给社会造成恐慌。第三,大型设备(CT机、透析设备等)进行编号,对使用次数、使用程度明确记录,严格审查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流程,定期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第四,建立巡查机制,将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疑似故障形成完整档案,为后续维护保养工作提供指导性材料,确保所有工作流程有迹可循[1]。
2.2 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流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人工维护管理机制已经落后,因此,在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中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流程,不但能够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还能大大节约人力资源,使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治病救人”工作中。参照智能家居系统中,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设置家庭电路参数,当电饭煲、智能燃气灶等设备完成工作或数值达到危险红线时,立刻断开主电路的功能,医疗设备也可以预先设置参数,比如CT机房应该设置在无严重电磁场干扰、噪声低、空气质量较高的环境中,房间温度保持在16~22℃之间,湿度控制在60%左右,最大不超过70%,可以在CT机房中装设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并连接智能设备,当数值超过要求范围时,传感器立刻启动预警系统,使监控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并迅速做出反应,保护设备不受损害。在设备维护中也可以利用自动化管理,比如手术刀等工具需要定期进行高温消毒,提前设置好消毒设备的时间、温度等参数,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当消毒工作完成后立刻将工具取出并科学保管,避免长时间存放在设备中造成设备损毁。
2.3 根据设备性能制定不同的保养计划
第一,设备的保养维护需要根据具体性能制定合理的保养周期,结合设备购置时间、整体运行情况、一定时间内平均维修间隔和次数等因素,及时调整。任何设备都具有特定的使用寿命,使用时间越长,零部件损坏程度越大,直观体现是诊断、治疗数值精准度下降,所以要适当提高长时间使用设备的维护频率。第二,维护保养工作具有长期性,切记保证维护频率的稳定性,避免频率时高时低。除此之外,需要对设备进行数据监控,定期查看数据范围,在设备没有出现实际问题时,根据数值进行维护工作,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第三,对贵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人员的工作习惯。设备是辅助人的,每位资深医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与医疗设备进行“磨合”,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维护人员应该将不同医生习性记录成册,在设备保养时,不能盲目将设备“复位”,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系统性维修时,需要同医护人员详细沟通,避免信息遗漏造成医疗事故。例如光学仪器维护时,需要对接合部进行除锈、润滑操作,清除切片上的杂物。然而部分医生习惯了显微镜的高度、角度,所以应该保证维护前后数值一致[2]。
2.4 开展对特殊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培训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随着先进设备不断引入,医院应该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开展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掌握设备信息,尽可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具有特殊功能的设备一定要仔细维护,因为这些设备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第一,呼吸机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重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急救复苏等临床治疗,在维护时要特别注意检查仪器管道连接状态、开关按钮等是否出现故障、定期对风扇、过滤网等部件彻底清理,必要时直接更换,发现数值不准确时及时解决。第二,血液透析设备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器械,又称为“人工肾”,使尿毒症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完成清洁过程。透析设备的半透膜、水处理设备维护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使设备随时具备足够的压强,保证患者血液透析的稳定性。第三,超声机设备的保养工作十分复杂,各个位置均需要仔细维护:电源线长期接触空气、灰尘,一旦受潮很容易引发短路故障,维护时需要特别注意清理;对超声机的键盘、显示器进行功能性检查,保证数值处理、显示正确;一般情况下,超声机主机需要每周清理一次,空气过滤网需要每月清理一次,保证内部运行稳定。除此之外,因为超声机体型较大,需要每隔半年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查,杜绝漏电现象[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强调科学性,医护工作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严格维护保养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精确性。在管理上,对不同性能的设备加以区分,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流程,从多个方面对设备严格审查,及时发现问题。不仅如此,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知识,使设备发挥最大的价值,造福社会。